风险基金进入内地影像市场
作者:曾焱从零售到批发
1月9日“2007中国摄影投资点藏年会”称是中国摄影界、投资界、收藏界的一次盛会,但到了现场,感觉主角其实只有一个:资本。主办方影像国际集团为美资控股机构,2006年下半年成立,其联合投资人包括IDG(美国国际数据集团)、SIG(美国海纳投资基金)这样全球著名的风险投资商。这是海外风险基金第一次投入收藏领域,并且下大手笔:第一次便签约120名内地摄影师。印象中不管是拍卖会还是画廊交易,就算有大笔资金入场,也多半不露声色任人揣测,从来没有这样高调亮相的,显然影像国际已经决定完全以资本运营模式来运作收藏市场。IDG合伙人李建光跟记者开玩笑,说他们第一次把钱投到这么风雅的事业上。“说得简单一点,风险投资所做的无非是把钱投在一件事情上面,然后通过它带来更多的钱,达到升值目的。从这点看,收藏本身就是非常适合风险投资的领域。”李建光透露这个项目预期在四五年之内收益。
120名已经签约的摄影师里,有名气如吕厚民、王文澜、朱宪民等资深摄影师,也有在“798”一带自己撑着小型工作室的无名人士,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基本未和市场打过交道或涉市不深。王文澜透露,签约条件无论名气大小都是相同的:影像国际从每个摄影师的作品中挑选10件,每件250美元,洗印限量在30张以内。以120名摄影师1200件作品计(这里包括老摄影家提供的珍贵历史照片),影像国际这次约支付30万美元,对于风险投资商来说这点资金根本微不足道,但这种批发式囤货持续操作下去,在国内影像市场却可能改写秩序。
“不是买人,是买照片”
王文澜答记者他为什么会成为这次签约事件的主要推动人:第一,摄影投入大,很多摄影师需要钱,却没有途径。第二,作品能有一个规范的市场价格,这对内地的摄影师是好事。“我也听到有人议论,说这么些钱就把上百个摄影师都买了。这不是买人,是买照片。”王文澜自己其实也是刚认识了市场,“2005年年底有人希望代理我的作品,当时我非常惊讶,因为从来没想到摄影作品也能像画那样卖出去。”王文澜有30张自行车主题的作品交给北京百年画廊代理,每件600美元限量30张,卖得不错,其中一张在北京华辰的国内首场影像作品拍卖会上以1.65万人民币成交。
收藏界资深的薛蛮子、马未都是计划发起者,他们从前收藏书画和家具,去年不约而同看到了影像在国际市场上的热度和潜力,“据我们初步统计,美国拍卖行至少有10张照片超过100万美元,作品超过35万美元的大概有三四十人,还有三四十个活着的摄影家作品在25万美元以上。”在他们这个庞大的计划里,除了集团化的签约,目前还有两件事情令人关注:1月9日正式开通了中国影像艺术投资收藏门户网站“影像典藏”,4月将建成内地第一家“影像艺术博物馆”,此外还包括建立收藏级影像艺术制作中心、艺术联展和沙龙论坛等数个平台,这早就超越传统影像画廊和经纪人角色了。记者问到定位,薛蛮子想了一下,说就奔“全球最大的影像作品经销商”而去吧。影像国际集团的横空跨海最终会带给内地影像市场什么格局,至少需要半年时间来显影。不过有一点他们做得已经很明确:投资收藏市场也是投资,资金透明就不妨这样站到台前来操作。■
手炉生香
旧时到了冬天,从宫廷到民间,各式手炉是最常见的景致。手炉又称“袖炉”、“手熏”、“捧炉”、“火笼”,多为铜制(水磨红铜、紫铜、银白铜、白铜、黄铜等),也有银的、景泰蓝的和玉质的。《红楼梦》第六回里刘姥姥初进大观园,凤姐出场便是“穿着桃红撒花袄,石青缂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到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黛玉也是借着小丫鬟雪雁到薛姨妈家给她送手炉的事由,将宝玉和宝钗奚落一番,出了心里的酸气。手炉不仅大户人家用,普通人家也是常有的,只不过高低贵贱上的差别。曹雪芹后面写到宝玉去花家探袭人,袭人怕家人脏了主子,“将自己的坐褥让宝玉坐了,拿自己的脚炉给宝玉垫脚,把自己的手炉放在宝玉怀里,让宝玉用自己的茶杯吃茶”,可见这手炉和手绢、荷包一样,旧时在女儿们手里也是闺房私物,轻易不给外人。到了书斋,因为镂刻精美、诗文画一体,文人们又视作了雅玩。
手炉工艺在明清时期最盛,收藏和玩赏成了风气,名匠往往会在炉底或提梁处刻下作坊或人名款识。明中晚期最有名的几个作坊主人:张鸣岐、胡文明、潘祥丰,有他们款识的手炉在市场上被称作“张炉”、“胡炉”,价格很高。迄今最高拍卖价来自“胡炉”,是一只局部鎏金人物纹手炉,上有“云间胡文明制”款识,2005年在香港佳士得秋拍会上以303.2万港元成交。2006年北京翰海春拍,一只“张鸣岐制”款手炉成交价也达到了3.85万元。普通作坊的明清手炉,据品相从几百到两三千元不等。■
1. 王文澜作品《无题》
2. 刘英毅作品《在胡同里玩轮滑的孩子》
3. 钟国华作品《藏族人物肖像》
4. 李江树作品《画家石鲁》
5. 吴家林作品《傣寨》
张鸣岐制炉,高6.5厘米,成交价3.85万元。张是浙江嘉兴人,“张炉”的特点是体小而壁厚,整炉不用焊接,以手工敲击成形
清潘祥丰制铜雕凤穿花暖炉,高19厘米,估价4~6万元 收藏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