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坏消息(419)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更安全的麦加
每年穆斯林信徒前往麦加朝觐的季节,都是沙特阿拉伯警方最紧张的一段时间。由于人群拥挤,踩踏事故屡见不鲜,2006年就有362人死于发生在米纳的踩踏事件。不过,在今年的朝觐期,麦加附近却没有发生任何意外,这要归功于德国德累斯顿技术大学一个研究小组设计的新的人流控制措施。通过分析实时录像并将人流动力学原理应用于其中,研究者可以正确预测出人群将以多快的速度通过交叉路口或狭窄通道,以及当众人一起快速从一个门中退场时,有可能形成多严重的阻塞。当预测出人流可能过多时,计算机会发出警报,治安维持者依此则采取各类手段,疏导人群防止事故的发生。■
坏消息:
点球心理学
决定能否罚中点球的关键是什么?运气?技巧?球员的经验还是体力?在分析了1976年到2004年世界杯、欧洲冠军杯和美洲杯比赛中发生的41场点球大战的数据后,荷兰心理学家季尔·约迪特在《运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球员的心理压力是决定点球是否能罚成功的最主要原因。论文称,在罚第一个点球时,球员的心理压力相对最低,因此成功率高达87%。此后,随着心理压力逐渐增加,点球的命中率则逐渐降低,罚到第4个点球时,成功率跌到73%。戏剧化的场景出现在罚最后一个点球时,对于射失便会输掉比赛的一方,命中率仅有52%,而对于射中就可锁定胜局的一方,成功率高达93%。
肉食者的极限
1100公斤——这已经是陆生肉食性哺乳动物所能达到的体重极限。在详细计算了各类肉食性哺乳动物的体重、新陈代谢周期和进食习惯后,伦敦动物学研究所日前给出了这一数字。研究者发现,体重20公斤是关键的分界线,体重低于20公斤的哺乳动物通常以非常小的动物或昆虫为食,而高出20公斤的则倾向于猎捕体型和自己相当的猎物。后者会在猎食过程中消耗大量热量,而当体重增加到1100公斤时,则无论如何也无法保证维持新陈代谢所需的必要热量。这一理论解释了为什么体型庞大的动物总是最容易灭绝,也引发了人们对北极熊这种目前最大陆生肉食哺乳动物命运的关心。■
好消息:
大黄蜂的职业分工
为了保障后代的健康孵育,大黄蜂对蜂房的温度非常敏感,通常会努力将其保持在28摄氏度到32摄氏度之间。它们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华盛顿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日前发现了其中奥秘。原来,当蜂房的温度过高时,一组专门负责冷却工作的大黄蜂会及时飞回,扇动蜂翼为蜂房降温,而当蜂房太冷时,则换成另外一组,通过振动蜂翼肌肉令腹部变热,然后紧贴蜂房,为其供暖。研究者还发现,大黄蜂的体形对它们的分工起支配作用,体型较小的大黄蜂通常担任加热孵化蜂,而体型较大的则负责扇风降温。
长腿的不如长腿的
化石记录显示,大约在200万年前,早期人类腿的长度经历了一次显著增长。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变化?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的赫尔曼·彭策日前指出,节约能量可能是一个主要的原因。赫尔曼建立了一个新的数学模型,可以通过计算一些身体数据得出人和动物行走或奔跑时所消耗的能量。他发现,体重虽然起到很大作用,但腿的长度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比较长的腿可以减少大步奔跑时上下移动的次数,同时减少向前迈出每一步时需要的推进力,因此可以节约大量能量。通过这个模型,他还可以计算出任何一种给定动物奔跑时消耗的能量。■ 好消息 坏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