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核心素养的项目式学习研究
作者: 李双202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进一步强调了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性,并对各学科的核心素养培育目标进行了细化。项目式学习(PBL)作为一种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培养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正逐渐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青睐并付诸实践。本研究以家庭物理实验为载体,其易操作、低成本的特点使得学生在亲自动手、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物理知识,从而有效提升核心素养。本研究旨在推动项目式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的广泛实施,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深解课标,确立素养框架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学生为本,以提升全体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注重落实物理课程的育人价值,注重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机,充分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在研读新课标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其育人理念与核心要求,从而构建全面、系统的评价框架。同时,结合教学实践和学生成长特点,对评价框架进行了精细化与具体化的处理。
二、精心策划,构建实验项目
1.筛选与定位实验项目。在构建以家庭物理实验为载体的项目式学习新范式时,首先要依据新课标和核心素养的要求,对实验项目进行筛选与定位。精选那些既能够涵盖基本物理概念和原理,又具备探究性、创新性、开放性、安全性相结合的小实验,激发学习兴趣,深化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在筛选过程中,还要特别注重实验项目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确保学生在家庭环境中能够安全、有效地进行实验。同时,还需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对实验项目进行适度调整和优化,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设计层次递进的实验体系。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水平,我们设计了层次递进的实验,包括基本原理版、拓展延申版和研究创新版三个层次。基本原理版主要侧重于物理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物理基础。拓展延申版在基础型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难度和挑战性,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和思考。研究创新版则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创新解决问题,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3.注重实践性与综合性的融合。在构建实验项目新范式的过程中,实验项目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通过自主设计的物理小实验去还原生活实际中的物理原理,有助于学生提升实践动手能力,更好的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同时,根据当下的学习趋势,我们还关注学科融合,设计了一些跨学科的综合实验项目,引导学生将物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这种综合性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形成更加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三、匠心独运,创设实验案例
1.知识点与家庭实验相融合。例如,在电学开端部分,我们设计了“自制验电器”的实验案例。学生通过动手制作验电器,能够亲身体验到验电器原理,进而深化对电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这样的案例设计,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验电器的工作原理,还能激发其进一步探索电学其它知识。
2.创新性与趣味性并重。比如,“探究水果电池的制作与性能”实验案例,就是一个将科学与生活相结合的典型例子。学生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水果制作电池,并测试其性能,从而了解到电池的工作原理和能源利用的重要性。这样的实验案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让他们感受到了物理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3.确保案例的可操作性与安全性。在创设实验案例时,要将学生的安全和实验的可行性放在首位。我们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操作能力,选择了易于获取、操作简便的实验材料。同时,我们还对实验步骤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和说明,确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顺利操作,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四、勇探实践,铺就学习路径
通过本次精心策划和实践探索,我们成功构建了以家庭物理实验为载体的项目式学习新范式,并为学生铺就了一条全新的学习发展新路径。这条路径不仅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了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还提升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注:本文系深圳市龙华区立项课题“指向核心素养的项目式学习研究——以家庭物理实验为载体”(课题编号:LHYBZC24149)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