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数智赋能密钥,创新语文读写结合

作者: 李梦清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文件强调要“推进教育治理方式变革,加快形成现代化的教育管理与监测体系,推进管理精准化和决策科学化。”这意味着各种新的技术手段全方位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高效的服务。作为南海区众教云平台的实验教师,笔者深入学习了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前沿技术与先进理念,在实践中运用先进技术进行语文教学创新实验长达8年,探索出了以《海底世界》为例的AI数智驱动下的混合式小学语文读写结合课堂教学模式。此教学模式在“测评反馈,分析导入”“任务驱动,自读品味”“搭建支架,合作探究”“学法迁移,运用支架”“个性作业,巩固延伸”等五大教学环节中借力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一、AI数智驱动的混合式小学语文读写结合课堂教学模式的概述

AI数智驱动的混合式小学语文读写结合课堂教学模式,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结合众教云平台、粤教翔云平台、讯飞语记和AI豆包等软件,运用数据驱动和任务驱动的方式为课堂减负增效。数据驱动即借助众教云平台快速收集学生课前、课中、课后学习小测和学习任务的数据,进行预学分析和学情诊断,根据课堂数据生成,呈现过程性学习成果,跟踪学生问题解决的过程,动态调整课堂教学节奏。任务驱动:一是设计小组合作任务,指导学生以思维导图或图表的方式进行文本学习,拓宽思路,激发创意。二是设计课堂小练笔,培养学生运用本课习得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的再建构。借助“讯飞语记”,让学生以语音录入的方式把小练笔转化为文字,培养学生形成出口成章的习惯,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三是借助AI豆包引领学生互动提问,完善学生的个人认知地图。如,AI数智驱动的《海底世界》混合式小学语文读写结合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1.测评反馈,分析导入。①课堂前测。利用众教云平台将小测推送给学生。②数据反馈。平台生成数据,分析反馈。③导入新课。错题纠正,掌握学情,巩固旧知。2.任务驱动,自读品味。①发布学案。众教云“学案”推送小测,自主探究任务1“学习海底声音”。②自主探究。自品文段,品读重点句子,完成小测。③以学定教。分析反馈数据,调整教学策略。3.搭建支架,合作探究。①小组合作探究。借助思维导图或者图表支架进行合作完成任务2“学习海底植物”。②小组汇报。拍照上传学习单,把小组学习成果可视化。③总结提升。组际互评,教师点拨,为后面的小练笔搭建思维支架。4.学法迁移,运用支架。①总结写法。回顾全文,总结写法:围绕关键句选择有特点的事物展开来写。②仿写情境。借助“讯飞语记”,语音转文字,完成小练笔即任务3“读写结合练笔”。③作品展示。平台实时更新学生上传的作品,互相浏览点赞点评。④修改誊写。课后根据同学们的点评修改优化作品,誊写在小练笔本上。5.个性作业,巩固延伸。①拓展延伸。推荐阅读《海底两万里》和观看《奇妙的海洋生物》。②个性作业。学生选择感兴趣的课后作业,如当当小作家、小导游、小画家等。③共享资源。推送有关海洋的视频、图片等资源到班级云盘。④借助AI豆包互动提问个性问题。

二、数智赋能读写模式创新,“双驱动”结合相得益彰

借助信息化技术、载体、平台和工具,实现课堂内外的密切交融,让语文课堂的边界得到拓宽,让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课外探究中逐步提升学科素养。AI数智赋能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采用“双驱动”的方法(数据驱动+任务驱动),通过自主探究、能力建构、讨论思考等方式关注课堂生成,体现了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新型教学关系,这种模式比传统课堂更有序,反馈更及时,内容更丰富,方式更灵活,学习更高效。

(一)巧用数据驱动教学,精准把握学习效果

数智课堂依托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及时、全面反馈每位学生的检测情况,并生成数据,学生学习痕迹一目了然,为后面的学习评价和学习辅导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通过分析数据,教师能了解动态的学情,从而动态调整教学策略。本课例中,笔者借助众教云平台快速收集学生课前、课中、课后学习小测的数据,进行预学分析和各阶段的学情诊断,根据课堂的数据生成,呈现过程性学习成果,动态调整课堂教学节奏。跟踪学生问题解决的过程,投屏显示学生检测的具体答题情况,抓住错误率,剖析错题,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展开教学。

在数智课堂教学中,互动性和参与性较强。数据能更加高效地监测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及时反馈评价,实时地调整教学节奏,进而把每个教学任务落到实处。

(二)创新任务驱动教学,将思维支架可视化

教师通过设计阅读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丰富阅读学习形式,画面想象过程更是为学生阅读思维的发展插上了翅膀。通过任务驱动,构建学习共同体,学生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等方法积极主动地思考、讨论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向前探究,拓展思维,激发学习潜力,培养“学、思、行”并行的能力,提升学习力和语文核心素养。本课例贯穿了思维导图,包括板书。在自学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学法迁移三个环节中通过任务驱动,激发学生思考、实践、探究、解决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主动运用思维导图建构知识,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效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课中,通过设置学案任务驱动学生自学品读,搭建学习支架,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归纳小结学习方法。例如,在学习第四自然段“海底动物的活动方法”时,我设计了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任务,指导学生以思维导图或图表的方式进行文本学习和展示,并用众教云平台即时呈现出来,相机点拨指导,优化学生自学支架,突破本课学习难点,为后面的小练笔搭建思维支架。

(三)“粤教翔云”明晰思路,“讯飞语记”出口成章

数智课堂教学过程应紧紧扣住单元语文要素,聚焦学生高阶知识的获得,利用数字教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本课习得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的再建构和学法的迁移。本课例通过粤教翔云数字教材应用平台3.0(以下简称“粤教翔云”)中课后第二题给小练笔任务搭建写作支架,先提炼方法一:总分结构,围绕中心详细写,具体写了五种动物的活动方式。再提炼方法二:写的时候可以加入说明方法和修辞手法来把句子写得生动有趣,准确具体。在总结写作方法后,我在众教云平台学案中发布了小练笔任务,学生借助“讯飞语记”,把习作以语音录入转文字的方式生成一段段优美的文字,上传在平台上,培养学生出口成章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学生还能在平台上实时互相欣赏作品并进行点赞或点评,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了夯实学生的“笔头功夫”,我还引导学生课后根据同学们的点评进一步修改优化自己的作品,誊写在小练笔本上。借助“粤教翔云”明晰写作思路,通过小练笔的方式让学生迁移写作方法,运用众教云平台中“讯飞语记”软件语音录入功能口述作文,现场生成习作,快速展现学生的练笔作品,高效实现师生、生生互评互赞。从说到改再到写,高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读写结合能力,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了整体提升。

(四)AI豆包完善认知地图,个性化作业巩固延伸

小学语文混合式教学绝不是简单的“教一课,学一课”,而应借助丰富的线上学习平台及海量学习资源进行拓展延伸,由浅入深,开阔语文学习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AI豆包拓展学生的认知,丰富所学,完善学生的个人认知地图。本课例设计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海底矿物时,放手给学生借助AI豆包互动提问,查找个人感兴趣的矿物问题。有学生利用AI豆包把这篇课文编成了一首小诗,借助AI小诗帮助自己记忆课文内容,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概括能力,学会以诗的方式总结每一篇学过的课文。还有学生查找了自己感兴趣的矿物资料,并根据AI豆包弹屏追问“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对海洋环境有哪些影响?”等问题,了解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拓展课堂的深度、宽度与厚度,从而让学生真正领悟“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我们要热爱海洋,保护海洋,多学习海洋知识,继续探索神秘的海底世界。

三、结束语

AI数智驱动的混合式小学语文读写结合课堂教学模式以学案为载体,以数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实践“先学后导”的教学理念,让语文知识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具有“巧用数据驱动教学,精准把握学习效果;创新任务驱动教学,将思维支架可视化;‘粤教翔云’明晰思路,‘讯飞语记’出口成章;AI豆包完善认知地图,个性化作业巩固延伸”等四大优点,充分调动了学生听说读写思评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效率和教学效益。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关注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任务驱动需要有层次性。相信不断优化后,小学语文读写结合课堂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发展会有更大的突破。

责任编辑邱丽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