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科背景下研究生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作者: 徐健腾 柏庆国 杨素花
摘 要:在新商科的发展背景下,提升研究生的创新和科研能力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该文旨在分析新商科背景下研究生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符合新商科发展的研究生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方案来解决现存问题。通过教学内容设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的配合使用促进学生的多维度思维发展,提高其科研创新和自我升级能力,并增强教学评价和反馈的客观性。以决策理论与方法课程为例展开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结果显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提升,科研能力和自我升级能力也有所增强。同时,教学评价和反馈的客观性得到改善。
关键词:新商科;研究生;混合式教学;学科融合;人才培养;改革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5)09-0130-04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 business disciplines, enhancing the innov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ies of postgraduates has become the core goal of training high-level talents. 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ostgraduate curriculum teaching in the context of new business disciplines and propose a blended teaching reform scheme for postgraduate courses that is in lin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w business disciplines to solve the existing problems. By coordinating the design of teaching content with the use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multidimensional thinking is improved, their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and self-improvement abilities are improved, and the objectivity of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feedback is enhanced. Taking the "Decision Theory and Methods" course as an example, the results of the blended teaching reform practice show that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abilities have been improved, and their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elf-improvement abilities have also been enhanced. At the same time, the objectivity of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feedback has been improved.
Keywords: new business; postgraduates; blended teaching; fusion of subjects; talents training; reform countermeasures
数字经济的发展给商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和挑战,为了跟上数字经济发展的步伐,新商科概念应运而生[1-2]。新商科教育对人才提出新的要求,需要一批具有知识技能跨界复合、多种思维交叉融合等鲜明特征的高层次创新人才[3]。2020年9月22日,《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4],并提出到2035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强国的总体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进程中,社会商业形态、商业模式发生巨大变化,如何做到“与时俱进”成为众多经济管理学院或商学院研究生培养面临的主要挑战[5]。面对新时代对高层次人才的新要求,必须进行课程教学改革[6-7],才能助力实现新商科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自主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近年来将传统面对面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在国内得到大力推广,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学生忙于“刷课”“刷考”获得线上学习数据,缺少自主思考和深度学习等现象[8]。为此,该文对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总结新商科背景下研究生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混合式教学改革方案改善现状,并以决策理论与方法课程为例探索研究生课程改革方案的实施与应用细节。决策理论与方法是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研究生专业的主干课程、经济管理类其他专业的选修课程[9],具有知识抽象、学科交叉性强、应用范围广、时代性强等特点[10-11],为锻炼研究生知识技能跨界复合和多种思维交叉融合提供了条件。
一 新商科背景下研究生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课程内容相对孤立,缺乏学科关联性的描绘和解读
新商科要求对传统商科进行学科重组交叉,而当前研究生大部分课程内容仍处于孤立状态,课程内容缺乏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和系统性的介绍和描绘,没有针对中国国情和专业方向设计应用情境和案例,无法满足研究生知识多元化、差异化、系统化和国土化的需求,致使研究生认为一些课程在自己的研究方向无用武之地,造成研究生学习动力不足。
(二) 课程的理论应用与创新训练不受重视
研究生课程的学科交叉性、时代性和高阶性需要通过应用和训练才能落到实处。然而,从研究生课程在本校的教学情况来看,大部分研究生课程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忽视了课程理论部分的计算机实现与应用,造成大多数研究生的理论应用能力较差,应用场景识别困难。部分课程把理论的应用作为课后练习,由学生自己实践,缺乏引领、监督和反馈。其原因是授课教师普遍认为培养研究生的应用与创新能力是研究生导师的职责,与授课教师无关。这种思想与新商科背景下的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理念背道而驰,导致研究生在遇到科学问题时无法运用所学的理论与方法解决问题。
此外,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目标要求研究生课程具有更明显的科研创新属性,研究生课程应该帮助研究生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然而,研究生在应用训练上的欠缺,导致对应用流程和操作步骤生疏,形成基础不牢固、思想不深刻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在创新意识、学术思想、创新能力上有所突破。
(三) 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动力不足
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考虑到有限的课时和丰富的教学内容,很多教师选择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讲授法进行课程教学。讲授式教学方法能保证知识的条理性、逻辑性、系统性,实现较高的知识传授率,但限制了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问题能力的锻炼。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新商科背景下的研究生课程教学范式的改革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合理利用这些工具将大幅度提高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但在实践中,这些先进的教学工具很少被使用。其原因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一些学校的教学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无法满足新技术的配置要求;另一方面,具有先进教学设施的学校缺少对先进教学设备使用方法的培训,导致部分教师不会使用先进的教学设备。此外,思政教育的欠缺导致研究生缺少科学家精神、勇于开创的拼搏和奋斗精神。
(四) 教学评价与反馈的主观性太强
目前,研究生课程的教学评价和教学效果反馈主要是以调查问卷、师生互评、考试成绩等形式展开,与学生对教师的喜爱程度、教师对学生的喜爱程度、教师出题的难易程度、被调查者填写问卷的认真程度等关系密切,存在较强的主观性。这些评价和反馈方式中的主观因素掩盖了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关键问题,阻碍了研究生教学改革的方向和实施效果。
二 新商科背景下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针对以上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该文提出新商科背景下研究生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改革方案(如图1所示),具体对策如下。
(一) 着力构建中国特色的课程内容,提高课程的学科关联性和高阶性
一方面,针对中国国情和研究生专业方向设计理论应用情境和思政教育案例,让学生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来解释中国现象、解决中国问题、指导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促进跨学科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结合各学校对研究生专业培养方案的设置及课程体系结构,与授课对象的专业相结合,将相关学科进行交叉重组,形成具有学科融合特色的教学内容,提高课程的学科关联性。增加现代理论与方法,吸纳学科发展前沿问题,提高课程的高阶性。这不仅能够完善研究生的知识体系和学科知识图谱,还能够扩大研究生的学术视野。
(二) 主动回应技术创新和社会变革,增加研究生课程的应用和创新训练
新商科趋于行业导向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研究生能利用现代技术实现相关理论在祖国大地上的应用与实践。为此,首先改变研究生培养是导师职责的思想观念,树立全员、全过程育人的理念,将新技术渗透到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其次,基于现代教育技术和平台设计符合商科转型升级的教学方案,充分利用课前和课后时间提高研究生课程的理论应用频率和实践效果。
(三) 基于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利用大数据提高教学评价和反馈的客观性
借助先进科学技术,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是提升研究生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意识、锻炼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方法应该从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模式向以引导和训练研究生主动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进行转变,充分利用雨课堂、智慧树等现代教学平台、数据挖掘与分析软件,挖掘全过程教学数据。基于现代教学平台搜集的教学数据为教学评价和反馈提供了客观依据,有助于对教师的授课与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客观评价。基于教学数据的课堂教学评价与反馈机制如图2所示。
三 新商科背景下研究生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实践
以决策理论与方法课程为例,探讨研究生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方案的实践与应用。
(一) 增加学科关联性的描绘和解读,形成特色课程
顺应新商科时代的发展需求,坚持思政的价值引领,按照分段递进式的思路构建教学内容,重点设计决策方法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情境。将课程内容分为基础层、提升层、应用层和创新层四个层级。
基础层:介绍决策理论的基础(主观概率、效用函数等)与传统决策方法(确定型、风险型、不确定型决策、竞争型决策、多目标决策、动态决策和群决策等),训练研究生对决策方法应用场景的快速识别,以及对决策方法的科学选择。
提升层:结合新商科时代的发展现状和现代信息技术,介绍近年来产生的现代决策方法和决策技术支持,包括灰色决策、模糊决策、粗糙集决策、大数据决策、智能决策和决策支持系统等,训练研究生对现代决策理论与应用方向的把握,提升课程的高阶性和挑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