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之梦
作者: 苏庆松“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
夜幕降临,月色溶溶,恬静澄莹的月光流泻在广袤的大地上。青蛙的呱呱声、跳水的扑通声,蛐蛐儿的唧唧声,蝈蝈儿的吱吱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演奏出一曲柔婉和谐的交响曲,令人陶醉,勾起了我对垂髫之年夏天童真时光的无限怀念。
上小学时,我的语文老师是正规学校毕业分配的大学生。有一次他讲到“蝌蚪”一词,他说蝌蚪的别名叫蛤蟆蛋、活师,还有其他别名,我已经淡忘了。老师说它就是善于变化的孙悟空,是蛙、蟾蜍、鲵、蝾螈的孩子。老师还讲了它各个时期的发育、状态、颜色、蜕变等内容。他边讲边画,关键处就用彩笔描摹。老师讲得呼之欲出,惟妙惟肖;同学们都凝神屏气,听得津津有味。最后老师说,放学后大家都去池塘边或小河里捞几只蝌蚪,将它们养在家里或小河溪流边,你们仔细观察,记录勾画下来,三个月之后以“蝌蚪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交上来。老师布置的作业哪能视为耳旁风呢,放学后大家前呼后拥,欢蹦乱跳,怀着一颗奇妙憧憬的心来到小河里、沟渠旁、池塘边。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蝌蚪们也蜂拥蚁聚,熙熙攘攘地挤在一起。同学们有用双手捧的,有蹚进水里用瓢勺舀的,有把盆罐放在蝌蚪聚集的地方㧟的……聪明的孩子拿着大笊篱捞,笊篱出水时黑压压的一大摊,密密麻麻的。记忆中背黑腹白的蝌蚪在夕阳的斑斓映照下,竟然五光十色,笊篱一晃,美轮美奂。载笑载言而归,我抓起一把蝌蚪撒在地上,鸭子呱呱地叫着,猛地奓翅,一跩一跩飞奔而啄。我挑了十只最大的蝌蚪养起来了,晚上睡觉时将它们放在床头;早上起床时必看一眼,还游来游去吗?
过了几天,我在心里暗想,蝌蚪一定会萦怀它的绿色妈妈的,它的妈妈想必也因见不到孩子而目不交睫,再也不鼓眼欢叫了。这样想着,心里顿时明净起来。我拿着笊篱、篮子、花布条来到捞蝌蚪的那个河边,把柳条篮放进水里,遂压上一块圆滑的鹅卵石,将十只已经在我心里生根发芽的蝌蚪倒入篮子里,系上红花布,斜着罩上笊篱留一间隙,让蝌蚪妈妈跳进来见到自己的孩子。
三个月的日期到了,交作文的那一天,语文老师提前来到教室里,他让同学们都把自己的作文念了一遍,最后说:“同学们都按时完成了作业,大部分同学比较仔细地观察了蝌蚪的成长过程,这是我教大家的最后一节课了,希望大家继续发扬。”说完后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一行大字: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
时至今日,四十多年过去了,我依旧记得那篇作文中的词语、段落,以及表达的主题思想。怪不得往事挥之不去,原来它们总在梦境和梦呓中重现。
多年前的那个夏天使我天真稚朴的心灵里多了几丝惦念,多了几丝缠绵,多了几丝眷恋,多了几丝怅然。那个夏天是渴求知识的梦,是启迪心扉的梦,是憧憬未来的梦;也是炽热的梦,是天真无邪的梦,是抒写人生成长进取的理想之梦。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初夏之梦,流光溢彩,云蒸霞蔚。她是我生命中的觉醒和萌动,她是我希望的召唤和飞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