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色彩词隐喻意义的分析
作者: 谈轩名
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人们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以描述他们语言中的不同事物。这些多样性反映了人们在不同语言中理解世界和彼此的方式的差异。这些正是不同语言的特殊价值,也是我们应当关注的内容。色彩词作为语言的一部分,既是一个普遍的语言学概念,也是一个文化现象。它是人类对颜色进行认知、分类和编码的结果。色彩词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人们基本的生活必需品、衣物、食物、住所和旅行等。色彩词之所以引人入胜,正是因为它们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甚至不同种族中的多样性。一方面,色彩词直接反映了不同语言国家文化之间的差异与相似性;另一方面,它对于理解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各种语言也具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色彩词与人类的认知相关,或者更具体地说,与映射有关。由于其重要性和多样性,色彩词吸引了相关领域学者的持续关注。
隐喻由两个部分组成,即源领域和目标领域,而源领域向目标领域的映射正是隐喻意义的起源。色彩词的隐喻意义不仅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不同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对语言本身展现出突出的反作用。涉及的语义冲突和心理相似性是色彩词隐喻意义的两个前提条件。被人们广为认同和熟知的色彩词的隐喻意义可以使人们的沟通更加顺畅,交流更为生动。本文从白色、蓝色、黄色和金色三个基本色彩词出发,研究了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以下简称菲茨杰拉德)的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探讨了其中色彩词的隐喻意义对推动剧情发展、深化作品主题以及揭示作者深意等方面的作用,为读者加深对本作品的理解以及类似文学作品的理解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文献综述(色彩+隐喻)
色彩词与颜色感知的一对一对应关系使其在语言研究中极为重要,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认知语言学的兴起,架起了语言与认知研究的桥梁。色彩领域是基本的认知领域之一。20世纪70年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使色彩词研究更为深入,颜色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具有共同意义的特定形象。
(一)色彩词研究理论
颜色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客观自然中的自然现象,它依附于自然物体。作为对外部世界的感知,颜色通过光波刺激人类的视觉,唤起视觉体验。由于外部环境的多样影响,颜色概念逐渐在人的认知中形成,并衍生出色彩词。众所周知,人类的认知和语言无法脱离通过感官获得的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和体验。人类的色彩认知无疑是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和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根据目前的研究,世界上没有一种语言能够完全不依赖色彩词的参与。美国人类学家弗农·F·雷指出,每种颜色系统旨在通过排列颜色感知的秩序来简化人类的感知过程,从而提高行为反应的效率,尤其是语言反应和交流的效率。
然而,由于色彩词与颜色感知之间存在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它们在语言系统中具有特殊性。这也使得色彩词的研究成为语言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在20世纪60年代认知语言学这一全新分支出现之后。色彩词的研究架起了语言研究与认知研究之间的桥梁。认知语言学家兰盖克认为,色彩领域与时间域、空间域和情感域一起,确实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领域之一。在20世纪70年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为色彩词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加速了色彩词的发展。颜色不再仅仅是简单的自然现象,而是具有共同意义的特定形象。
(二)隐喻研究理论
隐喻,是人们思想表达的重要举措,主要是根据身体感知描述晦涩难懂的事物。人们通过找寻不同概念间的相似之处,认识世界、理解世界,这是对隐喻性认知系统的折射,可以为语言研究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作为认识世界的主要手段,隐喻可以对语言进行修饰。
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在1980年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深入探讨了认知隐喻及其形成机制。隐喻通过源领域到目标领域的映射,体现了人类认知的复杂性与创造力。在这一框架下,领域被定义为包含背景认知和概念模型的心理特性集合。映射连接结构清晰的源领域与结构不清晰的目标领域,使人们通过一个领域的表达指代另一个领域。这一过程不仅扩展了源领域的意义,还在目标领域中引入新词汇。
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提出映射需遵循两个原则:不变原则(Invariance Principle)强调隐喻映射应保留源领域的认知类型,并与目标领域一致;目标域覆盖原则(Target Domain Overriding Principle)则强调目标领域的固有结构不可被违反,确保其主导地位。
(三)映射研究理论
1997年,吉尔·福柯尼耶在其著作《思维与语言中的映射》中首次提出他的研究结论,认为映射与认知的两个基本领域—源领域和目标领域相关。吉尔·福柯尼耶认为隐喻由两个部分组成,即源领域和目标领域,而源领域向目标领域的映射正是隐喻意义的起源。
涉及的语义冲突和心理相似性是色彩词隐喻意义的两个前提条件。当人们使用色彩词修饰与颜色无关的事物时,语义冲突就会存在。而心理相似性则指由色彩词及其修饰的对象引发的相似心理形象。在人类联想的主导下,色彩隐喻必然与生物因素、历史文化因素以及跨文化传播因素相关,甚至受到其影响。
二、色彩词的详细分析
(一)白色词的分析
在英语中,白色隐喻着“富裕”“优雅”和“纯洁”。由于语义冲突和心理相似性,白色的隐喻意义尤为显著。它不仅代表颜色,还象征空白和缺失,投射到情感领域时可能引发“空洞”和“孤独”等负面意义。这些对立的隐喻丰富了白色的整体意义,并在文学中创造冲突。《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频繁使用白色,生动地展示了颜色隐喻的影响,揭示了角色间的冲突与菲茨杰拉德的内心世界。
1.尊严与财富
白色象征着财富和尊严,尤其在建筑中尤为突出。西方人普遍认为,只有富有的人才能拥有白色房子。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叙述者尼克租住在西卵的一所昂贵房子,展现了富裕社区的形象。菲茨杰拉德将东卵的“白色宫殿”描绘为传统美国家庭的富裕和地位的象征。白色在角色服装中同样重要,主要角色在正式场合常穿白色衣服,突显社会地位。在尼克第一次拜访时,黛西和乔丹坐在一个白色房间,房间内装饰着白色窗帘和磨砂婚礼蛋糕,二人身着白色裙子,裙摆在微风中飘动,仿佛刚刚在房子周围飞翔。这个如画的场景强化了白色在文本中的重要性和象征意义。
2.纯洁与空洞
作为“无占据”含义的色彩词白色,当与负面情感结合时,也会获得隐喻意义,如“空洞”和“麻木”。婚后,黛西可以在汤姆的财富保障下随心所欲,但她无法逃脱内心的空虚和闲散的生活方式。她总是问“我们该做什么”,并困惑“人们计划什么”。她总是“期待一年中最长的一天,然后错过它”。她所居住的白色大厦就像是她的一个冰冷的监狱。她无法理解汤姆所读的“深奥的书,书里有许多深奥的字眼”,总是通过调侃男人来寻求乐趣。然而,她就像一个精致的空壳一样空虚。甚至她的丈夫也不想把她算入文明种族。她一直追求财富和高地位,但无法摆脱她精神上的空洞。
3.虚伪
白色象征纯洁与冷漠,是唯一能够表达对立隐喻意义的基本颜色,代表善与恶、公正与不公正。这种冲突正是菲茨杰拉德在小说中所追求的。他通过角色穿着白色服装展现虚伪,讽刺美国梦。
黛西就是这个身着白色服饰,代表着虚伪的核心角色。尽管她知道汤姆有情妇并厌恶与他的生活,但她仍“带着绝对的冷笑”。她与汤姆之间没有爱,却害怕失去财富和地位,因此假装自己是基督徒。她声称爱盖茨比,却让他孤独地死去,反映了她的虚荣和对金钱的崇拜。
菲茨杰拉德揭示了爵士时代的真实状态:穷人挣扎着融入上层社会,富人则过着空虚的生活。黛西的外表受到年轻男性的追捧,象征着美国梦的吸引力,但实际上却华而不实。白色词展现了美国梦的无价值和盲目。
(二)对黄色词和金色词的分析
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菲茨杰拉德通过大量使用黄色和金色,生动地展现了爵士时代的繁华与荒凉。在英文中,黄色一般可表示身体情况、社会地位等。在此书中,黄色象征着虚荣和欲望,反映了角色们对财富的追求与内心的空虚。盖茨比的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正是通过这些色彩的对比得以揭示,展现了美国梦的幻灭与绝望。菲茨杰拉德通过对黄色和金色的运用,深刻探讨了物质主义与人性之间的冲突,强调了表面繁华下的真实绝望。
1.财富与虚荣
爵士时代是美国战争后经济繁荣的时期,纽约成为派对的中心。在第一章,尼克意识到金融行业支持任何决定在此生活的人。第三章中描述盖茨比的新富派对时,字里行间充满了黄色和金色的色彩词,这些词体现了时代的浮华,如橙子和柠檬的果皮堆积成的“小金字塔”,派对上有“烤得金黄的乳猪和火鸡”,乐队演奏“黄色鸡尾酒音乐”,还有年轻女孩穿着“黄色连衣裙”。第七章中盖茨比的“劳斯莱斯变成穿梭巴士……不停地往来市区接送客人,而他的旅行轿车则像敏捷的黄色甲虫般,蹦蹦跳跳地去接所有到站的火车”。盖茨比每次举行的派对都是酒精狂欢和谣言的缩影,华丽过后只剩下被忽视的阴郁,金钱成为评估一切的唯一标准。
2.死亡
盖茨比的死亡是人性和美国梦的悲剧。在小说的结尾,盖茨比因担心黛西而不愿离开她,却被威尔逊射杀。威尔逊是汤姆已故情妇迈特尔的丈夫,受到汤姆的欺骗和挑唆,以致使盖茨比倒在了被“树叶覆盖的游泳池”中。
最终,在盖茨比的蓝色花园中,夏天已逝,秋天来临。飘落的黄色树叶正好暗示了盖茨比梦想的幻灭和他的死亡。然而,与其说盖茨比是被汤姆的阴谋和黛西的冷漠杀死的,不如说他实际上是被爵士时代的等级思维和扭曲价值观杀死的。黄色在英语中象征死亡,并预示着美国梦的幻灭,因为它建立在虚幻的繁荣与成功之上,以及追求这种虚假而金光闪闪的梦想的年轻美国人的致命悲剧,就像盖茨比所做的那样。
(三)蓝色词的分析
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蓝色作为冷色的典型,承载着丰富的隐喻意义,既象征着梦想和理想,又反映了孤独与失落。蓝色的波长最短,给人一种距离感和寒冷感,传达出平静、安静和深邃的情感。因此,蓝色常用于警察制服,体现冷静的心理提示。
在小说中盖茨比的派对上,蓝色灯光和装饰营造出梦幻氛围,吸引了众多宾客,却也让盖茨比感到无比孤独。此外,盖茨比对黛西的追求被蓝色所包围,象征着他对理想化爱情的渴望。尽管蓝色的出现频率不及白色,但它所代表的平静与梦想的结合,深刻揭示了菲茨杰拉德对人类情感与社会现实的思考。蓝色在小说中不仅是美的象征,更是对梦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反映。
本文分析了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白色、蓝色、黄色和金色等色彩词的隐喻意义及其对情节发展的影响。白色象征尊严和财富,同时暗含虚伪,反映角色的纯真与伪善;蓝色则暗示盖茨比的梦想,最终未能实现;黄色和金色描述了爵士时代的辉煌,揭示物质与精神的虚荣,暗示盖茨比的死亡和美国梦的幻灭。
颜色是自然物体的固有特征,通过光波作用于人类视觉。色彩词作为语言的重要概念,广泛存在于各国语言中,具有文化研究的意义。它们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并在日常交流中频繁使用,常带有隐喻意义,这些隐喻通过映射形成。根据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的理论,映射是源领域向目标领域的投射,色彩词映射到其他类别时获得新的隐喻意义。
然而,现有研究在总结基本色彩词隐喻意义的影响因素方面仍存在不足,未能全面探讨历史文化和生物学等因素如何影响基本色彩词隐喻意义的形成。若想更好解决这一问题,未来可以基于吉尔·福柯尼耶的理论,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基本色彩词进行研究,探讨隐喻的形成如何受到生物学、历史文化(包括原始崇拜、历史事件、宗教、传统习俗和故事传说等细分因素)以及跨文化传播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后续的研究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