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开展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探究
作者: 杨文伦 杨力 高松摘要:高中阶段是进行生涯规划教育的最佳阶段,普通高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落实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精神,实现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自然衔接,顺应学生自身发展内在需求的体现。班主任在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班主任可通过统筹各项资源、拓宽生涯规划教育渠道等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高中生涯阶段发展目标,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体验式教学;多方联动机制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5)12-0062-03
新高考背景下,由于缺乏社会历练,学生很难找到学习和实践探索的方向,容易产生错误的观念,进而做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职业设想和规划[1]。因此,班主任在进行生涯教育时,应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其未来的职业目标,制订高中学习计划。如何对高中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是高中班主任工作面临的新任务,对此,可从如下四个方面实施。
一、提高生涯规划认识,营造生涯规划氛围
(一)提高生涯规划教育认识
高中阶段是学生对于职业生涯探索的关键时期[2]。开展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也是学生最迫切的需求。事实表明,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职业生涯规划有重要关系。因此,对高中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既是顺应教育改革的要求,又符合学生的发展的实际需要。
(二)明确高中生生涯规划内容
高中生生涯规划内容如下:引导学生全面地认识自己,探索自我;认识高校与专业设置及了解职业世界,进行职业探索;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及概念,以便决定职业生涯目标和发展方向,并进行理性的生涯抉择,促进学生实现从“现实的我”到“理想的我”的跨越。班主任可通过体验式课堂教学和丰富的探索、拓展活动,为学生明确生涯发展目标助力。
(三)营造生涯规划发展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兴趣变成职业,兴趣会得到发展,而职业也会避免枯燥乏味。因此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教师应当正确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兴趣,树立正确的择业观[3]。在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需唤醒并激活学生的自我认知,促使学生形成正确心理导向,尽早明确人生发展方向,进而在学习中自觉把学习与个人长远规划相连,高效完成生涯计划。
二、立足学生实际,切实推进生涯规划教育工作
(一)开展调查,了解实际情况
为了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基础状况,可开展问卷调查。首先,设计一份个人素质自评表,让学生填写。学生在完成自评表后,依据其中的内容对自身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与评估。班主任在学生自我分析的基础之上,对全体学生的情况展开综合分析。通常从学生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独特的学习风格、能力的逐步提升、压力感的来源以及学习动机方面存在的问题等多个角度进行剖析,为学生提供初步的自我评价依据。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自己当下的状态与理想目标之间的距离,进而深刻领悟到制定个人成长规划的重大意义。当学生只有明确了自身和目标之间的差距,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制定成长计划,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把握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重心
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其重心并不仅仅是帮助高中学生科学合理地选科、选课及填报合适的高考志愿,而是更加关注他们对自我的了解,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进而实现职业价值最大化。每当问及孩子的未来职业,家长多会有“三大理想”——会计、医生、教师。在有些家长看来,这些才是“正经”工作,其他都只是“打工”,家长对职业认知的偏差恰恰反映了生涯规划教育的紧迫性[4]。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未来,让高中生有机会想象“未来的我”,通过自我认知、职业世界认知,探索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三)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工作需注意年级差异
在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班主任应充分考虑年级差异和学生特点,采取针对性的举措。
高一年级时,职业规划教育应以学习相关理论为重点。在文理分科之际,通过心理测试、自我反思等,帮助学生对自己有更清晰的认知,从而做出客观、科学的文理科选择。此阶段的年度目标是深入了解自我,既要引导学生挖掘自我,又要大力推动学生兴趣的发展,为未来的职业选择奠定基础。
进入高二年级,重点应放在对现实的认知上。让学生明白社会与自我的紧密关系。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职业探索活动,参观企业、与职场人士交流等,帮助他们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要求。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有意识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到了高三年级,年度目标是实现“现实”与“自我”的完美匹配。一方面要促使学生将自我需要与现实需求紧密结合;另一方面要助力学生进行志愿填报,使其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的专业和学校。同时,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应与学生终身发展的目标相契合,与其内涵相一致,使学生树立长期目标和保持规划的意识[5]。
三、践行体验式教学,提高教育实效
(一)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探索
认识自我包括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质、价值观等。引导学生借助测试和他人评价认识自我,树立职业理想,理性填报志愿。学生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可以形成对自身全面且清晰的认识,包括自身的性格特点、职业兴趣、能力水平、价值取向等,只有对自身定位明确,才能更好地根据求职方向为顺利就业做准备[6]。
(二)指导学生进行大学及专业探索活动
职业生涯规划主要是对决定个人职业选择的主观与客观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和测定,进而确定个人的奋斗目标与职业目标,并对职业生涯做出合理规划。对于处在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及早规划职业生涯至关重要。学生应依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特点,精准地将自己定位在能充分发挥自身长处的位置,选择与自身能力最为匹配的事业方向。其核心在于结合现状,认真思考自己是沿着提高职业技能的路径发展,还是上大学继续深造。这一抉择将对学生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生涯教育不仅应着眼学生的当下,更要面向学生的未来[7]。班主任可指导学生通过浏览大学的官方网站、实地考察、访谈学长或学姐等途径让学生自主进行大学专业探索。
(三)激发学生积极体验,发挥教育影响力
生涯规划教育不仅是对学生各阶段学习情况的督促、改进、完善,还是对学生心理成长的全程跟踪[8]。所以,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需切实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独特差异。绝不能单纯以成绩高低来衡量学生的好坏,应秉持一种更为开放、充满欣赏的视角看待每一个学生。在生涯教育活动当中,积极组织学生分享各自的探索历程以及心得体会。通过这类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与倾听中逐渐发现并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所在,进而树立起坚定的自信。处于开放包容的环境之下,学生的思维将更加活跃,能够源源不断地迸发出众多新奇的想法。他们会以更加昂扬的姿态面对未来的种种挑战,在不断探索和成长的过程中,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为自己的人生画卷增添绚丽多彩的一笔。
(四)以生涯拓展活动为载体提高学生生涯素养
根据高中生心理发展规律,结合生涯规划教育的特殊性,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在规划设计、实施的各个环节可以设计一些实用且趣味性强的活动。活动设计还应注意启迪性、灵活性,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同时注意活动过程中的学生分享和活动总结。建议可采用角色扮演等方式,在此过程中学生可内化学科知识,锻炼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而班主任在教学中将学科知识与职业教育等巧妙结合起来,可使教学过程生活化、艺术化[9]。
四、构建多方联动机制,形成教育合力作用
(一)加强合作,发挥科任教师的作用
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开展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为此,班主任要统筹心理教师、科任教师的力量,为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推进助力。首先,积极与心理教师进行沟通,发挥心理教师在团体辅导和个体辅导中的作用,帮助学生解决成长的烦恼。其次,与科任教师合作,发发掘学科教学中的生涯规划教育资源。
(二)拓宽生涯规划教育渠道,开展生涯体验活动
为切实提高生涯规划教育效果,可组织开展各种生涯体验活动。首先,可开展“生涯人物请进来”活动,如聘请专家、邀请学生家长、或优秀毕业生到班级为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讲座,以他们的社会阅历、职场经验为学生生涯规划提供指导和参考。体验式生涯教育的实施,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水平 ,提高学生的规划能力 ,使学生在学习中更有方向性、目标性 ,也能丰富教师的生涯规划知识,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更好地教育学生[10]。其次,可开展“我的高中生涯规划设计书”大赛活动、“生涯有规划,人生更精彩”演讲比赛、生涯规划知识竞赛、生涯规划问题辩论赛、生涯规划教育主题班会等系列活动,提高学生生涯规划意识,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获得成长,意识到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规划高中学习生活。再次,可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假期进行生涯人物访谈、社区服务、职场体验等方式。进一步拓宽视野,更好地规划高中学习生活和建立生涯发展目标,并努力实现目标。
在高中生的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中,班主任的角色无可替代。因此,班主任更需要对所带班级的专业性质、课程设置、发展前景、行业现状等做到心中有数,利用日常与学生交流的机会,详细讲解和分析该专业的目的、意义,让他们明确专业学习方向,加深对该专业学习的自信和理性认识[11]。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开展生涯规划教育指导,让学生更好规划高中学习生活,明确职业发展目标,提高生涯规划意识,为学生全面发展助力,帮助学生顺利完成高中生涯发展任务,为幸福人生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斌.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初探[J]. 学周刊,2024(17):7-9.
[2]韦红群.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生物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探索[J]. 贺州学院学报,2023,39(S01):50-55.
[3]焦娅琼. 新高考背景下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践探索[J]. 天津教育,2022(25):23-24.
[4]陈和平,刘东. 多元发展视野下对高中生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J]. 天津教育,2022(21):120-122.
[5]李静. 基于心理资本理论的高中阶段生涯规划能力提升研究[J]. 贺州学院学报,2023,39(S01):128-133.
[6]严鑫,李成.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困境与对策[J]. 卫生职业教育,2024,42(8):12-15.
[7]宋健平. 家校社协同视域下高中生涯教育的模式创新[J]. 当代教育论坛,2023(1):54-59.
[8]张玉荣.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校本实践探索——以江苏省常熟市中学生涯规划教育校本课程实施为例[J]. 基础教育课程,2022(3):74-79.
[9]刘轶. 新高考背景下初中生物学教学渗透生涯教育的实践探索[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22,38(6):31-33.
[10]莫亮华. 体验式生涯教育的校本研究与实践[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2(4):26-28.
[11]周艳. 学校人到职业人:中职班主任在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的现状及对策初探[J]. 数码设计,2017,6(15):7-7.
编辑/黄偲聪 终校/石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