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说 | “反直觉”的新特产,是如何出现的?

作者:杨璐

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中国新特产》这一期封面故事的编辑杨璐。这一期封面故事由五篇文章组成,一篇导言,一篇写

⻥子酱,一篇写和牛,一篇抹茶和一篇蓝莓。

写土特产是我们三联记者的传统手艺。这个系列我们已经写了十几年。单火腿这一类,我们就写过好几篇不同地区的火腿。这些土特产的特点是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根植于地方的⻛土。祖上是贡品,被很多历史人物称赞过,承载了这个地区的共同回忆和情感。这一种土特产,我自己总结,它是中国传统农副⻝,讲的是稀缺性或者传奇故事。

《中国新特产》这个封面是完全不同的逻辑,这些“新特产”中,有一些是因为参与全球化发展起来的,比如⻥子酱和抹茶,最初都主要是做出口。还有一种是因为国内消费升级发展起来的,比如国产和牛和蓝莓。

要想发展这四个产业,都需要技术和资本。⻥子酱来自于科研成果的转化,科研人员从最开始就瞄准了国际上的贵价⻝材。和牛也经过很多的技术摸索。贵州的资源禀赋很适合发展茶产业,但是绿茶在中国是有地域性口味的,而且名优茶都有故事,贵州从头做名优绿茶难度不小,但发展抹茶产业却有后发优势。云南的资源禀赋非常适合种植水果,发展蓝莓产业之后,不但产量大,而且小气候可以错开上市时间。蓝莓本来是北方水果,因为云南蓝莓产业的发展,甚至改变了中国的蓝莓季。

三联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美⻝读者,但我们希望大家在读最新一组饕餮美⻝的稿子之外,还能读到时代变化、社会进步的底层逻辑:中国农业如何发展现代化?中国的⻝品行业如何用工业逻辑来做产品?点击上图购买本期纸刊

———编辑/一丁剪辑/译丹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国新特产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