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开堇菜:北方早春的紫色精灵

作者: 沈书枝

早开堇菜:北方早春的紫色精灵0
早开堇菜的叶片基部呈微微的心形或宽楔形

北京的冬天十分漫长,这种感觉在一个从南入北的人身上大约要更明显一些。从11月立冬开始,北京就进入了真正的冬天。这与南方的感觉很不相同,在江南,差不多到12月中旬,时常仍有深秋的感觉,而那时北方的树叶早已凋零殆尽,只有光秃秃的枝丫衬托着清冷的蓝色晴空。如果是雾霾天,天空则灰蒙蒙的,草全部枯萎,露出焦干的黄土,静默的树林下偶尔残存一点儿干枯的落叶。除了松柏,四处几乎没有一点儿绿色。

一直到来年3月中旬,天气才逐渐回暖。在江南早已是一片春日的繁花绿水时,北京的冬天才渐渐松动,吐露出一点儿关于春的消息。这时候花还是很少,公园里高大的毛白杨挂出一串串毛毛虫般的柔荑花序,人工种植的迎春花开出高高的黄色花瀑,山桃和望春玉兰的花苞将要打开,而地面上还是一片枯黄。因此,在等待了这么久之后,当早春荒凉的地面上早开堇菜渐渐这里一丛、那里一丛冒出绿色的叶子,接着擎出一簇簇紫色蝴蝶般的小花时,人们心中的快乐与激动可想而知。对春天的期待,在这美丽的紫花前终于稍得安抚,而10多天后,早开堇菜紫色的花毯逐渐在草地上蔓延开来,北方迟疑而又急促的春天也已十分繁华了。

早开堇菜与紫花地丁

早开堇菜是堇菜科堇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名为“早开”,显见它在众多主要分布在北方的堇菜中开放得较早。在北京,大约从3月中旬开始,冬天尚未完全退却的寒意仍薄薄地渗透在空气中时,在向阳背风的草地上,就已经能寻找到它的身影了。蓬蓬一丛直接从地面生发出来,微微宽阔的叶片呈长圆的卵形,边缘布着密密的、圆圆的锯齿,有时刚发出来的新叶底部微微向里翻卷,看起来像某些小动物可爱的耳朵。

早开堇菜最引人注目的,显然是它那多少有些独特的蓝紫色的花:上面两片花瓣高高举起,像是小兔子的耳朵;左右各一片花瓣,向两边展开;最底下还有一片花瓣,向后延伸,形成一个细细的小圆筒,宛如精灵的帽尖,向上微微翘起。我们将这小小的圆筒叫作“花距”,这是花朵用来存放花蜜的地方。花朵通常会生产出花粉或花蜜,吸引昆虫、鸟类或其他动物来为它们传粉。存放在花距里的花蜜可以避免受天气的影响,既不怕下雨时被稀释或冲刷干净,也不怕天晴时因水分蒸发变得太过黏稠而难以吸取。花朵可以把花蜜留给对自己来说最有用的传粉昆虫—一般来说是口器比较长的昆虫。早开堇菜的主要传粉昆虫是蜂类,它的花瓣像一个精巧的前开后拢的尖帽,仿佛是在告诉昆虫,想要吃到花蜜,就必须从花朵前面的入口爬进去,把长长的口器伸进花距里才行。

除此之外,花朵又做出进一步的说明:早开堇菜的花瓣上密布着一条条细细的紫色纹路,最下面一片花瓣上的最明显,它们沿着花瓣向里,指向花瓣汇聚的中心,告诉昆虫那就是通向花蜜的所在。这就是堇菜的导蜜纹。当昆虫停留在最下面一片花瓣上,沿着纹路指引的方向探身向里,就会碰到生长在那里的雌蕊和雄蕊,雌蕊下连接着子房,包裹在子房外的,则是它的雄蕊。当昆虫用力向里伸出口器吸取花蜜时,就会挤压到雌蕊的柱头,把雄蕊上的一层黄色薄膜撑开,雄蕊里的花粉就撒了出来,沾到昆虫的口器和头上。昆虫不断伸长口器从花距里吸取花蜜,触碰到下面雄蕊伸在花距里分泌花蜜的两条腿,就像压杠杆一样,把黄色薄膜又一次压开,让花粉再次漏出来。就这样,当昆虫吸完花蜜飞走,它的口器和头上就沾了花粉。当它飞到另一朵合适的花上时,雌蕊柱头上分泌的一种无色透明的黏液马上会把花粉粘下来,这样就完成了早开堇菜两朵不同的花之间的传粉。

早开堇菜:北方早春的紫色精灵1
在北方早春干燥的土地上,早开堇菜低低的紫色小花显示出最初的生机。早开堇菜的花瓣上分布着细细的导蜜纹,向传粉的昆虫指示着花蜜的所在。

早开堇菜的花结在花梗顶上,一朵朵挑散在丛丛绿叶上,微微向下垂着头盛开着。花谢后,蒴果渐渐结出、长大,仍然垂着,如同一个个微型的三棱小瓜,绿绿地结在花梗顶头。渐渐地,果实成熟,花梗顶端伸直,将已经准备好裂开的果实举向天空。果实渐渐裂开,分成三瓣,如同三只小小的船,头碰头聚在一起,“小船”里面是十几粒小米一样大小的圆圆的棕褐色种子。在晴朗的初夏的白天,如果你经过一片开满花的早开堇菜的草地,停下来寻找一会儿,就能发现很多这样的“小船”。把它连梗摘下,只要等一会儿,就能听见轻微的声响,那是“小船”的“船帮”在干燥收缩,由此产生的压力将紧紧排着的种子弹射出去。那么微小的果壳,产生的弹力却不小,有时迸到人的脸上,甚至会有一点儿疼呢。就这样,种子被尽力地弹送出去,到了新的地方。夏天的时候,我常常这样寻找早开堇菜的种子,“帮助”它们去到更远的地方。

在北方春天的草地上,还有另外一种和早开堇菜同样很常见的堇菜属的花—紫花地丁。紫花地丁的花和早开堇菜的花很像,但开花时间比早开堇菜要稍晚一些,晚一个星期到10天。在北京的3月中旬和下旬,草坪上、林地里能见到的堇菜绝大多数都是早开堇菜。到了3月末或4月初,渐渐就能在早开堇菜中看到紫花地丁的身影。而到了4月中旬,这时候再去看林中向阳的草地,差不多就是紫花地丁的天下了。它们最容易区分的一点是叶片形状不同,早开堇菜的叶片更宽、更圆,叶片基部呈现出心形。而紫花地丁的叶片更狭长,形状像柳叶或是匙柄,叶片基部像截出来的一样,平平的,到了果期,就更像楔形。

普通花与闭锁花:两型花并行的生存策略

初夏以后,堇菜进入结果的盛期。这时候它们的叶片长得很大、很多,整个植株有时比春天时要高大繁茂不止一倍,乍一看令人吃惊,不熟悉的人都不敢认它们。铺展的大叶吸收了更多的阳光,将产生的能量储存到地下的根部,好为明年春天早早开花积蓄更多的力量。不过堇菜的本领并不止于此,在夏秋季节,它们常常做的另一件事是开出闭锁花,结出更多的果实。

早开堇菜:北方早春的紫色精灵2
早开堇菜成熟的蒴果,裂开后分成三瓣,里面盛满种子,等待把种子迸射出去

所谓闭锁花,就是“从不开放也能结种子”的花。花朵从头到尾都没有打开过,紧紧包裹在萼片中,并渐渐变成果实,结出种子。从夏到秋,在林中地下,我们常常能看到早开堇菜的植株间开着这样的闭锁花,小小的,尖尖的,如同鸟喙,渐渐长成果实。许多堇菜属植物都拥有这样开出两型花(普通花和闭锁花)的能力,这是因为堇菜花开放的时间很早,又常常生长在林下,固然可以最早吸引春天的昆虫来为它们传粉,但过低的气温使得传粉的昆虫必然不多,林下光线阴暗,得到传粉的机会也会减少。因此,除了在春天开出普通的花吸引昆虫为其传粉外,还要在夏秋两季开出闭锁花来结出更多的种子,弥补春天果实可能不够的情况。闭锁花的结构简单,它省略了花瓣,只有萼片紧紧包裹着,里面的5枚雄蕊也变成两枚,花药紧紧贴着柱头。这样,早开堇菜的闭锁花很容易就把它的花粉传给柱头,从而结出果实。

不过,这样的果实是它自花传粉的结果。长期的近亲繁殖会导致物种的退化,而堇菜会用闭锁花结出更多的果实来保持种群的数量。同时,更重要的是,用普通花异花传粉的果实来保持物种基因的活力。因为结构简化节省了能量,可以不断地长出很多闭锁花;也因为花不打开,不需要传粉的昆虫,很少受天气影响,自花传粉的结实率很高,所以,早开堇菜闭锁花的种子数量远远大于普通花的种子数量。这大概也是在如今城市中原生草地被破坏的情况下,堇菜蓝紫色的花毯还能成片铺展开来的原因之一。这是物种在进化出两性花(一朵花中同时具有雌蕊和雄蕊)之后的又一进化。在自然界里,开两型花的植物有很多,除了堇菜,三籽两型豆、太子参等也都有普通花和闭锁花。

《诗经》中的野菜

早开堇菜:北方早春的紫色精灵3

虽是这样小的野花,但堇菜出现在人们眼中,被人们注意,是很早之前就发生的事。早在《诗经》中,堇菜的身影就已经出现。那是一首记录西周早期历史的诗,叫作《绵》。

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

迺慰迺止,迺左迺右。迺疆迺理,迺宣迺亩。自西徂东,周爰执事。

周原的土地是这样肥美,以至于生长在上面的本来味道有些苦的堇菜和苦菜,吃起来都像麦芽糖那么甜了。这样的地方一定能让人好好生存下去。大家停下来开始计划,用龟甲占卜出这个地方适合人们居住。于是人们开始建造房屋,划分疆域,一段王朝兴旺的历史由此开启。

这里的“堇”就是如今我们所说的堇菜属的植物。后来有学者认为它指的不是堇菜,而是旱芹(伞形科芹属)或石龙芮(毛茛科毛茛属)之类的东西,有的甚至说它是乌头。乌头是毛茛科乌头属的植物,开的花是像堇菜花一样美丽的蓝紫色,其别名为“堇”。但乌头有剧毒,绝不可以拿来当野菜吃,因此把这里的“堇”解释为乌头,应当是错误的。另外,有学者认为堇既是古书上记载的野菜,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里说它“蒸食之甘”,蒸熟了吃甜甜的,怎么能是味道有点儿苦的东西呢?如果因为这样,就一定要找些别的解释来代替,那么难免显得有些不知变通了。比《说文解字》年代更早的《尔雅》里还有“苦堇”的名称,显然也有说它味苦的;野菜因其野生,不像后世经过长期栽培选择的蔬菜那样鲜美,本是常有的事,不能因其被某本古书记载了“味甘”,便不可动摇。便是古书上公认为味甘的荠菜,(《诗经·谷风》里说“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谁说苦菜苦呢?比起我这痛苦的心来说,它们就像荠菜那样甘甜)我们如今吃起来,也难免会认为它只是普通的野菜,谈不上什么“甘美”。有人说堇菜吃起来平平无奇,没有什么特殊的味道,大概更接近事实。便是这样,把它和苦菜放在一起,比作“如饴”一般的甘甜,也不失其赞美的修辞,正如“谁谓荼苦,其甘如荠”也只是一种修辞一样。

早开堇菜:北方早春的紫色精灵4
早开堇菜:北方早春的紫色精灵5
城市花坛中色彩各异的三色堇

堇菜科还有许多其他植物,在现代植物分类学中,有很多详细的分辨特点。不过在古人心中,堇菜绝没有现代分得这样清楚,基本是随意叫的,只有叶形独特的,才偶尔加以区别,譬如“犁头草”“箭头草”通常指那些叶形偏戟形的堇菜。春天时我们在草地上或者树林中,看到那独特的巫师帽一般的小紫花(也有白花和黄花),也就能认出这是堇菜家族的植物了。

如今城市的花坛里也有一种常见的堇菜属植物,那就是三色堇。这是一种原产于欧洲的植物,有很长的栽培历史。与野生堇菜小小的花相比,它的花要大得多、醒目得多,也因此失去了那种精灵般的风致。三色堇的花通常有紫、白、黄三色,因为看起来像鬼脸,又叫“鬼脸花”“猫脸花”,花大如蝴蝶,又叫“蝴蝶花”。如今栽培的三色堇品种颜色更为丰富,有各种各样美丽的颜色,但如果我们遇到它,翻开它的花瓣背后看一看,还是会发现它那独特的、堇菜属的花距。

上一篇: 永字八法
下一篇: 释怀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