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 卢思思

摘要:“教—学—评”一体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有助于提升教师教学设计和学生学习需求之间的契合性,确保教学设计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以此高效达成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教学目标。文章首先简要概述了“教—学—评”一体化的基本内涵和教学价值,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分别从优化教师授课过程、增强学生自学意识以及丰富评价反馈信息三个方面,具体探讨了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5)07-0108-04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称“新课标”)提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协调好教、学、评之间的关系,推动教、学、评的协调发展。在此背景下,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理应积极革新传统教学观念并以新课标为依托,大力推进“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举措,在教学实践应用中逐步推动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借助内嵌于学生学习过程的教学评价,持续优化课堂教学流程,赋能学生学习质量与学习能力的双向提升。

一、 “教—学—评”一体化的基本内涵和教学价值

“教—学—评”一体化主要包含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以及教学评价三个维度的内容。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教—学—评”一体化打破了这三个教学活动之间的壁垒,实现了教、学、评的有机整合,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什么”“怎么教”以及“如何评价”的问题。从“教—学—评”一体化的应用情况来看,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

新课标明确指出了对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和评价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改变以知识为教育本位的传统教学理念,推动英语课堂教学创新的同时,积极推进素养型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以此促进学生学习质量和核心素养的同步发展。“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有助于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回归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不再以教师的“教”为核心,学生学习以及教学评价的地位也在不断凸显。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语言水平以及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等都可以得到相应的锻炼与提升,借助师生互动的一体化互动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均衡发展。

(二)增强英语课堂教学实效

从传统英语教学过程中不难看出,教师在教学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习惯依托原有的教学经验按部就班地为学生讲解英语知识,教师“教”占据着课堂教学的核心地位。在这种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严重不足,且教学设计和学生学习需求之间存在断层。在“教—学—评”一体化的英语课堂中,教学过程打破了教学设计和学生学习需求之间的壁垒,借助贯穿教学全过程的评价,教师可以动态调整课堂教学设计,使之能够更好地契合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推动着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同时也能有效增强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

(三)推动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提升

“教—学—评”一体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受到了众多一线教师的关注和重视。从实际教学现状来看,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仍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评价滞后等一些现实性的问题。“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应用不仅强调了教学设计与学生学习之间的有机融合,同时在一体化的教学设计和应用过程中,教师也需要积极革新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并依托课程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学情优化教学过程。这种区别于传统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质量,同时也能在教学评价的导向下带动教师自身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升。

二、 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

(一)精心设计课堂活动,优化授课过程

1. 做好教学备课,预设课堂流程

在新课标下的初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中,由于打通了教师教学设计、学生课堂学习以及课后教学评价之间的关系,为了切实凸显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优势和价值,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有所增加。鉴于此,在教学前的备课环节,教师就需要协调各维度教学因素对课堂教学流程做出系统优化,确保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得以有序推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依据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实际情况,明确“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目标,并以此为依据整合教学内容、细化教学流程,为“教—学—评”一体化应用搭建平台,赋能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能力的同步发展。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7 Happy Birthday! Section A How do we celebrate birthdays?这部分知识内容时,从单元核心问题“Why do we celebrate birthdays?”中不难发现,本单元话题主要围绕Talk about peoples birthday展开设计,且在教学内容中融合了与庆祝生日相关的各种话题与句型。鉴于此,教师在本课时的教学备课环节就可以对“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目标做出如下预设: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表示月份的英语词汇和表示日期的序数词英语表达方法;②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熟练运用How old are you?/When is your birthday?/How do you celebrate birthdays?等句型讨论生日话题;③基于本课时的学习和互动,能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自主完成一篇关于自己生日计划的内容,包括自我介绍、生日信息、希望的庆祝方式等。在明确了上述教学目标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入小组合作的方式,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参与本课时的教学互动,围绕既定的课堂教学目标展开细化的学习和探究。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角度预设多种情境话题供学生参与讨论和表达,教师则动态跟踪反映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和话题讨论的表现情况,并给予学生针对性的评价指导和学习帮助,以此保障“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活动的顺利推进,为更好地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奠定基础。

2. 巧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率

随着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快速普及和广泛应用,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立足新课标教育背景,在初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除了要积极推进“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举措,还要以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为载体,推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创新和完善,为提升“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实效助力赋能。在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深入挖掘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优势,为学生打造真实语境的学习和应用情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和对话交流,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也能带动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和综合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仍以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7 Happy Birthday! Section A How do we celebrate birthdays?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教学为例,在“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播放英文版的生日歌曲,以此作为新课内容的导学素材进行使用,让学生在置身生日主题的情境下主动调动已有生活经验参与话题讨论。接着,教师可以进一步展示提前准备好的过生日的照片或者视频,让学生各自说一说自己的生日愿望以及有趣的生日经历,以此将学生的关注焦点逐步转移到本课时的话题讨论中去。随着课堂教学活动的深入,教师可以结合具体语境和影音教学资源的辅助,适时提出引导学生探究对话和交流的问题,如:“How do you usually celebrate birthdays?”“What do you do before you eat the cake?”等,引领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日经验和体验进行对话交流,在信息技术应用下的具体语境中促进学生对课内词汇、句型的掌握,在师生共同参与的互动交流中逐步提升英语教学效率。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增强自学意识

1. 抓好课前预习,培养自学习惯

新课标强调在学科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核心地位,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具备终身学习及发展的基本素养。课前预习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有效的预习不仅可以减轻学生课内学习的压力,同时也能让学生通过预习活动自主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难点和重点,为后续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明确方向,以此科学平衡“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助力学生综合素养的均衡发展。为此,在新课标下的初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要做好组织教学的设计和准备工作,还要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角度入手,加强对学生课前预习环节的指导和管理,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和意识。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1 You and Me Section A How do we get to know each other?这部分内容时,围绕单元教学主题“How do we make new friends?”教师可以预设如下导学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和自主学习:①在初次与人见面时,我们应该如何与人打招呼?②怎样向新朋友介绍自己?③英汉互译:a. 让我们交朋友吧!b. 你来自哪里?通过这一具有明确指向性的导学任务,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环节基于教师预设的导学案围绕新课知识有目的地进行预习和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将自己在预习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记录和标记,以此明确课堂学习活动需要注重的重点知识。同时,通过学生完成导学任务的实际表现,教师也可以对学生预习质量进行初步的诊断和评价,从而依据学生实际预习结果和学习水平现状,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流程以及进度,以此逐步促进“教”与“学”的深度融合。

2. 传授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能力

在新课标下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中,“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据了核心地位,无论是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及教学评价的诊断和导向,都应以服务学生学习为目标,确保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能力在一体化学习过程中得到有效提升。由于初中生自身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许多学生在参与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并未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这也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质量的主要内因。鉴于此,为了凸显“教—学—评”一体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同时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切实提升,教师应立足学生学情和学习基础,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渗透,帮助学生逐步掌握高效且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英语自学能力,为发展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奠定坚实基础。

以英语文本阅读教学为例,许多学生在面对阅读材料时习惯逐词、逐句进行翻译,部分学生在遇到一些生词或者较为复杂的句型时,往往会出现无法正常阅读或翻译错误的问题。这种文本阅读方法,不仅效率较低且容易忽视原本语境的背景,进而影响学生文本阅读的质量。鉴于此,教师可以在英语阅读的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在遇到一些不认识的新词汇或者新句型时选择跳过,在通读文本材料之后进一步结合整体语境和上下文的含义,大胆猜测不理解的生词或者句子含义,使之能够契合文本主体情感或者思想,从而有效避免逐词或逐句翻译过程中出现曲解文本原有含义的情况。此外,在指导学生进行文本阅读时,教师还可以培养学生提取文本关键词的意识,让学生在英语阅读的过程中,从文本材料的一些过渡词或者首尾段的句子中提取有用信息辅助解读文本主体含义。如“further”“beside”“before”“because”等,这些过渡词在文本阅读中往往起到了“指示灯”的作用,有效解读之后有助于学生更准确地把握文本的整体结构和核心思想。此外,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巧妙地融入略读、精读、内容预测等文本阅读学习的小技巧,让学生在“教”与“学”的一体化互动中逐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健全英语评价体系,丰富反馈信息

1. 学生自我评价,学会反思总结

评价不仅是“教—学—评”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优化学生学习质量和教师教学设计的关键举措。在传统教学评价体系中,教师习惯以教学评价主导者的身份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学生很少参与学习评价的过程。这种较为滞后且单一的教学评价模式无法全面反映学生实际学习表现,且缺少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互动。为此,在新课标下的初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突出学生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并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反思和评价,为发挥教学评价的诊断和导向作用提供助力。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前的3~5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本节课的学习体验说一说各自的学习收获和遇到的问题,以此逐步培养学生反思和总结的习惯。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