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导向下口腔医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作者: 张栋摘要:高职口腔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一年可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其考试内容分为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考试,需要两个考试都通过才可获得执业助理医师证书。文章探讨如何优化口腔医学课程设计,改革教学模式,将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内容和教学紧密联系起来,促进学生尽早达到职业准入标准。
关键词: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口腔医学;教学实践
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将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作为评价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连续3年低于50%的高校将予以减招。国家医学考试中心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2021年毕业并参加2022年口腔执业助理医师的考生,总通过率为37.82%,而汉中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毕业并参加2022年口腔执业助理医师的考生,通过率为33.63%,与全国相比,低了4个百分点。这个数据反映了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应引起重视和反思。笔者认为,这和教学方法滞后、临床实践不够、实践质量无法保证等都有一定的关系。职高阶段是学生向医生角色转换的重要时期,更加需要更新实践教学理念,逐步推进实践教学改革进程。因此,在当前形势下,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将以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为导向的教学理念贯穿教学全过程,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构建和探索更适合的教学体系。
一、口腔医学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分析
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不仅是衡量卫生专业人士进入及管理的标准,也是反映医科大学教育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口腔医学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不仅需要包括诸如牙体牙髓病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等口腔专业科目,还涉及药物学、生物化学等基础知识领域,以及涉猎内科、外科等实际临床操作科目和医学伦理、公共卫生法等医疗人文学科,需要学生在求学过程中注重知识面的拓展和专业理解的深化。
如今,绝大部分口腔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优先考虑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对实验室和技能培训等课程,以及学生动手实操技巧的关注度相对较低。这种趋势无疑会削弱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所以在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时,学生往往难以通过实践技能测试环节,失去了参加理论知识测试的资格。因此,在口腔医学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打破传统教育观念,同等重视理论与实践教学。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既要求深度,也要适度拓展与口腔医学相关的知识领域及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不应单一局限于教科书的基本理论,应竭尽全力培养学生成为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深刻的理论理解、宽广的知识视野以及高超的实际操作技能的杰出人才。
二、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导向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2024年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的口腔类别分为医学人文综合、基础医学综合、临床医学综合、预防医学综合、口腔医学综合和口腔医学临床实践综合六个部分。医学人文综合整合相关内容,吸纳学科新发展,增加《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修订部分内容;基础医学综合选取与口腔疾病关系密切的基础医学学科内容;临床医学综合调整疾病种类,加强基础与临床的融合;预防医学综合归纳相关理论和技能;预防医学综合归纳相关理论和方法;口腔医学综合强调口腔临床综合应用和口腔疾病的预防;口腔医学临床实践综合,在基本诊疗技术中增加了牙槽脓肿切开引流术、口内缝合术。
当下,汉中职业技术学院以执业助理医师为导向,对人才培养方案做出调整,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培养学生对颌面部多发病和常见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基本知识的了解,口腔医学专业在课程方面主要有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三个模块。在人才培养方案方面,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将口腔组织病理学及口腔解剖生理学放在了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周课时分别为3个和5个;口腔内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颌面外科学三门专业核心课程在第二学年学习,周课时分别4个、5个、3个;学生在第三学年将前往医院实习,这样的课程安排能有效衔接实习。
例如,汉中职业技术学院针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口腔医学专业中的口腔修复学课程进行了一场以通过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为重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目的的模块化课程革新。此教学革新把学生的进步放在首位,有效增强学生的独立学习技能。
(一)研究大纲,完善课程设计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将口腔修复学的教学内容,按照“岗位-课程-赛事-证书”的一体化教学理念划分整合成五大板块,每个板块均包括该课程所需掌握的所有初级观点、必备理论及基础操作技巧。这五个板块分别是口腔检查与修复前准备、牙体缺损固定修复、牙列缺损的义齿修复、全口义齿修复知识、多种假牙佩戴所引发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在实操课程中,针对完成特定职务所需掌握的关键知识、技艺及能力,汉中职业技术学院融合并重新整合这些元素,形成相似性较高的课程单元作为模块化训练内容。例如,涉及铸造金属全冠、烤瓷全冠及全瓷冠这三类全冠牙齿修复的共同性技术要点,如“平滑无凹陷、轴壁呈适宜的收敛角”等,教师可以按照统一的模块,对学生进行操作实践指导,帮助学生把握三者的共通规律与各自的细微差异,并且在技能操作上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针对职位所需完成的工作职责,建立了五个技能培训板块,分别是口腔临床检查与各类义齿设计,牙体缺损的固定修复治疗,固定义齿的牙体预备技术,活动义齿的设计与牙体预备技术,全牙列假牙、植体固定式假牙和可摘式假牙的模型制作工艺。
依此方式,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利用十个单元(各含五个模块),整合零散的知识点,完整连接了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的所有内容,有助于实现岗位培训、课程学习与资格认证的一体化,极大便捷了教师进行项目化与案例式教学的安排。
(二)研究真题,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在每个学年的课程开启之前,教师会细致地梳理并复审口腔修复学的历届真题,将这些题目依照事先划分的十大领域进行分类,并建立一个真题数据库,从中提炼出关键考点。随后,这些考点将被融合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对历年考题有更深刻的了解和适应,从而巩固他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近年来,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对考生的实操技巧及全面的理论认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题紧扣医疗实践,注重考查考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并适度提升了难度。其中,口腔修复学的病例分析题尤其强调了考生在临床场景中的综合分析与推理能力。考生需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临床操作技术,并且经过周密的复习,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将所学知识用于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才有可能顺利通过此项考核。现阶段,国家资格考核的综合理论测试包括五个类别的题目,每个类别考查的重点有所区别,因此教师需深入分析每种题目类型所关联的专业知识点,并透彻理解历年的实际考题。
A1类的选择题较为简洁明了,考查内容主要聚焦该学科中关键的数据、基本理论以及治疗方针等核心内容。因此,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如利用高清的口腔结构图片、生动的疾病发展动画以及真实的治疗操作视频等,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复杂的知识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例如,在阐述口腔正畸学的疗法理念时,教师借助动画效果展示牙齿位移的生物力学机制,帮助学生掌握矫治器的功能原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针对性强的互动问答、布置作业及定期考核等教学手段,有效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展,识别他们在理解知识内容方面的不足之处,并据此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A2类的选择题主要通过小型案例的方式进行考查,任务是在多个备选中甄选出最合适的答案。该考题通常聚焦义齿治疗计划的构思、修复过程中的重点环节或容易出错之处,以及处理各种义齿修复并发症的方案等方面。因此,教师应重视这些知识点的概括。例如,教师应对义齿修复过程中的核心步骤和常见错误进行详尽的解析,通过研讨不同类型的义齿修复实例,提炼出既普遍又具有典型性的主要教学内容,如确定固定义齿修复时基牙加工的准确规格和形状要点,活义齿修复的扣环构造中的精髓之处,等等。同时,教师应梳理容易犯错的操作细节,如在取模环节可能引发模型精确度下降的诸多因素,并借由对照分析、示范错误案例等教学方法加以强调,使学生明确把握要领,规避进入普遍的错误观念。
在牙齿修复并发症处理教育课程中,教师应汇集广泛的并发症案例,对解决方案进行分类整理,从中提取出面对不同并发症类型适用的基本规律和关键操作技能。例如,针对假牙托裂开的各种因素,教师应梳理补救或预防方法的知识点,这将使学生能迅速把握并记住这些情景下的高效处理方法,使学生在碰到A2类的选择题时,能准确应用所学知识,从众多选项中筛选出最合适的答案,从而提高学生在义齿修补行业知识方面的实践技能。
三、总结
综上所述,以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为导向是高职口腔医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向医生角色转换的重要一步。因此,在进行口腔医学专业教学时,教师应积极引入执业助理医师大纲,将教材的相关理论知识与考试大纲重点、难点相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升教学实践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对医师考试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当然,就目前而言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师资力量薄弱、评价系统单一性等。在未来,学院组织教师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培训、研讨会,了解国家考试政策动态,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同时,构建多元化考核体系,增加实践技能考核比重,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推动口腔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凌枫.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4(10).
[2]杨亚龙.以执业医师考试为导向的口腔医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大众科技,2022(4).
[3]王腊梅,徐江,周政,等.以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为导向的口腔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9(1).
[4]陆晓庆,李谨,贡艳宏,等.以执业医师考试为导向的口腔医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以南京医科大学为例[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8(6).
[5]洪晓梅,李跃平,纪晴,等.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J].医学与社会,2022(1).
[6]郭艳玲,王琳.基于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21(4).
[7]杨焰,胡靖宇,马净植,等.人工智能时代口腔医学研究生培养的教育模式探析[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24(11).
[8]朱陈元,孙健.国内外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比较与对本科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