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岗赛证”融通育人模式下高职安全防范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

作者: 纳彦梅

“课岗赛证”融通育人模式下高职安全防范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保障公共安全与个人隐私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高职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肩负着为社会输送优秀安防人才的重任。而“课岗赛证”融通育人模式为高职安全防范技术专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文章基于“课岗赛证”融通育人模式,深入分析高职安全防范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面临的问题、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思路及具体做法,以期为我国安全防范事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课岗赛证”融通育人模式;高职;安全防范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适应市场需求、具备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使命。“课岗赛证”融通育人模式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它通过将课程学习、岗位需求、技能竞赛和职业资格证书有机融合,旨在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体系,为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提供新思路。鉴于此,本文研究了在“课岗赛证”融通育人模式下如何重构高职安全防范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以下简称课程体系)。

一、高职安全防范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面临的问题

首先,课程体系与学生就业岗位契合度低。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占比较大,而实践课程比重相对较小。尽管在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中加大实训课时的比例,但这部分的实训内容依然比较理论,学生在实训中不能真正了解岗位需求,也不能真正掌握岗位所需的技能。

其次,课程体系与技能大赛融合不足。近年来,各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各类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也积极参与相应的专业赛项。其中的安防大赛作为安全防范技术专业的风向标,备受瞩目。但很多高职院校缺少实验实训场地,专业课程内容注重理论知识教学,缺少配套的实验设备,实践教学仅仅是少量的仿真技术内容,导致与技能竞赛的考核要求相差甚远。

最后,课程体系与证书标准融通较差。高职院校安全防范技术专业学生可以参加考证的主要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和“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很多学生对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的含金量持怀疑态度,考证积极性不高。“1+X”证书制度的建立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构建指明了新方向,很多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了对接X证书的课程,如智能视频设备安装与调试、服务器配置与管理等。但按照课程体系中的教学进度计划,课时有限,学生学习时间较短,对课程内容理解不深,技能掌握不熟练,未能体现技能证书所要求的专业胜任能力的培养。

二、“课岗赛证”融通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首先,高职院校要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根据安防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用人标准,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将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实现课证融通;要以职业技能竞赛为抓手,将竞赛项目融入课程教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其次,高职院校要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聘请行业专家参与课程开发和教学指导,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大力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打造沉浸式、交互式的智慧学习环境。

最后,高职院校要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与反馈机制,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职业技能竞赛成绩纳入学业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图1所示。总之,“课岗赛证”融通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实践为重点、以创新为动力,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职安全防范技术专业,从而为行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构建“课岗赛证”融通的高职安全防范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一)以岗定课,形成课程体系框架雏形

高职院校要深入分析安防行业职业岗位需求,以岗位职责和任务为依据,明确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能力要求,进而构建课程体系框架。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组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广泛邀请行业企业专家、一线技术人员、教科研人员等,通过职业能力分析、岗位调研、人才需求预测等方式,全面了解安防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以明确安全防范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和岗位群。

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应遵循“职业性、开放性、发展性”原则,科学设置专业课程体系:一是紧密对接岗位实际工作内容,开发真实项目案例,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二是关注安防领域新技术、新应用、新场景,及时更新、完善课程体系,强调课程设置的前瞻性和创新性;三是统筹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实践课、素质拓展课(含“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训)等不同类型,合理确定课程模块及学分权重,注重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宁夏警官职业学院在构建“课岗赛证”融通课程体系时,首先调研了安全防范管理员,网络安全管理员,安防系统售前、售中、售后技术支持和施工技术员,助理类人员,营销类人员这些主要就业岗位,回访安全防范技术专业毕业生情况,并统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参考学生就业岗位设置了安全防范技术、物联网技术、智能视频设备安装与调试、服务器配置与管理、智能视频分析、人工智能安防、综合布线、无人机安防技术应用等专业核心课程,并纳入计算机导论、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Python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专业基础课程,形成“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框架雏形。同时,宁夏警官职业学院结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求,开设了WPS办公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华为HCIA认证等职业技能课程,构建起了系统化、层次化的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二)以证融课,分解、替换专业课程

高职院校构建基于“课岗赛证”融通理念的安全防范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要深度融合职业资格证书,以证促学、以证强能,实现课证互通、能力递进。首先,高职院校要将证书考核点转化为课程教学目标,提炼关键知识和核心技能,充实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确保学生全面掌握证书所需的专业能力。其次,高职院校要将证书实操项目嵌入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仿真实训项目,强化学生动手能力训练,为顺利通过证书考核打下坚实基础。

高职院校还要合理设置学分,将获证情况与学业成绩挂钩,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宁夏警官职业学院引入了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综合安防系统建设与运维、HCA-Security综合安防工程师、华为HCIA认证、WPS办公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在安全防范技术、智能视频设备安装与调试、服务器配置与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中,融入证书相关内容和要求。在安全防范技术课程中,宁夏警官职业学院根据综合安防系统建设与运维证书要求,设置教学项目内容,引导学生掌握安防系统安装与调试的流程、标准和要点。在智能视频设备安装与调试课程中,宁夏警官职业学院紧扣HCA-Security综合安防工程师证书开发教学内容,重点培养学生在设备安装调试、系统集成、运维管理等环节的实践技能。

(三)选择适配证书,实施课证融通

首先,高职院校要充分考虑证书的权威性、先进性和实用性,选择由行业主管部门或知名企业发布,反映行业发展前沿,契合岗位实际需求的证书。其次,高职院校要兼顾学校的师资水平、实训条件和学生特点,选择具有较强的可获得性,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证书。最后,高职院校还需深入研究证书内容和要求,科学设计课证融通方案,通过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实践训练、完善考核评价等措施,实现“教、学、做、证”的有机统一。

宁夏警官职业学院以WPS等级证书为主线,以综合安防系统建设与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计算机技术与软件资格考试(信息处理)为两翼,形成“1+2”的证书组合,契合学生职业能力提升需求的同时,兼顾学校教学资源和办学特色。在此基础上,宁夏警官职业学院系统梳理了三类证书的考核内容和技能要点,将其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之中:在专业基础课中融入WPS等级证书的操作技能训练,提升学生信息化办公能力;在视频监控系统设计与实施、门禁系统设计与实施、智能化系统集成与维护等专业核心课中,对接综合安防系统建设与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加强学生在安防工程设计、设备安装调试、系统运维管理等方面的实操能力;在Python程序设计基础、Web前端开发技术等专业拓展课中,引入了计算机技术与软件资格考试(信息处理)的相关内容,为学生信息化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宁夏警官职业学院充分利用一体化智慧安防实训基地等教学资源,开展了针对性的实训项目和技能竞赛,为学生取得相应证书创造良好条件。

四、结语

综上所述,“课岗赛证”融通育人模式是新时代高职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对提升安全防范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构建基于“课岗赛证”融通育人模式下的专业课程体系,要深入分析行业企业需求、职业岗位标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实践为重点,统筹考虑“教、学、做、证”各个环节,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参考文献:

[1]杨洁.宁夏高职院校“1+X证书制度”实施困境与对策[J].现代职业教育,2024(28).

[2]徐凯.“1+X证书制度”的实践挑战及策略应对[J].辽宁高职学报,2024(9).

[3]杨颖.产教融合视域下警校现场工程师培养路径研究:以安全防范技术专业为例[J].现代教育论坛,2024(7).

[4]罗婷婷,叶瑞辉,余磊.虚实结合、四位一体的安全防范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化建设[J].科技与创新,2022(18).

[5]孙敏,张世红.“1+X证书制度”下高校安全防范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刍论[J].成才之路,2021(31).

[6]张欢.安全防范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J].中国新通信,2020(17).

基金项目:宁夏高校科学研究项目“‘三教’改革视域下高职院校‘1+X’课岗赛证融通综合育人模式研究——以安全防范技术专业为例”,项目编号:NYG2022242。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