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重塑股市预期
作者: 黄慧玲 郭楠 张欣培一场由美国加征关税引发的金融海啸,在2025年4月初席卷全球资本市场。而令人担忧的是,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似乎才刚刚拉开序幕。
“我认为关税战还会继续升级。”4月11日,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接受《财经》采访时直言,特朗普想推翻并重建以美国主导的新秩序,对全球经济、全球产业链的伤害和打击前所未有。关税只是其中一个工具而已,可能还会有其他方面的举措以及围绕产业链的格局变化,比如控制巴拿马运河。
回顾过去几天的全球股市,可以用“剧烈震荡”来形容。尤其是美国股市,在此期间经历了一场“大跌-反弹-继续下跌”的大震荡行情。
反观中国资本市场,面对这场极限施压,则显现出一定韧性。在4月7日遭遇“黑色星期一”之后,4月8日-11日,A股持续反弹,期间上证指数累计上涨4.57%。
挺住极限“压力测试”的背后,既有中国经济内生韧性的托举,也有来自“国家队”领衔、跨部委协同、全市场共振的稳市行动带来的信心。中央汇金两日内千亿级资金增持,险资和社保等长线资金万亿级潜在增量资金入市,超过400家上市公司响应增持回购,政策托底与市场化机制协同发力等等,以史无前例的响应速度向市场注入信心。
“这种变化说明,政府对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决心十分坚定,多部门同步行动形成了强大合力,也展示了更加高效的协调机制和极强的行动力。”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告诉《财经》,此次稳市措施不仅有效缓解市场恐慌情绪,提升市场信心,还通过直接注入流动性支持,优化投资组合,为市场提供坚实支撑,促进市场的企稳回升。
“中国股市的稳定并不单纯是‘类平准基金’发挥的作用,资本市场的稳定是各方面积极布局实现的。”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认为,宏观上稳定的经济增长目标、明晰的政策操作以及市场规则的确定为微观主体的行为提供了稳定的预期,资本市场自身的生态建设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包括注册制改革、信息披露、强化市场监管,加大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的查处力度,优化分红、回购制度等。
“正是有了上述完备的稳定机制,面对内外部冲击,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实时响应,平准基金等稳定机制逐步健全,中国体制机制韧性不断增强,市场的风险才得以化解。”魏凤春说。
当下的局面是:这边厢,中国经济的韧性、内需政策的加码与各方稳市力量的主动作为正在重塑全球资本对中国资产的价值认知;那边厢,特朗普试图通过加征关税解决美国积弊,却导致其股债双杀、通胀回升。而政策的反复横跳则正在瓦解美国信用。
“美国既不了解中国和全球各国的情况,也不了解自己的症结所在,基于错误的前提假设和荒谬的逻辑得出了自以为是的政策。”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教授李楠认为,按照贸易逆差水平来加征关税这一策略会极大地推高美国陷入衰退的风险,如果按照特朗普提出的关税水平执行下去,必然会致使美国物价上涨,企业面临经营困境,经济增长遭受阻碍,陷入滞胀局面,刺破股票市场的泡沫,并使得美国国债被抛售,对美元信心的下跌。
在美国关税出现朝令夕改之后,有着“债王”之称的投资人比尔·格罗斯提出:“你愿意持有价格取决于美国总统有没有睡个好觉、一早醒来有没有推翻昨天政策的高波动美国股票吗?”
美国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则向投资者发出警告:不要被短期市场波动分散注意力,重要的不是关税,而是旧秩序的崩溃。“我们正经历一次‘一生仅见’的全球货币、政治和地缘政治秩序的系统性崩溃。这些崩溃以萧条、内战和世界大战的形式出现,然后导致新秩序的建立,这些事情反复发生过。”
“全球投资者正在降低风险,转向非美元资产。我们预计在人民币稳定后,中国股市将有可观的资金流入。”思睿集团创始人马晖洪发现,越来越多的外资正在转向中国和欧洲市场。
“我们有举国体制的优势,资本市场的估值水平也比较合理,应对举措也比较充分,所以我对资本市场依然看好。”李迅雷认为,即便美国对中国出口限制,还有全球80%以上的市场,中国还要继续合作、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的步伐。“高层强调,要沉着冷静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毕竟今年一季度GDP(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增长在5%以上。虽然数据还没公布,但从经济形势判断还是不错的。”
李迅雷认为,稳住楼市、股市是短期内必须采取的举措。除了眼前的短期冲击,长期仍需着眼于增加居民收入促进消费、在新的产业进行突破,弥补传统行业的下行压力。
“出口增长的下降将影响GDP的增长,但我们预测中国会有更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来弥补这一损失。因此,我们坚持对中国今年GDP增长为4.5%的预期。”野村证券分析称。
风暴席卷全球市场
美国当地时间4月2日下午,特朗普宣布向贸易国征收对等关税,力度远超此前预期。
美股随即做出强烈反应。当日,美股三大指数均创下近五年来最大单日跌幅纪录。
4月3日,全球金融市场普跌。欧洲市场方面,德国DAX、法国CAC40跌幅均超过3%,英国富时100下跌1.55%;亚太市场的日经225指数下跌2.77%,韩国综合指数下跌0.76%。越南股市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MSCI越南跌幅超7%。
相对其他国家,A股展现出明显的韧性。4月3日,上证指数微跌0.24%。
面对特朗普提出的高关税,中国推出了反制措施。4月4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布,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
当日,美国三大股指跌幅再度超过5%,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正式跌入技术上的熊市。德国DAX30指数下跌4.95%,法国CAC40指数跌4.26%,英国富时100下跌4.95%。亚太市场重要指数亦普跌。
根据道琼斯市场数据,仅4月3日-4日,美股市值蒸发约6.6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8.06万亿元),为史上最大的两日市值蒸发。
但对于全球金融市场来说,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时刻。4月7日,全球金融市场集体上演了“黑色星期一”。
当日,美股期货全线崩盘,国际油价暴跌,黄金跳水,亚洲和欧洲股市也随之大跌。日经225指数下跌近8%,创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单日跌幅。韩国综合股指的期货指数KOSPI200触发熔断机制。欧洲市场主要股指开盘全线下跌。盘中,德国DAX指数跌幅一度达到10%,欧洲斯托克50指数跌超7%,英国富时100指数跌近5%。A股市场也集体下挫。创业板指跌12.5%,创史上最大单日跌幅,沪指失守3100点,全市场超5200只个股下跌。
一时间,全球资本市场弥漫着悲观情绪。不过,在中信证券政策研究首席分析师于翔看来,A股并没有那么悲观。“海外市场的下跌源于中国反制措施的出台,使得其他国家与美国达成协议的概率降低,从而引发了全球市场的恐慌性下跌。而A股的大跌更多是受到海外悲观情绪的带动,实际上并没有那么悲观。”
实际上,各国股市的表现就是对关税政策带来的悲观预期的反映。美国关税政策对全球宏观经济产生严重影响。“如果对等关税长期生效,则美国衰退概率过半。全球增长、通胀、风险资产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均明显上升。”华泰证券表示。
而美国的加征关税的动作并未结束。4月8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对等关税的税率由34%提高至84%。
A股用实际行动给出回应。同日,上证指数逆势上涨1.58%。随后,中国政府给予反馈。4月9日,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提高由34%提高至84%。当日,上证指数再度上涨1.31%。
面对中国的强势反制举措,2025年4月9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对外表示,将中国公司从美国股市退市是一个开放的选项。4月2日-10日,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下跌了16.85%。
各方关税博弈不断升级。其他国家也开始推出反制措施。当地时间4月9日下午,欧盟成员国投票批准了对美国进口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的计划。加拿大此前也宣布将对美国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
在全球贸易冲突进一步升级之下,僵局并未持续许久。对等关税生效不到一天,美东时间2025年4月9日,特朗普宣布对寻求谈判的超75个国家和地区,给予90天的暂时性关税豁免。随后,全球金融市场迎来大反转。
亚太股市全线反攻。日韩股市分别大涨超6%以及8%。美股盘中,三大指数突然全线暴涨。截至收盘,道指涨幅达7.87%,为2020年3月25日以来的最大涨幅;标普500指数大涨9.52%,为2008年10月29日以来的最大涨幅;纳指大涨12.16%,为史上第二大单日涨幅。
与此同时,欧洲主要股指开盘全线大涨,意大利富时MIB指数、德国DAX指数、西班牙IBEX指数等涨幅均超8%。
但在关税豁免名单中,中国被排除在外。不仅如此,特朗普还将此前104%的关税提高至125%。强压之下,A股用强势上涨给予了积极回应。4月10日,A股表现亮眼。截至收盘,上证指数上涨1.16%,深证成指上涨2.25%,创业板指、科创50等重要指数均实现上涨。
在中国的持续反制措施之下,美国市场狂欢仅维持一天。北京时间4月10日晚,美股开盘后三大股指全线下跌。标普500指数盘中跌幅一度超过6%。截至收盘,纳斯达克指数下跌4.31%,标普500下跌3.46%。
随着特朗普对部分国家给予关税豁免,其他国家对美国的反制措施也开始暂缓。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欧盟将原定于4月15日针对美国关税的反制措施暂停90天。
美国当地时间4月10日,白宫官员表示,美国对进口自中国商品实际加征的总关税税率应为145%。在3月初实施的20%的关税基础上加征125%,因此累计关税达145%。
面对外部如此恶劣环境,A股继续保持了强大的韧性。4月11日,A股重要指数悉数上涨。
实际上,美国的加税之举对于中国来说并不陌生。2018年,美国就通过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进行施压。彼时A股受到严重影响。本次的加税之举比2018年的规模与力度都更大,但中国政府显然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
稳市组合拳注入信心
为了应对关税风暴带来的市场震荡,一场由“国家队”领衔,各部委联合的稳市行动迅速展开。从中央到地方、从国企到民企、从金融到能源基建……短短两天之内,这场多部委协同、央地国企联动、跨产业共振的稳市举措,已经通过真金白银的增持行动向市场注入信心,响应速度、配套力度、立体化程度堪称史无前例。
《财经》根据公开数据估算,中央汇金在4月7日、8日两日增持金额或达1000亿元以上。叠加中国诚通、中国国新等国有资本运营平台1800亿元专项增持,近一周(4月4日-11日)451家上市公司发布增持回购相关公告,社保基金、保险机构超万亿潜在长线资金增量以及更多中长期资金持续进场,市场预期正在重塑。
根据公募基金2024年报,中央汇金共持有23只ETF,涵盖沪深300、创业板、上证50、中证500、科创板50、中证1000等宽基ETF。从近期成交额的变化来看,4月7日、8日,上述ETF成交额显著放大,国家队买入资金或已超千亿元。不过,4月9日、10日,相关ETF成交额整体回落至常态。
梳理中央汇金过往增持动作可发现,中央汇金的增持通常对应大盘的阶段性底部。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中央汇金增持时与以往不太一样的表态引发了市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