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评价反拨课堂教学探究
作者: 周奇华摘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这一终结性评价是反拨课堂教学改进的重要杠杆,对考试试卷进行深入剖析,可以为教学提供精准导向。从考查内容与形式来看,2024年浙江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试卷主要有以下特点:立足于基础知识与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题型设置灵活多样且紧扣时代热点,彰显文化自信,增强中国文化传播能力。这对英语课堂教学有如下启示:要始终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教学中积极融入文化元素,提升学生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紧密结合时事热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学业水平考试;英语试卷;课堂教学;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5)08-0092-03
为充分发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正确导向作用,体现其对一线英语教育教学的反拨功能,文章从教学实践与学生发展角度出发,深入研究2024年浙江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试卷。依据课程标准科学命题,发挥引导教学方向、检测教学成果、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为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益参考与策略支撑,助力教师优化教学方法与策略,推动学生英语素养的全面提升与长远发展。
一、 2024年浙江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试卷的整体情况
2024年浙江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试卷分为4个部分,共61道题(听力部分暂缺)。试卷整体结构严谨,布局合理。知识运用部分涵盖了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的考查,着重检验学生对语言基本规则的掌握与运用。阅读理解板块题材广泛,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内容涉及科技、文化、教育、环保等多个领域,既考查学生对细节信息的捕捉能力,又要求其具备对文章主旨大意的归纳总结以及推理判断能力。书面表达部分则注重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话题或情境,运用所学词汇、句型进行有条理的写作表达。
该试题充分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评价理念,不仅关注学生的语言知识积累,如词汇量的大小、语法结构的准确性,还关注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语言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的能力,如在阅读理解中能否理解不同语境下词汇的含义转换,在书面表达中能否根据交际对象与目的选择恰当的语言风格。同时,还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通过阅读中的逻辑推理题、写作中的观点阐述与论证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 2024年浙江省初中学业考试英语试卷的整体特点
(一)素材丰富多样,体现价值导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要利用地道、真实的语言素材,根据语言实际命题,2024年浙江省英语试卷充分践行此理念。整体上看,11份试卷的素材选材丰富多样,充满时代气息,对接社会热点、文化传承、科技创新、人物励志等诸多方面。素材语篇类型多样,语言真实地道,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世界舞台的传播,如剪纸艺术在国外校园的受欢迎程度;讲述了科技新成果对生活的改善,像智能家庭设备给老年人生活带来的便利;展现了平凡人物在困境中坚守与突破的励志故事等。同时,这些素材充分体现一“核”(核心素养)、三“化”(情境化、生活化、任务化)、五“观”(育人观、语言观、思维观、文化观、学习观),确保正向价值导向:其中,一“核”贯穿于学生对素材的理解、分析与表达过程,促使其语言能力与思维品质协同发展,同时提升文化意识与学习能力,实现全面育人目标。
(二)遵循《课标》要求,考查主干知识,凸显多元思维能力表现
英语学业水平考试要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和要求确定考试范围与标准,避免盲目拔高或降低要求。此次考试在考试范围和考试形式等方面遵循《课标》五级课程目标要求,重点考查学生在初中阶段应掌握的词汇、语法、句型等主干知识,如对常见动词时态、名词单复数、形容词比较级等的考查。从考查学生多元思维能力角度看,11份试卷基本上既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知识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的逻辑思维能力。在阅读理解中通过细节推断作者意图,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书面表达中鼓励学生对常规话题提出新颖观点,考查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阅读语篇中对一些观点进行评价与探讨,从而全面凸显学生多元思维能力表现,促进学生思维深度与广度的拓展。
(三)依托语篇情境,关注意义探究,考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命题意见指出要增强情境创设的真实性、典型性和适切性,4个地市采用“人机对话”测试听说能力,题型多样,包含朗读短文、情景问答、话题简述等。学生需要在特定情境中准确发音、理解问题并做出恰当回应,全面考查听说综合素养。8份含听力试题的试卷的听力测试也都是通过短对话、长对话、独白等形式,创设日常生活交流、校园活动安排、科普知识讲解等情境,考查学生在不同情境下捕捉关键信息、理解话语含义的能力。统观11份试卷,考查各层次阅读理解能力的题目均衡分布,在每个语篇考查中皆有关注细节理解的题目,如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有对文章主旨大意概括的题目;还有对语篇逻辑结构分析以及作者态度观点推断的题目等,从多维度考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在语篇情境中深入探究意义,提升语言理解与运用水平。
三、 2024年浙江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试卷反拨课堂教学的思考与教学建议
(一)要始终关注教学素材选择与处理,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教师若是巧妇,素材即为好米。语言地道、内容优秀、价值导向正确的教学素材是打造优质英语课堂的关键基石,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内在动力,助力学生语言素养与思想境界的双重提升。从11份试卷的选材来看,虽然大方向都积极向上、导向正确,但各地市在语言与文化融合深度、素材新颖度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差异与提升空间。为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主动养成教材二次处理的好习惯,学会从what、why、how三个维度深度剖析教材文本。要明确文本内容(what),梳理知识点与语言结构,如词汇、短语、句型等;探究文本价值(why),挖掘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比如,湖州卷阅读理解A篇介绍古代女性英雄,教师可引导学生领悟女性的勇敢坚韧以及传统文化中的巾帼力量;金华卷语法填空内容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有关,可让学生体会科学家的奉献精神与伟大成就对世界的深远影响;最后,思考教学方法(how),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呈现素材,如借助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使学生在情境中深入理解与运用语言。
(二)要持续学习和理解《课标》要求,切实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因此,教师需要持续反复地学习和理解《课标》理念,精准把握其对教学各个环节的导向作用。深入研究《课标》中关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的要求,对照落实三级、四级、五级课程目标要求,逐步推进语言学习和思维能力培养。在日常教学中,以词汇教学为例,不能仅停留在单词的拼写与释义记忆,而要依据《课标》引导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和运用词汇,如通过阅读文章、编写句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如绍兴卷任务型阅读第75题的问题“How do you learn English?”非常清晰地考查学生对英语学习方法的总结与表达能力,这启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习策略的渗透。教师可定期组织学习经验分享会,鼓励学生交流英语学习心得,如何提高听力水平、怎样进行有效的阅读训练等,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同时,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学习任务,教师要示范并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学习策略,如预习时运用略读策略了解文章大意,阅读中运用精读策略分析细节与语言结构等。
除此之外,阅读理解题中的衢州卷第37题、丽水卷第40题等都清晰地指向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可在阅读教学中采用问题链教学法,根据文章内容设计一系列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逻辑结构,如因果关系、对比关系等。在讨论环节,鼓励学生对文章观点质疑并阐述自己的理由,培养其批判性思维。
(三)要时刻关注语篇、情境及文化意识,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基于语篇的命题对教学有积极正向引导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学习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理解和运用语言知识,提升语言素养。教师要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深度思维挖掘的教学模式,将语篇教学贯穿于英语课堂始终。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保持创新意识、优化教学方法。以绍兴卷听力第2题为例,试卷贯彻了《课标》“听力部分应着重考查学生获取关键信息、理解主旨大意、推测词义以及对所听内容进行简单推断的能力”的要求。教师在听力教学中,可创设多种真实情境,如模拟机场、餐厅、商场等,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练习听力技巧。播放听力材料前,提出引导性问题,帮助学生明确听力重点;播放过程中,指导学生记录关键信息;播放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复述或角色扮演,加深对听力内容的理解与运用。
又如,11份试卷中有许多试题类似于宁波卷词汇运用第45题:Of the three cities, Ningbo, our hometown, is the liveliest(生机勃勃的)。这类题目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词汇的正确形式及运用能力。教师在词汇教学时,不能孤立地讲解单词,而应将词汇融入语篇和情境之中。比如,通过讲述一个城市的发展故事,引导学生在语境中理解“lively”“livelier”“liveliest”等相关词汇的用法差异。同时,教师要注重文化意识的渗透,在语篇教学中挖掘文化内涵,在介绍西方节日时,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语言的运用特点,组织文化交流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熟悉的文化元素,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此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进行语篇创作,给出特定情境和主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词汇、语法和句型创作语篇,从输入到输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表达,适应不同的语言运用场景和需求。
四、 结论
综上所述,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这一终结性评价是反拨课堂教学改进的重要杠杆,教师要根据考试呈现的特点与导向,积极优化教学策略。在素材、课标及语篇情境等多方面精准发力,持续提升教学质量,助力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实现知识积累、思维拓展与文化感悟的有机融合,为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推动英语教学迈向新高度。
参考文献:
[1]庞静.英语测试文本材料的文化类型体现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23.
[2]王建群.指向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中考英语阅读理解开放性试题探析——以2019年浙江省中考英语(温州卷)第40题为例[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20(4):62-65.
[3]许佳英,郑志恋.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英语完形填空试题考点效度历时分析(2005—2016)[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6(10):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