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念视域下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研究

作者: 黄润添

大概念视域下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研究 0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以“大概念”“大单元”为核心来整合、建构知识体系,实现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度发展。文章在大概念的视角下,探讨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提出“目标整合—任务分层—评价多维”的设计模型,并结合案例阐述如何通过作业设计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实践能力与核心素养的提升。研究结果表明,大概念驱动的单元作业设计能有效实现知识的结构化整合、学习过程的情境化引导以及教学评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大概念;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教学评一致性;核心素养

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颁布,数学教育已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强调使用“大概念”来指导教学内容,实现数学知识的结构性整合。在此背景下,单元作业的设计成为实现核心素养目标的关键环节。传统的作业设计存在形式单一、机械重复、忽视个体差异等问题,导致学生对作业的兴趣不高和负担过重。而基于“大概念”理念设计的单元作业,以整体思维重构作业的体系,通过任务驱动和不同维度的评价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本文在理论结合实践的基础上,探索了“大概念”理念下小学数学单元作业的设计方略。

一、大概念视域下单元作业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大概念的内涵与价值

大概念是学科教育的核心思想,它具有整合性、迁移性和持久性。在数学领域中,大概念是数与运算、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等领域的核心内容,如“数形结合”“转化思想”等。基于大概念的作业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把相联的知识整合到一起,实现从分散的知识点到结构化的认知的飞跃,使学生更好地把握知识的本质。

(二)教学评一致性的设计理念

新课标提倡“教学评一致性”,即教学目标、学习活动与评价标准需高度统一。单元作业作为教学评一致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具有以下特点。

1. 整体性:新课标倡导以单元目标为导向,有机整合课时作业和单元作业,避免了知识点单一的呈现。

2. 层次性:作业设计应体现不同的层次,包括基础巩固、应用提升、拓展创新等多层次任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差异化需求。

3. 实践性: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动手操作、实地调查、项目化学习等形式,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积极性。

二、大概念视域下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策略

(一)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目标设计

1. 提炼单元大概念:例如,在“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中,大概念可提炼为“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并围绕此概念设计作业目标,如理解分数意义、掌握简单运算、联系生活应用等。

2. 明确素养发展指向:结合课标的要求,作业目标需涵盖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直观想象等核心素养要素。

(二)任务驱动的分层作业设计

1. 分层性作业:①基础性作业:针对学困生,以教材例题为基础设计模仿性练习,如“用分数表示图形的涂色部分”“分数的大小比较”等。通过画图、折纸等活动实现数形结合,直观地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分数,趣味化的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动力。②能力提升层:主要面向中等生,设计变式题,如“画一画,一个□占一个图形的四分之一”。③拓展挑战层:是给培优生解决的开放性问题,如“下图中的涂色部分各占图形的几分之几?”

2. 探究性作业:设计主要以开放性的问题为主,融入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推理自主解决问题。如“测量家中物品的面积并用分数表达”,学生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

3. 项目化作业:强化实践的设计,将数学知识综合应用。如“设计一个长方形花坛,分区域种不同的植物”,整合数学、综合实践、艺术等多方面知识,体现跨学科的思维。

(三)多维度评价,关注过程发展

学生自评与互评:通过小组互批、互评、错题分析等形式来开展,促进生生间的反思与合作。过程性评价:记录学生在实践作业中的表现,如实践构思、操作记录、实践思路等。

三、实践案例分析

案例: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作业设计。

大概念:分数是部分与整体关系的数学表达。

作业设计:

基础层:(培养数形结合思想)

1. 用分数表示图形涂色部分。

2. 判断图形是否平均分并用分数表示。

下面的分数能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吗?能表示的画“√”,不能表示的画“×”。

探究层:调查生活中的分数实例(如比萨、钟表),撰写数学日记。

拓展层:设计分数游戏,如“分数转盘”,巩固分子与分母的关系。

评价方式:结合课堂展示、同伴互评与教师反馈,重点关注学生的抽象思维与应用能力。

四、实施效果与反思

实践表明,大概念驱动的单元作业设计能显著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1. 知识结构化:强作知识之间的联系,建立知识网络。如:将分数与除法、比例建立联系,学生应用时就更得心应手。

2. 能力综合化: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之间小组合作交流和问题解决能力都有所增强。

3. 评价科学化:多维评价体系更全面反映学生发展的情况,有助教师以后更精准地实施教学。

反思:需进一步探索作业量与质的关系,避免因任务单一化、复杂化从而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同时还要加强教师新课标理念学习和作业设计方面的培训,提升大概念理解与作业设计能力。

五、结论

大概念视域下的单元作业设计是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通过目标整合、任务分层与评价创新,能够实现知识、能力与素养的协同发展。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信息技术与作业设计的融合,如数字化工具支持下的动态评价,以推动小学数学教育的深度变革。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