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教育跨学科研究案例分析

作者: 周柏泉

摘 要:文章以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海鸥学校“我是美丽乡村设计师”综合实践活动为案例,探讨了生态文明教育跨学科研究的实践与成效。该案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紧密结合广州市番禺区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建设要求,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融合信息技术、劳动教育和美术等学科,通过主题设计、调查分析、行动实践等环节,引导学生参与解决乡村生态文明问题。研究表明,该跨学科实践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和环保行动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为生态文明教育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跨学科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美丽乡村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在此背景下,广州市番禺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推进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建设,将生态文明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纳入课程体系。本研究以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海鸥学校的“我是美丽乡村设计师”综合实践活动为案例,探讨生态文明教育跨学科研究的实践路径与成效。该案例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联合多个学科,通过系统的活动设计和实施,引导学生参与解决乡村生态文明问题。本研究旨在分析该案例的实施过程、成效及启示,为推进生态文明教育的跨学科研究提供实践参考。

一、案例背景与目标

海鸥学校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海鸥岛,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农村学校。学生通过走访发现,学校周边一些地方存在大件垃圾堆积、河涌污染等环境问题,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基于这一现实背景,学校决定开展“我是美丽乡村设计师”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课程,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和环保行动能力。

该案例的主要目标:端正青少年生态文明观念,提升生态文明素养;通过调查和实践,让学生参与解决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生态文明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系列实践成果。为实现这些目标,学校联合了信息技术、劳动教育和美术等学科,共同开展跨学科的生态文明教育实践。

二、案例实施过程

教师组织了八(6)班和五(6)班的学生共同开展探究和实践。案例实施过程主要分为六个环节:主题设计、制定方案、设计问卷、调查分析、行动实践和总结反思。在主题设计环节,师生共同确定了“我是美丽乡村设计师”的活动主题。随后,学生根据兴趣分组,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包括课题名称、人员分工和预期成果等。

在设计问卷环节,各小组围绕管理现状、生产发展、村容整洁和乡风文明四个子主题,设计调查问卷和采访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学生深入了解了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问题。调查结果显示,主要问题包括河涌垃圾、农田焚烧、卫生死角等。

在行动实践环节,学生开展了劳动实践课,清理学校附近的露营区垃圾。同时,各小组根据调查结果,分别开展了宣传标语设计、海报制作、墙绘和宣传视频制作等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

最后,在总结反思环节,通过自评、互评、师评和社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估了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和实践表现。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认识自身优缺点,明确未来努力方向。

三、案例实施成效

“我是美丽乡村设计师”综合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得到显著提升。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加深了对生态文明观念的理解,提高了环保行动能力。调查数据显示,活动后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的了解程度明显提高,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显著增强。其次,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调查研究、方案制定和实践操作。这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活动成果丰硕,包括实施方案、宣传海报、标语、视频、发明创造等,其中多份作品在番禺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最后,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亲身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学生不仅提高了环保意识,还培养了团队合作、沟通表达等社会技能。活动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使他们成为生态文明的积极践行者和传播者。

四、结论

“我是美丽乡村设计师”综合实践活动案例为生态文明教育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该案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紧密结合广州市番禺区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建设要求,成功地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过跨学科合作和系统化的活动设计,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和综合能力。研究表明,跨学科的生态文明教育实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推进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途径。

未来,生态文明教育应进一步加强跨学科整合,创新教育方法,扩大实践范围。建议教育部门加大对生态文明教育的支持力度,鼓励更多学校开展类似的跨学科实践活动。同时,应加强校际交流和经验分享,推广成功案例,推动生态文明教育的深入发展。只有通过持续的教育创新和实践,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的新时代公民,进而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明华,李静怡.生态文明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的路径研究[J].教育研究,2020(05).

[2]王立新,陈思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生态文明教育模式探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9(08).

[3]刘海燕,赵文静.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生态文明教育实践研究[J].环境教育,2021(03).

[4]孙伟明,黄晓琳.跨学科视角下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设计[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04).

[5]林雪梅,郑雅文.生态文明素养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环境教育研究,2021(02).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7]周兆海,李红梅.生态文明教育的国际比较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20(06).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