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半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作者: 周冯玺
文章聚焦雷州半岛,以遂溪醒狮为例,探索乡村振兴与非遗传承科学互动发展的路径,这对湛江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现代经济体系具有深远影响。
遂溪县隶属于广东省湛江市,地处雷州半岛,西濒北部湾,东濒湛江市港湾,地理位置优越。2003年12月,中国民间文艺协会将遂溪县评定为中国醒狮之乡。遂溪县民间醒狮表演活动历史悠久,始于唐宋,盛行于明清,经历了发源于民间、根植于民间、传承于现代、兴盛于民间的发展历程,是一项活跃于民间的独特传统艺术。200多年来,各种庆典都以醒狮助兴,祈求平安吉祥,醒狮表演已成为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一项活动。近年来,得益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遂溪县因势利导,强化组织,积极扶持,民间醒狮表演活动空前活跃。
遂溪醒狮概述
艺术特征。遂溪醒狮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其表演形式和技艺上。作为一种地道的广东省民间舞蹈,它融合了武术、舞蹈、音乐、杂技和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表演时,醒狮在锣鼓的伴奏下,先在地面或桩阵上,通过腾、移、闪、扑、旋、跃等高难度动作,表演狮的喜、怒、哀、乐、动、静、惊、疑八态,表现狮的威武。表演形式一般分为传统狮和高桩狮,传统狮在平地、桌凳上或梯子上表演,而高桩狮在高低错落的桩柱上表演,场面惊险刺激。遂溪醒狮的表演套路丰富多样,既有醒狮、眨眼、抹眼、搔首、舔毛、洗脸、饮水、戏水、过桥、上山、采青、吞青、下山、回桥、收桩等传统套路,又有出洞、起步、环步、探桩、上桩、过桩、越桩、回桩、飞桩、下桩、拜谢、回洞、收桩等高桩狮特有的套路。其中,在采青、吞青之后,另有断青、吐青,使演出内容更加丰富、更加惊险,可观赏性更强。
遂溪醒狮承载了遂溪人与大自然抗争的历史,体现了人们追求平安吉祥、驱邪辟鬼的美好愿望。醒狮表演中的威武雄壮、刚柔相济、灵活生动、新颖惊险等特点,不仅展现了南狮的艺术魅力,也体现了人们对力量与美的追求。此外,遂溪醒狮的表演还注重仪式感和文化内涵。表演前有庄严肃穆的“点睛开光”仪式,由德高望重的老者主持,通过礼拜、拂面、结球、缠饰、点睛等步骤,为醒狮注入生命的灵气。这种仪式体现了对醒狮艺术的尊重和传承,也增加了表演的神秘感和庄重感。
文化价值。遂溪醒狮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有助于增强文化凝聚力和认同感。每逢节庆、庆典活动,醒狮表演总能吸引观众驻足观赏,激发人们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自豪。人们通过醒狮表演感受到一种共同的文化记忆和民族情感,增强了社区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近年来,遂溪醒狮多次应邀出访俄罗斯、美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为世界各地展现了中华文化的艺术魅力,赢得了广泛赞誉与推崇。遂溪醒狮用自己独特的魅力征服了外国观众,说明遂溪醒狮是展示多元文化、推动文化传播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代表。未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和拓展,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愈发重要,遂溪醒狮的影响力和地位也将进一步提升。人们通过醒狮表演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增进彼此间的了解与友谊,促进不同文化间的和谐共处。
经济价值。通过调查发现,醒狮表演往往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吸引了大量观众,进而带动旅游业、餐饮业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繁荣。比如,醒狮形象和元素可以开发成多种文化产品,如玩具、服饰、纪念品等,既有观赏价值,又能满足人们的收藏和消费需求。同时,遂溪醒狮还可以结合旅游产业,打造醒狮文化主题公园、醒狮馆等旅游设施,让游客在领略醒狮技艺精湛、威武气势的同时,增强对遂溪醒狮的兴趣和好感,进而让游客在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拥有难忘的回忆。近年来,遂溪醒狮逐渐走出了一条民俗传承、艺术展示、道具产销、人才培养、乡村振兴的好路子。通过成立醒狮表演团体、创办醒狮表演用具加工厂等方式,实现醒狮文化的产业化发展,进一步推动当地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社会价值。作为一种集体活动,醒狮表演需要多人协作,包括狮头、狮尾、鼓手、锣手等多个角色。这样的合作不仅锻炼了组合成员之间的默契程度和配合能力,更重要的是增强了组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醒狮表演的过程中,人们共同追求美好、祈愿平安的心理,形成了共同的文化记忆和社区认同感,有助于促进社区和谐与社会稳定。遂溪醒狮在当代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它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经济发展、培养年轻一代的重要力量。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遂溪醒狮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让这一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在当代社会发扬光大。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遂溪醒狮的传承
200多年来,每逢节庆、庆典活动,人们都用醒狮助兴,祈求平安吉祥,醒狮表演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项活动。湛江市遂溪县被誉为“中国醒狮之乡”。截至目前,该县民间醒狮团共有360余个,其中高桩狮38个,地狮258个,队员10000余人,文车、许屋、龙湾的醒狮队水平最高。2006年,广东醒狮(包含遂溪醒狮)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类名录。但近年来关于遂溪醒狮的研究极少,以“雷州半岛醒狮”“湛江醒狮”或“遂溪醒狮”为主题词进行搜索,仅查询到文献记录14篇,其中2017年以后发表的有12篇。尽管少数学者对相关领域做了可贵探索,但仍存在以下问题:目前对于遂溪醒狮的研究较少,“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之前,鲜有学者关注。“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少数学者对其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但研究角度和深度都有很大局限性。相关研究聚焦产业化发展,很少关注非遗舞蹈的保护和开发研究。由此可见,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遂溪醒狮文化的保护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与学术意义双重价值。尤其是遂溪醒狮的核心舞蹈技艺,其是历经数百年发展和传承的艺术瑰宝。这些技艺包括狮子的各种动作、神态、节奏和韵律等,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这些技艺的传承对于保持遂溪醒狮的独特艺术风格和文化底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背井离乡,出门闯荡,尽管成立了少年醒狮队伍,但数量较少。且非遗本身采用“口口相传,以身相授”的方式,导致传承方式单一。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遂溪醒狮的传承既要在继承过程中保持传统技艺的特色,又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审美需求和技术手段进行创新。如在保持醒狮动作和神态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舞元素和舞台表现手法,使演出更具观赏性。
培养传承人才。针对青少年对传统文化兴趣减弱的问题,可通过开设醒狮舞蹈特色课程、举办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吸引更多青少年传承醒狮舞蹈技艺。同时,还可以设立奖励措施,如奖助学金和提供实习机会等,鼓励青少年深入学习和掌握这些技能。
专家指导与传承。邀请老一辈的醒狮艺术家和舞蹈专家担任指导,通过口传身授、现场示范等方式,将技艺传授给年轻一代。专家们表演经验丰富、艺术造诣深厚,能在传承工作中给予强有力支持和指导。
建立档案库和数据库。对传统醒狮舞蹈技艺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归档,建立档案库和数据库,以便更好地保存与传承这些技艺。这些档案和数据库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考资料和学习资源,为传承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举办国际醒狮舞蹈比赛等方式,推动遂溪醒狮的核心舞蹈技艺走向世界舞台。这不仅可以提高遂溪醒狮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还可以为传承工作带来更多的机遇和资源。
狮具的传承。在遂溪醒狮的传承中,狮具的传承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是一种标志性的存在。狮具作为醒狮表演的重要道具,承载着醒狮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历史记忆。狮具的制作技艺是醒狮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狮具制作采用竹子、纸、布等材料,经过精心设计和手工制作而成。这些狮具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体现了匠人们的精湛技艺和深厚文化底蕴。为了传承这一技艺,我们需要加强对狮具制作技艺的学习和传承,培养更多的狮具制作人才。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古老的狮具可能会出现损坏或遗失的情况。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物,我们需要加强对狮具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可以通过建立狮具档案、定期进行保养和修复等方式,确保狮具的完整性和历史价值得以保留。
狮具的创新与发展。在传承狮具的同时,我们需要注重狮具在醒狮表演中的应用技巧和方法的研究、推广,还需要注重狮具的创新与发展,可以结合现代科技和设计理念,对狮具进行改良和创新,使其更加符合现代审美和表演需求。例如,可以采用新型材料制作狮具,提高其耐用性和安全性;也可以设计更加多样化的狮具样式,以满足不同表演场合的需求。通过实地调查,我们发现,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遂溪醒狮的狮具传承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通过加强对狮具制作技艺的学习和传承、保护和修复古老的狮具、创新和发展狮具的样式和应用方式等措施,我们可以推动醒狮文化的全面传承和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遂溪醒狮的创新发展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遂溪醒狮的创新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它既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乡村振兴的有力推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遂溪醒狮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遇。首先,强调文化自信。遂溪醒狮正是遂溪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通过创新发展,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其次,强化人才培养。加强醒狮传承人才的培养,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传承活动等方式,提高传承人的技艺水平和文化素养。同时,开发各类醒狮潮牌,鼓励年轻人参与醒狮学习和表演,为醒狮文化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遂溪醒狮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遂溪醒狮如何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成为值得探讨的话题。
遂溪醒狮的创新发展。首先,体现在表演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上。传统的醒狮表演,主要是模拟狮子的各种动作,包括相互之间的互动。仅仅依靠传统的表演形式和套路,很难满足现代观众的需求。在当下,我们可以借鉴武术、杂技等艺术元素,将梅花桩、走钢丝等高难技法融入舞狮招式中,将力学与美学完美结合;还可以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如吊上威亚真正飞天,将传统舞编流程与时代相关联更新表演剧本,将基本舞蹈律动与现代舞相结合等。这种创新不仅提高了醒狮表演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也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关注和参与。
其次,体现在醒狮文化的传播方式和商业运作上。比如,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将醒狮文化推向更广阔的舞台。通过线上直播、短视频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遂溪醒狮的魅力。在商业运作方面,遂溪醒狮从最初的民间表演形式向更高的要求、更规范的商业运作和旅游文化产业方向发展。通过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相结合,开发醒狮主题的文化产品和旅游项目,进一步拓展醒狮文化的产业链和价值链。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遂溪醒狮的创新发展不仅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未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实施,遂溪醒狮有望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实现更大的创新和突破,成为乡村振兴和对外交流的重要品牌和力量。
基金项目:2021年湛江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雷州半岛乡村振兴与非遗保护互动路径研究——以遂溪醒狮为例”(ZJ21YB13);2022年度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雷州半岛非遗舞蹈的发展路径研究”(2022WTSCX155);湛江科技学院2022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212622003);2023年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攀登计划”专项资金)资助立项项目(pdjh2023b0793)。
(作者单位:湛江科技学院 音乐舞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