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做合一”理念的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孙佳峰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步伐加快,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开展实验教学,不仅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水平,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基于此,文章将详细阐述“教学做合一”理念下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策略以及应遵循的原则等内容。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小学数学;实验教学;具体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5)09-0095-03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提出“教学做合一”理念,强调以“做”为中心,有机结合教学与实践,拓宽学生学习空间,为学生创造充足的实践机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重要环节,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为提升数学实验教学质量,教师要重点研究与实践“教学做合一”理念,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精神。

一、 在小学数学实验教学中应用“教学做合一”理念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做”这一核心理念的指导下,学生可以通过实践验证所学知识,而在学生自主学习中,教师发挥引导作用,为学生营造开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通过在实践活动中验证所学知识,学生会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贯穿“做”,教师正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实际表现,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在参与真实实践中,学生会逐渐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

(二)有利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以至于学生丧失学习热情。“教学做合一”理念在小学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改善这一现状,以学生为课堂中心,使学生在完成各项实验操作中学习数学知识。当遇到困难时,学生会主动提出问题,教师则适当点拨和指导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经历数学学习过程。通过师生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将增强师生间的信任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 “教学做合一”理念下小学数学实验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一)生活化原则

生活化教学是践行“教学做合一”理念的基础,为践行“教学做合一”理念,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遵循生活化原则,深入挖掘生活素材,解决生活问题,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案例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熟悉感。同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生活经验、认知能力,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知识,让学生带着数学知识回归生活,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二)主体性原则

“教学做合一”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有机联系学生发展需求、认知能力,使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参与实践活动,真正落实“做中学”理念。

(三)实践性原则

在论述“教学做合一”理念中,陶行知先生指出在组织教学活动中,要以实践应用为基础。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以实践为落脚点,以学生现实生活为中心设计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在生活中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

三、 “教学做合一”理念下的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策略

(一)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认知需求

“教学做合一”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生活教学情境,从而有效激发学生认知需求。为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数学与现实生活间的链接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生活情境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实验活动中学习更多数学知识,为“教学做合一”理念的落实创造良好的条件。

例如,在学习“图形的面积”这一课时,本节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计算简单图形面积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提升实践能力。为实现教学目标,激发学生认知需求,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生活教学情境。在实验教学导入中,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这样一个生活场景:小米糕妈妈想要为家里的客厅选择一块合适的地毯,客厅是一块长方形地面,小米糕妈妈想要知道应该选择多大面积的地毯,请问你们能够帮助他解决这一问题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引出面积概念。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使用尺子测量长方形桌面的长与宽,并提出问题:“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长方形的长和宽,怎么计算它的面积呢?”,引导学生得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面积=长×宽。通过创设生活化实验教学情境,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而且可以激发学生数学知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意识,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增强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转变实验教学观念,实施先学后教策略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和提出质疑是“教学做合一”理念应用的起点。基于此,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实施先学后教策略。在具体数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与实验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和探索问题。随后根据学生数学学习情况,结合学生思考中产生的问题,围绕教学目标组织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意义”这一课时,为践行“教学做合一”理念,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积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真正做到先学后教。第一,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分数知识,并设计生活实例,如“四个人分一张比萨,每个人能得到多少呢?”这时分数自然而然地产生。第二,教师为学生播放有关分数意义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尝试理解分数的概念,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对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标注,为后续的交流讨论做准备。第三,设计与分数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图形中的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物体的数量等。通过参与实践操作活动,学生会加深对分数意义的认知和理解。第四,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反馈交流,让他们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以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这种先学后教的实验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数学学习主动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意识,增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三)发挥信息技术作用,提升实验教学质量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小学数学实验教学顺利开展提供丰富、直观的教学资源,为“教学做合一”理念的落实提供技术支持。为此在具体数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全面发挥信息技术教学优势,辅助实验教学活动有效开展,从根本上提升实验教学质量。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课时,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准确识别长方体、正方体特点,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空间观念,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探究精神。在“教学做合一”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全面发挥信息技术作用,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使实验教学更加直观化、形象化。在具体实验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认识其面、棱和顶点,并使用信息技术直观形象地演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如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发挥电子白板绘画功能现场绘制长方体和正方体,并让学生上台操作,增强互动性。同时,使用多媒体动画演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发挥虚拟实验软件作用,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模拟计算不同大小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教师在本节课教学中,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科学组织实验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深入地掌握和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四)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强化学生直观体验

在“教学做合一”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努力强化学生直观体验,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性认知水平,使学生全面掌握和理解数学知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落实问题教学法,结合教学内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在学生参与数学实验中,教师要在教室中巡回观察,及时点拨学生,使学生明确自主探究思路,保障学生在参与实践中有效学习数学知识。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多种网络教学资源优势,引导学生拓展学习,有效拓宽学生学习视野,从而全面发挥“教学做合一”理念优势,发展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例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时,为顺利开展实验教学,践行“教学做合一”理念,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优化学生实验学习体验。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和讨论钱币的购买能力、比较面值的大小、换算钱币等,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会清晰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接着,教师设计分层次购物活动,设置不同的购物场景,如菜市场买菜场景、超市购物场景等,让学生自主选择商品,并计算价格,然后使用人民币支付。最后教师使用表扬和鼓励的方式,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热情,对在实验探究中表现优秀的学生,适当奖励和肯定,让他们感受成功带来的喜悦,从而主动投入自主探究实验活动中。

(五)注重实验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有效践行“教学做合一”理念,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重点评价学生实验学习过程,评价学生实验活动参与度、合作交流能力、解决问题意识等。通过实施过程性评价,及时、全面了解学生实验学习情况,发现学生在实验学习中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帮助学生。同时,科学的过程性评价可以激发学生实验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数学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这一课时,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做好实验教学评价工作,重点评价学生实验过程中的表现,以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在实验教学评价前,教师要明确本次实验目标是引导学生独立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内角和。在实验中,教师将班级学生划分为多个合作学习小组,组织小组学生参与操作活动,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测量三角形内角和。在实验教学评价中,首先,教师要评价学生实验操作步骤的合理性。评价学生是否按照既定的步骤进行测量和记录,如先测量每个角,再求和。是否设计得既科学又易于学生理解执行。其次,评价学生实验参与度。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是否对测量过程表现出兴趣。学生之间是否有良好的合作与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最后,评价学生是否准确记录了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度数,并正确计算总和。在本次实验教学评价中,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实验参与度、操作技能掌握情况等,可以从根本上提升数学实验教学有效性,更好地落实“教学做合一”理念。

四、 结论

综上所述,基于“教学做合一”理念的小学数学实验教学,是一种新颖、创新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在具体实验教学中,为有效践行“教学做合一”理念,教师要有效利用教材内容,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给予科学教学评价,从而增强数学实验教学生动性和趣味性。

参考文献:

[1]陈文群.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抓手:做学玩合一[J].新课程研究,2023(35):87-89.

[2]侯平.“做数学”视角下数学实验教学的实践探究[J].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2022(7):44-45,48.

[3]孙雨.小学数学实验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读与写,2022(32):172-174.

[4]陶继峰.教学做合一理念下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J].小学教学研究,2024(29):79-80.

[5]陈蕾.“教学做合一”理念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路径研究[J].教师,2024(23):36-38.

[6]张欣欣.“教学做合一”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J].数学之友,2024(14):43-45.

[7]黄美琴.“教学做合一”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8(10):96-98.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