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件

大事件0

改变教会的教皇

当地时间4月21日,罗马教皇方济各因病去世,终年88岁。

方济各原名豪尔赫·马里奥·贝尔格里奥,1936年出生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父母是意大利移民。他于1958年加入耶稣会,1998年成为大主教。2013年,前任教宗本笃十六世因健康问题辞职后,已经76岁的贝尔格里奥当选为新教宗,并选择方济各作为自己的名号。

方济各是罗马天主教会历史上首位来自南半球而非出生于欧洲的教宗,但他的独特之处不止于此。改革派、震撼教会、中东和平的倡导者、保守派的敌人,在外国媒体悼念方济各的文章标题中,你会发现许多对形容一位教宗来说略显不同寻常的词语。

在教会内部,他打破传统任命女性担任梵蒂冈关键职位,允许妇女和穆斯林参加此前仅限天主教男性参加的圣周四仪式,对性少数群体也更为包容。2019年2月,方济各召集近200名教会领袖参加峰会,讨论神职人员对儿童性侵的指控,并颁布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令,要求主教们对性侵或掩盖性侵事件直接负责,并废除了针对性侵案件的“教皇保密制度”。不过,在受害者团体看来,这些举措力度还是太小,也太迟了。但即使如此,方济各的许多改革还是招致了教内保守派的愤怒。

在教会外部的世界,他多次批评资本主义,关注全球贫富差距现象,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他还曾在访问加拿大期间恳求加拿大原住民原谅基督徒对他们犯下的“罪恶”。他是中东和平问题的倡导者,也是首位访问海湾国家的教宗。他在加沙问题上公开支持巴勒斯坦人。去世前一天,方济各在梵蒂冈的复活节活动短暂露面,仍在呼吁巴以停火。他还公开批评过特朗普在成为美国总统后颁布的驱逐数百万移民和难民的计划,以及大幅削减对外援助和国内福利计划等政策。

方济各还以生活简朴和亲民著称。成为教宗后,没有住在传统的教宗住所宗座宫内,而是住在梵蒂冈的圣玛尔大之家的一个两居套房中。他还简化了自己的葬礼安排,要求将自己安葬于简单的木棺材,而非传统安葬教宗的三层嵌套棺材里。

最后,方济各的离去也和他的到来一样独特。他将成为一个多世纪以来第一位不安葬在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地下墓室,而是安葬在罗马的圣母大殿的教宗。

大事件1
大事件2

新教皇如何产生 

天主教的教宗由选举产生而非继承。在教宗去世后,枢机(又称“红衣主教”)将齐聚梵蒂冈,选举新的教宗,这个过程被称为“秘密会议”(conclave)。按照传统,秘密会议召开前有15天的哀悼期。但2013年本笃十六世修改了规则,枢机可以选择提前召开“秘密会议”。

目前,全球共有252位天主教枢机,但只有80岁以下的才有资格投票,因此只有135位枢机拥有选举新教宗的投票权。

秘密会议很有可能在圣保罗大教堂边的西斯廷教堂里举行。根据BBC的介绍,投票的枢机在选举教宗期间会被“封锁”,与外界的通信会被切断,他们被禁止使用电话、互联网和报纸,需要通过讨论和游说的方式决定教会的新领袖。

根据法新社描绘的景象,他们会并排坐在米开朗基罗的壁画《最后的审判》下,领取长方形纸质选票,选票上方印有“我选举最高教皇”字样,下方留有空白,枢机们可以填上自己认为适合成为新教宗的人选,只有得到2/3以上与会者同意的人才能最终当选。只要人数未达标就要重新投票,因此,新教宗的选举过程可能只要几天也可能花上几个月。

每轮投票的选票和记录都会被焚毁。外界可以通过教堂烟囱冒出的烟判断进展:黑烟代表投票失败,白烟则意味着新的教宗已经选出。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