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的市郊庭院农业
作者: 何琪马尔科·卡特准备做饭的时候,不需要到别处去采购新鲜食材。他有一个800平方米的院子,种了各种作物,有甜菜、菜花、苹果、梨、辣椒、罗勒等。他和妻子还可以靠冷冻的蔬菜过冬。尽管他们在这里已经生活了一些年头,提到自己种的东西,他仍然很兴奋。
“昨天我忘记计划吃什么了。”他说,“不过,我只需要去院子里走一圈,随便找点能吃的就行。”
2017年,卡特搬到了阿尔梅勒市郊的奥斯特沃尔德,那是一片占地约4300公顷的居住区。十几年前,一个当地的协作组织提出了构建奥斯特沃尔德的设想,后来,政府和规划人员将其变为了现实。该组织希望通过呼吁居民参与土地规划,赋予他们更多自由和责任,以此来改变荷兰城市规划中的一些刻板做法。
奥斯特沃尔德现有约5000名居民,还有越来越多的人想搬过去。这是一个完全由居民创建的居住区。居民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搭建住宅,需要与邻居合作为街区命名,管理垃圾、街道和学校。不过,当地政府提出了一项非同寻常的要求:每户必须用自家土地的一半来发展庭院农业。
“如果你想住在这儿,就得用自家至少50%的土地来生产食物。放眼世界,这个规定是非常特别的,也让奥斯特沃尔德变得与众不同。”瓦赫宁根大学的研究员扬·扬斯马说。扬斯马多年来一直在研究阿尔梅勒市,正是他建议在奥斯特沃尔德的规划中纳入庭院农业。


纽约市立大学城市食品政策研究所政策主管罗西察·伊利耶娃认为这种做法非常新颖。“尽管有很多城市将庭院农业纳入了市政规划,但很少有地方能将其变为强制的土地使用要求,或是能给居民这么大决策空间来决定发展的方向。”她说。
事实上,居民们都非常有创意。奥斯特沃尔德大约有1000户,每家的庭院都形态各异,可以看到温棚还有小河环绕的牧场。“大家各有各的想法。”卡特说,“你得找到适合自己的土地使用方式。”
有些居民,比如卡特,将自家庭院打造成了一个“伊甸园”,能为自己家提供食材。有些居民则种了一些苹果树,或是将种植工作外包,让职业农民帮忙侍弄土地。
还有些居民,比如贾利勒·巴库尔,甚至实现了用自家庭院盈利。他说:“我之前从来没有自己种过东西。”但是,他努力自学,并在三年前开了一家名为“费丹工作室”的餐厅,所用的食材80%来自奥斯特沃尔德。他对园艺和农业满怀热情,将自家庭院当成试验田,帮助餐厅开发新菜品。

尽管气候变化对该地区有一定影响,但也创造了很多机会。巴库尔解释道,奥斯特沃尔德现在的气候和法国40年前很像。因此,像牛油果和柑橘类的作物可以不用种植在温棚里,在室外就能长得很好。
优化庭院种植需要不懈的努力。“如果失败了,就重来。”巴库尔说。
居民担心的是,缺少指导可能致使土地难有收获。“单从规划层面来看,这里确实有点任其自然的意思。”扬斯马说,“如果想要用一种创新的方式来开发这一地区,并且规模还不小的话,相关部门确实需要承担一些责任。”
最近,这里新成立了一个名为“食材中心”的机构,由阿尔梅勒市政府和奥斯特沃尔德食品合作社一起管理,负责收集加工食材,还提供了一个经验分享平台。奥斯特沃尔德活动经理约兰达·西金希望该中心能帮助居民想出更多点子。
“有些人做得很好,但有些就差一点。”她说,“我们应该推出更多鼓励措施。”
这项政策最终的目的是为阿尔梅勒市提供10%的食物,这看起来可能是一个很宏伟的目标,但假以时日也是可以实现的。
居民和专家都认为奥斯特沃尔德模式可以在其他地方推广。“我们可以在荷兰甚至其他国家进行部分推广。”居民扬–阿尔伯特·布劳乌说,他同时也是当地食品合作社的创始人。
“有很多国家想到了庭院农业,但还是选择将农业发展和城市化分开。政府开发了农业园区等被视为可以发展农业的地方,其实却阻碍了城市化和农业发展的融合。”布劳乌说。
伊利耶娃认为,这种要求居民广泛参与规划的政策、政策的实施,以及为当地供应食材的做法都可以复制。“通过在土地使用中优先考虑农业,政府和居民可以共同将城市周边的住宅建筑用地转变成多功能、有活力的区域,推动环保、社会和经济目标的实现。”她说。
也可以借鉴其他项目。贾森·霍斯2024年发起的一项调查发现,庭院农业的碳排放量比传统农业高。尽管这项调查不包含奥斯特沃尔德这样的社区,但却可以从中汲取一些经验。

霍斯说:“我们发现,庭院农业的初始基础设施建设阶段是碳足迹的主要构成部分,因此,优先考虑让基础设施长期发挥作用非常必要,同时也需要回收利用一些材料。”
卡特说:“只要你有想法,能坚持,就可以得到收获。”
编辑:马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