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来袭!

作者: 何琪

鹦鹉来袭!0

自2023年以来,阿根廷“出租车调频”摇滚乐电台的天线已两次遭到破坏。无休止的停电,以及不时出现的设备短路,经常让电台的节目被迫中断。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竟是泛滥成灾的掘穴鹦哥。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掘穴鹦哥的栖息地不断缩减,于是开始涌向人类聚居地。

在佩德罗·卢罗和伊拉里奥·阿斯卡苏比这两个小镇,掘穴鹦哥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当地的人口数,居民苦不堪言。每天早上太阳升起后,上千只绿黄红羽的掘穴鹦哥就会飞到镇上。鸟类的排泄物遍布街道和公园。晚上,尖厉的叫声彻夜回响。但电台负责人拉蒙·阿尔瓦雷斯指出,最大的问题在于,这些鹦鹉会栖息在小镇的电线上。

“这里有成千上万只鹦鹉。这些鹦鹉不光会啄断电线,它们聚集在一起的重量也很要命,能压弯电线。”住在佩德罗·卢罗的阿尔瓦雷斯说,“当这些鹦鹉飞走时,被拉长的电线会回弹,然后撞在一起,这就是整个镇子短路和停电的原因。”

维修所需的费用不菲。电力公司的文件显示,这两个小镇在更换设备、修理受损电路,以及解决停电等问题上的花费超过了7500万比索(约合人民币51万元)。伊拉里奥·阿斯卡苏比镇政会的玛丽亚·奥特罗说,镇上的电力合作社甚至为此卖掉了部分地产。

掘穴鹦哥的一些习性扰乱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破坏了农作物,还让当地居民开始担忧会不会感染疾病。奥特罗说:“2022年,一位居民因鹦鹉热丧命。”

奥特罗说,掘穴鹦哥群的出现曾被视为奇观,现在却成了困扰。41岁的她从小在农村长大,上学途中经常能看到各色的鸟群。但在过去的30年里,原先零星出没的鹦鹉逐渐开始“全面入侵”,尤其是在每年夏季——12月到次年4月期间。

“如果只有十只鸟,就还挺可爱的,”奥特罗说,“但如果有成千上万只,那就是最恐怖的噩梦了。”

掘穴鹦哥生活在阿根廷和智利,因独特的筑巢习惯得名。在巴塔哥尼亚地区,这种鹦鹉会在大西洋沿岸高耸的砂质悬崖上挖掘精致的洞穴,以周边灌木丛中的果实和种子为食。

鹦鹉来袭!1
鹦鹉来袭!2

但近十年来,掘穴鹦哥逐渐离开了原本的栖息地,迁移到伊拉里奥·阿斯卡苏比和佩德罗·卢罗等地。农业工程师保罗·桑切斯认为,这种转变是城市扩张和栖息地缩减造成的。

桑切斯曾研究过掘穴鹦哥种群。他说:“城市在逐渐扩张,农业也在发展。森林采伐破坏了掘穴鹦哥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

之后,这些鹦鹉在小镇周边的粮田和菜地里落了脚,日日享用取之不尽的“自助餐”。伊拉里奥·阿斯卡苏比和佩德罗·卢罗淡水资源充沛,缺乏天敌,意外成为了鹦鹉生活的天堂。

奥特罗说:“不管是主干道上还是公园里,到处都是鹦鹉。你都没办法打电话或是开窗,因为这些鹦鹉不停地在叫。”

这些镇子目前还没有统计出鹦鹉的确切数量,但据阿根廷国立南方大学研究人员估算,大约有7万只。基于此,当地鹦鹉和人口的比例达到10比1。

奥特罗说,从2019年起,伊拉里奥·阿斯卡苏比镇已经开始尝试用各种办法驱赶鹦鹉了。比如,镇上的官员购买了一台高科技机器放在房屋顶上,用绿色激光攻击鹦鹉,看起来“特别像灾难片里的设备”。她补充道:“一开始是有用的,但它们一个月后又回来了,完全不受影响。”

之后,镇上购置了架设在卡车上的激光枪,以及能发出巨大噪音的机器,但都收效甚微。

居民们也想了各种办法。他们会敲击鹦鹉停歇的电线或是挥舞着床单驱赶。奥特罗给自己家里买了一个小型激光手电筒。她说:“鹦鹉特别聪明,一旦发现这些东西没有危险,就会彻底无视它们。”

这些镇子已经没有其他办法了。2017年,阿根廷将掘穴鹦哥纳入法律保护范围,这让镇上的官员必须取得许可才能猎杀鹦鹉,或投放含药的饵料。

奥特罗说:“我们这些年已经多次向高层反映过这个问题,恳请政府展开对掘穴鹦哥的研究,或是派专家来想想办法。但到目前为止,我们得到的唯一答复是‘将电线挪到地下’。”对只有8000人口的伊拉里奥·阿斯卡苏比镇而言,这是一项负担不起的工程。

2023年12月,阿根廷总统哈维尔·米莱就职仅一天,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部就被裁撤,这无异于雪上加霜。

“我们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奥特罗说,“我们并不是要消灭这些鹦鹉,但我们的生活质量也需要得到保障。”

编辑:马果娜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