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干字当头,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作者: 王云松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铿锵有力、鼓舞人心。“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坚持知行合一、真抓实干,做实干家”“我们靠实干创造了辉煌的过去,还要靠实干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要求党员干部坚持干字当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今年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指出:“坚持干字当头,奋发有为、攻坚克难,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嘱托,把“干”字作为本职本分,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坚持干字当头,撸起袖子加油干,充分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力量所在
“奋斗”二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翻开党章,第一章就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天然具有注重实干的实践品格,正如马克思曾指出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春节团拜会上强调:“一年来,面对复杂严峻形势,我们沉着应变、综合施策,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从我国5%的经济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到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30万亿元;从粮食总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台阶,到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升至第十一位,是10年来创新力提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2024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干字当头,用努力和汗水浇灌出发展之果、进步之花,顺利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进入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对全球用户产生极大吸引力,展现出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巨大潜力,这离不开科研团队数年如一日,日拱一卒、脚踏实地潜心研究关键核心技术;《哪吒之魔童闹海》燃动银幕,既叫好又叫座,让世界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与厚度,这源自近140家中国动画公司、4000余人主创团队的辛苦耕耘和共同努力……只要坚持干字当头,任何艰难险阻都挡不住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前进步伐,都挡不住我们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无论哪条战线、无论哪个领域都能通过奋斗,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比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任务,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历史性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践行“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誓言,冲锋陷阵,奋战在扶贫一线;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新时代脱贫攻坚的伟大壮举再次雄辩地证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伟大成就的取得,既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干出来的。坚持干字当头,不是挂在嘴上的漂亮口号,而是一种行动指南,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深深熔铸于我们党的血液中、基因里、精神上,成为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精神支撑、伟大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就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比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确定了300多项重大改革举措。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一定会面对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遇到困难时,唉声叹气有用吗?抱怨埋怨有用吗?自怨自艾有用吗?没有半点用处。只有拿出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劲头,不等不靠、不推不拖,方能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无上的荣光!
坚持干字当头,必须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把握和运用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谓“器”,不仅是一般的工具,更是谋事做事成事的方法。方法正确,即使道路曲折,终将实现预期目标;方法错误,轻则举步维艰,重则南辕北辙。坚持干字当头,必须从掌握和运用科学方法入手,这样开展工作才能站得高、看得深、落得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讲是什么、为什么,又讲怎么看、怎么办,生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坚持干字当头,首要的是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把党的创新理论变成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书写新辉煌、创造新业绩。
坚持干字当头,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坚持干字当头,要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根本标尺,始终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真正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先祭谷公,再祭祖宗”。每逢春节、清明,福建省东山县的百姓们之所以会自发纪念当年的县委书记谷文昌且几十年未曾改变,就是因为谷文昌率领当地人民苦战十几载,以“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精神,让海岛变了天地,让百姓换了人间。
坚持干字当头,必须树牢群众观点,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向人民群众学习,既要善于集中群众智慧,多到基层、多到现场寻找破解难题的“好点子”“金钥匙”,为科学决策打下坚实基础,也要充分了解民意民心民情,努力掌握老百姓所思所想所需,让干字当头更有针对性,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干字当头,必须坚持自信自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
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定走自己的路的决心和信心,必须昂扬着独立自主的探索精神和实践精神。面对个别国家热衷于搞“脱钩断链”、建“小院高墙”,我们坚持干字当头,加快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面对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我们迎难而上地干、务实踏实地做,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墨子”传信、“北斗”组网……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令世人为之惊叹,在很多领域努力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转变。
坚持干字当头,必须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重大政治问题上有定力、有主见,始终保持战略清醒、战略自信、战略主动,既不信邪,也不怕鬼,更不怕压,全力以赴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
坚持干字当头,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守正创新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方法。
坚持干字当头,就要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上,敢于破旧局、辟新径,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不论是力度空前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还是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无论是部署设立自贸试验区,还是城乡养老并轨……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正是在守正创新中冲破思想观念束缚和利益固化藩篱,突进深水区、啃下硬骨头。
前进道路上,面临更多的“娄山关”“腊子口”,避免不了更多的“激流险滩”“风高浪急”,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让创新创造的活力充分涌流、竞相迸发,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披荆斩棘、行稳致远。
坚持干字当头,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聚焦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把问题作为研究制定政策的起点,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上,把化解矛盾、破解难题作为打开局面的突破口,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比如,持之以恒纠治“四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等等,彰显了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
坚持干字当头,必须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真抓实干,让“问题清单”最终成为“成果清单”。
坚持干字当头,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系统观念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全局观念,强化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分轻重缓急,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推进改革发展、调整利益关系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
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坚持用系统观念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整体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比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统筹部署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各领域改革,在改革举措上突出制度、体制和机制的协同性,注重系统集成的特点非常鲜明。
坚持干字当头,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通过现象看本质,从而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复杂形势中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在具体工作中,坚持干字当头,既要善于“十个指头弹钢琴”,又要真正牵住“牛鼻子”,既要做到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又要突出重点、带动全局,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通盘考虑各方面情况进展。
坚持干字当头,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这是历史和现实给予我们的真知与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在印尼,中印尼合作建设的雅万高铁为印尼基础设施现代化开启了新篇章;在斐济,菌草这一“幸福草”结出累累“共赢果”,成为斐济人民脱贫致富的“金钥匙”;在希腊,中希共同努力让比雷埃夫斯港重焕生机……在大时代的风云际会中,中国与各方携手谋大势、担大义、行大道,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崇高目标阔步前行。
坚持干字当头,必须胸怀天下,把自身发展置于世界发展的坐标系之中,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积极践行和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让“地球村”里的国家共享和平发展繁荣,共同为人类文明进步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