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两会融媒体报道展示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社充分发挥媒体融合报道的优势,通过全媒体矩阵的联动配合,打造了一系列既具创新性、又有深度和吸引力的融媒产品,让两会报道更加生动形象、充满活力,收获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人民日报时政新媒体栏目“一见”连续推出《一见·两会“下团组”,总书记点赞昆曲有深意》《一见·总书记为何关注代表委员通道?》《一见·两个维度,看总书记部署教育数字化》《一见·对新就业群体,总书记要求“填补好这个空白”》等新媒体解读稿件,角度精巧、站位高远、文风清新,均被全网置顶推送。

人民日报社两会融媒体报道展示0

人民网推出“习近平的两会时间”融媒体专题,综合运用图文、图解、音视频、海报等融媒体形式,直观呈现习近平总书记与代表委员共商国是的精彩瞬间,展现总书记高瞻远瞩谋划发展、倾听民声体察民情的人民情怀。

人民日报社两会融媒体报道展示1

2025年全国两会之际,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推出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励志短片《主角》。视频以直抵人心的视听语言,定义“何为主角”、诠释“主角何为”,展现“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广大干部群众锐意改革、担当作为的精神面貌,采用AI创新技术与暖心立意彼此加持,实现破圈传播,收获全网观看量超6亿次。

人民日报社两会融媒体报道展示2

人民日报社政治文化部、人民网推出“走上通道的代表”系列报道,约请全国人大代表讲述履职故事,展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人民日报社两会融媒体报道展示3

人民日报社经济社会部“小经跑两会”系列融媒体产品打造“小经”IP,围绕经济增长、人工智能、民生保障等热点议题,推出《2025,请收下这些民生礼包》等视频节目,回应群众关切。首设虚拟演播室场景,结合数字AR特效,以动态数据可视化提升表现力,通过沉浸式、轻量化报道模式深度解读我国高质量发展成就,相关产品曝光量超3亿次。

人民日报社两会融媒体报道展示4

人民日报社国际部“两会零时差”融媒体栏目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驻华大使等一起聊两会,立体展现中国智慧、中国担当。今年,在AI赋能之下,该栏目共推出原创融媒体产品44件,其中视频20条、海报24张,相关话题词登上抖音、微博等多个社交媒体平台热搜榜,实现了报、网、微、端、屏、号全平台参与、全渠道覆盖、全媒体呈现,全网覆盖受众超5亿人次。

人民日报社两会融媒体报道展示5

人民日报社评论部联合人民视频推出“两会分镜头”栏目,聚焦全过程人民民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等主题,由评论员出镜口播,从群众身边事切入,语言清新朴实,表达生动鲜活,配上活泼明快的海报封面,内容既容易理解,又蕴藏深刻见解,受到好评。

人民日报社两会融媒体报道展示6

人民日报社文艺部、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文艺范儿”工作室和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等合作推出“两会艺览2025”系列融媒体报道,就文艺领域热点话题采访代表委员,展现新大众文艺的活力。

人民日报社两会融媒体报道展示7

人民日报社体育部推出“两会同期声”融媒体栏目,围绕青少年健康、体育产业等话题,邀请代表委员分享务实举措,为体育强国建设建言献策。

人民日报社两会融媒体报道展示8

人民网连续24年开展全国两会调查,为网友提供建言献策的平台。2025年全国两会调查首次采用AI智能对话形式,在热词选择、问卷设计、智能播报、推广传播等方面进行升级,有效提高交互效果。网民投票结果显示,“民生保障”“正风反腐”“社会治理”三大热词备受关注,位列前三。

人民日报社两会融媒体报道展示9

人民网“百秒说·2025两会”栏目联动人民日报上会记者,聚力做好新闻发布会、开幕会、部长通道、代表通道、委员通道、记者会的现场观察报道,从采访中的细节入手,提炼关键词,形成每期100秒视频,内容立体丰富,传递民生温度,为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营造了良好的舆论声势。

人民日报社两会融媒体报道展示10

就业是每年全国两会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两会前夕,人民网“财米油盐”栏目围绕就业话题进行街头采访,发现当前就业市场似乎遇到一面“空气墙”:求职的同学们吐槽“就业难”,而雇主们则抱怨“用工荒”。如何破解这一矛盾现状?“财米油盐”在全国两会向代表委员们寻求解答。

人民日报社两会融媒体报道展示11

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推出数读海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这些KPI与你有关》,精选经济、民生、生态等领域的关键指标,进行直观展示。

人民日报社两会融媒体报道展示12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