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薯传习录》作者生卒和底本选择

作者: 李昕升

《金薯传习录》系古代番薯知识的集大成之作,是一部全面介绍番薯形态、生态、引种、推广、栽培、利用的史料汇编。

作者陈世元,字捷先,号觉斋,祖籍福建长乐,入清之后迁居闽县(今福州市)。《清实录》乾隆五十年十月壬午日记载其亲至河南推广番薯种植,“因感受风寒,抵省后,旋即病故”,可知陈世元卒于一七八五年。此时陈世元已经“年逾八十”,则陈世元应出生于一七〇六年前后。

《金薯传习录》的影印本由农业出版社在一九八二年出版,是流传最广的“通行本”,还有被收入《续修四库全书》的版本,均是以福建省图书馆藏刻本( 丙申本)为底本影印。

但是,笔者发现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李俨图书馆藏本系真正的海内孤本、精良善本,不仅保存了七序、五跋,内容上也多出了国内唯一的苏琰《朱蓣疏》全文,应该作为整理本的底本。

其他版本为何仅有庶吉士、鳌峰书院讲席朱仕琇一篇序?笔者推测,一则可能为节省成本,二是定位为农业推广手册,“但取印刷微费,散置东西南北各省书坊……较之昔人所著《齐民要术》《食物本草》《致富》诸书,尤见简切,而利赖无穷焉”(《续刻布词兴薯利除蝗害》)。可见对纸张、行款、刻工等不甚考究,如果所有序跋全部付梓,连篇累牍,似乎有悖于“科技下乡”的初衷。李俨图书馆藏本则相当于典藏全本。至于为何将朱仕琇序作为序言代表刻于“通行本”,或是由于朱仕琇最为德高望重,履历、品轶等也相当不错。

上一篇: 王尔德的格言
下一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