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政协年鉴》的编纂与档案价值探究
作者: 张帅《山西政协年鉴》是由山西省政协组织,省政协文史馆编纂出版,客观、真实地记载和反映山西省政协及其常务委员会、各市政协历年履职情况,是一部记录山西省政协工作的历史档案,具体由“省政协篇”和“市政协工作篇”两大章组成,收录范围是山西省政协和省辖11个地级市的政协工作和重要活动。作为全国首部地方政协年鉴,《山西政协年鉴》自1991年开始编纂以来,已经走过了整整33个年头。截至目前,已经正式出版了29册,累计1900余万字。经过30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其栏目设置日趋完善,资料收集更加全面,编纂质量不断提高。不仅为山西省政协的工作提供了系统档案记录,也是社会各界了解政协工作、研讨政协理论的窗口,还是各级政协组织和委员探索工作规律、创新工作方法、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的可靠参考资料。
编纂《山西政协年鉴》的意义与价值
《山西政协年鉴》作为记录山西省政协工作的历史档案,承载着记录历史、指导工作、促进公众参与、推动学术研究等多重使命,其意义和价值体现在多个层面。
(一)工作指导与评估
《山西政协年鉴》全面总结了一年内山西政协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为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提供了依据。这包括对提案的数量、质量、采纳率等指标的统计分析和对重点项目的跟踪评价。通过对数据的深入分析和对政协工作的总结评估,可以明确哪些领域取得了进展,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这种评估机制有助于持续提升政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确保政协各项工作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大局。对于政协委员而言,也能够更好地了解过去的工作成效,从而对未来的工作方向有更清晰的认识。
(二)政务信息共享与公众参与
通过《山西政协年鉴》的形式公开工作信息,既是一种展示工作成果的方式,也是一种接受社会监督的途径。同样,《山西政协年鉴》的出版意味着政务信息公开程度的提升,增强了山西政协工作的透明度。这种透明化的举措提升了山西政协工作的公开性和可访问性,不仅能够促进政协内部经验的交流,为其他地方政府、政协组织提供学习和借鉴的平台;还有助于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政协的职能、作用及其在地方治理、民生改善等方面的具体贡献,监督政协的工作效果,从而增进公众对政协组织的信任和支持,提高公众信任度。
(三)历史档案与学术研究
《山西政协年鉴》作为历史档案,详细记载了历年山西省政协的主要工作、重大会议、提案情况及审议结果等,体现了山西政协工作的历史脉络和发展变迁,为历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对于研究山西政治变迁和社会发展具有极高的价值。此外,《山西政协年鉴》作为官方文献,是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源,特别是对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等领域的学者而言,它提供了第一手、权威的历史资料,有助于进行学术研究、政策分析,以及深化对政协制度、地方政治发展等研究,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山西政协年鉴》的编研工作
编纂《山西政协年鉴》是一项兼具档案记录与时代洞察的重要工作,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大事业,也是一项艰巨辛苦的精神劳动。这不仅需要编纂者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能力,还要求对政协职能有较为深刻的理解。
(一)框架结构及栏目设置
《山西政协年鉴》的框架结构和栏目设置注重在“全”“新”“特”上下功夫。所谓“全”,即大事不漏,要事不漏。全面反映政协发展的历程是年鉴框架设计的基本要求。《山西政协年鉴》稳定地保留工作报告、重要讲话、大事记、专门委员会工作等栏目设置,确保年鉴内容的完整性,让读者一卷在手,就能对政协工作有一个较为全面完整的认知。同时,年代不同,任务使命不同,工作特色和举措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山西政协年鉴》还注重在“新”和“特”上下功夫,通过更新的栏目或特设的栏目,挖掘并突出政协工作中的亮点、特色和创新做法。如重要的协商成果、影响深远的提案建议、特色鲜明的民主监督案例等,展现政协工作的实效和贡献,使《山西政协年鉴》常编常新,卷卷有特色,年年有发展。
(二)选材组稿“抓大放小”
选材组稿注重选取本年度的大事、要事、新事、特事,从“全、精、真、深”上下功夫。政协工作涉及范围广,各级政协的工作重点和特色又不尽相同,所以在选材组稿时,重点收集本年度的重要文件、重大活动、重要举措,为大事、新事、特事立条。一是注重全面性与精选性。在有限的篇幅内平衡各部分内容,注重收集权威、典型、有影响力的信息资料。既不遗漏大事、要事,也避免过于冗长,保持了内容的精炼与重点突出。二是注重真实性与深度性。真实性是《山西政协年鉴》的生命力之所在。始终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既不溢美,亦不饰非,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还重视深入挖掘事件背后的政策意义、社会影响,以及山西省政协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三)编辑过程守“三关”,确保质量造精品
编辑工作是确保《山西政协年鉴》质量的关键,在编辑过程中,《山西政协年鉴》注重守“三关”。一是政治关。政治上一旦不过关,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山西政协年鉴》的编辑过程,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确保年鉴内容符合国家大政方针和政协职能定位,体现时代特色和政协工作的重点。二是编校关。遵循严格的标准和流程,确保内容的权威性、准确性以及政治敏感内容的恰当处理。具体包括:内容审核,确保所有收录的数据、图片、事件描述等无遗漏、无误报;文字校对,即对文字进行细致校对,保证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和流畅性;格式统一,全书遵循统一的编排体例和格式标准,包括标题层级、称谓规范等,保持全书风格一致。三是印制关。《山西政协年鉴》的装帧设计清晰、美观,图片、文字印制精美,注重把控印刷质量。在印刷过程中,实施多轮样张检查,确保成品符合高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