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宇奇 超越胜负 享受当下
作者: 麦延4 月1日,中国羽毛球队男单名将石宇奇在社交平台发表长文。在愚人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石宇奇的这一举动把人们吓了一跳。
从十年前踏入国家队到当下依然重任在肩,石宇奇在新的周期选择继续勇敢走下去,逐渐在内心无数次纠结中放下部分拧巴,将从前的胜负局体会成与自己的较量局,再演变为善待自己的开放局。一路坚守,老将不易,但心态稍有转变,当下的难处亦能成为充盈内心的享受。
成长处处高光,两次遭遇低谷
男单是羽毛球最受关注和最具影响力的项目,在实力强大的中国羽毛球队中,男单有与生俱来的关注和期许。在林丹、谌龙之后,石宇奇很早就有接过大旗的迹象。带着世青赛冠军的光环,他在东京奥运周期迅速成长,2017年首闯全英决赛,2018年全英夺冠,南京世锦赛摘银,一路的鲜花和称赞让很多人预感:“林李谌”三足鼎立的格局或许真的要迎来尾声了,石宇奇以及同时代的桃田贤斗和安赛龙将会制造世界羽坛下一个男单格局。
意想不到的新冠疫情突然袭来,东京奥运会推迟。“林李谌”的男单格局结束了,林丹和李宗伟相继挂拍,谌龙夺得东京奥运会银牌,那是他职业生涯的国际赛收官战。在东京奥运会上闪耀到底的是丹麦人安赛龙,预言中的石宇奇和桃田贤斗分别止步八强和小组赛。
2019年那次重伤是石宇奇难以跨越的挫折。当时,石宇奇在印尼公开赛左脚踝副韧带扭伤,可奥运积分赛刚开始。他错过了3个月的比赛,包括巴塞尔世锦赛,还没痊愈就带着伤腿复出,为的就是那些高级别比赛中哪怕是一轮游都具备的奥运积分。从此,边打边治成为石宇奇的比赛模式。
东京奥运周期延期,导致巴黎奥运周期缩短,在东京受挫的石宇奇随队出征芬兰万塔,帮助队伍顺利蝉联苏迪曼杯。紧随其后的汤姆斯杯上,石宇奇在大比分落后时选择退赛。网友指责他没有竞技精神,他又在社交媒体发表消极言论,被队内停赛。
回归再度称王,备战状态大好
2022年8月,石宇奇在世锦赛上重返赛场,回归后第三个月就在丹麦公开赛上获得冠军,此时离他夺得上一个国际公开赛冠军已经三年多。在没有比赛的大半年时间里,石宇奇除了在思想认知上有了不同,也得以在身体训练和核心能力上有了大幅度提高。
受伤令石宇奇自己和关心他的人心有余悸,逐渐步入职业生涯成熟期,他越发意识到身体机能的重要性,自己的技术流打法需要强大的身体能力实现。在那段没有比赛的时光里,石宇奇将大量时间花在身体和力量训练上,回归后的石宇奇身体机能比年轻时更强,有更粗壮的腿部肌肉线条以及爆发力。
回归赛场,石宇奇也有挫折,尤其是在2023年里4次打入高级别赛事决赛,但一冠难求,只在苏迪曼杯和亚运会男团这两项团体赛中夺冠。跨入2024年时,石宇奇对自己总结道:“2023年团体混到冠军,单项差点意思。明年再战。”
有时候,努力不能立即兑现,需要时间与机缘。2024年第一站比赛,石宇奇就在马来西亚打入决赛,但仍然是亚军。之后来到印度,在这个条件艰苦的赛区,石宇奇终结了冠军荒,收获一站超级750赛冠军。这个冠军来得太是时候了,不仅一扫这一年多场决赛难胜的阴霾,还给奥运年开了好头。
之后,他又在法国公开赛上豪取冠军。这站奥运会模拟赛决赛赢的是泰国人昆拉武特。进入奥运冲刺备战的石宇奇越发状态神勇,汤杯全胜助队伍夺冠,新加坡和印尼两站高级别赛夺冠,世界排名首登第一,人们对石宇奇在巴黎奥运会上的表现抱以越来越多的期望。
大热止步八强,伤痛梦碎巴黎
期待越大,未如愿时的失望就会越大。2024年8月3日,石宇奇在社交平台发了一条微博:“遗憾,抱歉,未能为中国队拿下一块奖牌。”短短的一句话,浓缩了他在过去几天里的全部悲伤和失落。在巴黎拉夏贝尔门体育馆中,石宇奇遭受重大打击,他和昆拉武特在奥运会1/4决赛狭路相逢,0比2不敌对手。
至今忘不了石宇奇那场输球后努力憋住泪水接受采访,忘不了他强忍哭腔以至声音颤抖的画面。他太想打好了,而且是在状态大好的背景下。在这么多积极暗示之间,压力来得更凶,对手突然迸发出与之前完全不同的战术和比赛状态。
石宇奇最近说:“初出茅庐的时候,对赢的渴望压倒一切,比赛对我来说是胜负局。于是,胜利的成就感有多极致,失败的心情就多沮丧。带着这样的心态走入伤病低谷,蛰伏了很久才站起来。低谷中我意识到,羽毛球不是胜负局,是自己和自己的较量局,每一次战胜自己心魔,即便输掉比赛,也可以平静面对。”
在巴黎这个场馆里,石宇奇既有当初出道时夺冠的极致,也有奥运止步的沮丧,更有在和世界排名第一的自己较量中未能突破心魔的不平静。石宇奇站在当初和当下之间,目视着周遭灰暗的陈设,看不到未来,读不懂当下,甚至无法清晰地思量。

奥运会后,主力们都在休息,石宇奇带着麻木以及全新的发色踏上日韩中三站比赛,结果自然不会太好。之后,他想静下心去摒除往日的牵绊。他给自己放假,出去感受青海甘肃大环线的壮阔,也回到家中休息了一段时间,让自己从奥运失利后的悲伤中抽离出去。
淬炼找到新生,坚守变成享受
石宇奇回到赛场时,他说的竟是:“以为自己是可以放下的,但是一点也放不下。放假的时候是休息了,也放松了,但心里就是放不下。”放不下,是石宇奇经过一次又一次伤口淬炼后看到自己的模样。
石宇奇尝试换一种心态去面对比赛,赢就要奖励自己,开心一下,输球也要看到自己的进步。从小到大,石宇奇很容易钻牛角尖,内心拧巴,和自己较劲,当下说得挺好,暂时还做不到,但至少尝试了。
石宇奇在羽超联赛中尝试跨项打混双,年终总决赛上获得世界羽联年度最佳男单,夺下冠军。他尝试改变,看到改变带来的收获,深知自己在内心的泥泞一步一步地往前挪动,走得难,但有成效。“过去几个月在场上有点灵魂出窍,没有明确的目标,更多的是感觉大家希望看到自己的坚持。”
即使是为了大家的支持和期待而继续作战,这又有什么不可呢?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动力呢?陪伴石宇奇走过一路的人最不希望他把自己关在心里,最不忍看到他纵然千疮百孔,依然任由自己内耗,最后满心是伤。他肯说出来,肯自嘲,能在接受采访时回应,人们就能稍微安心。拥抱自己最真实的情绪,学着更坦然地面对自己的悲喜,这在竞技体育中并非易事,29岁的石宇奇还在练就能力。

新的一年,石宇奇开年就获马来西亚赛冠军。3月出关,他时隔7年再夺全英桂冠,赛后他笑容满面:“我们再来!”7年前是意气风发、打破林李谌三足格局的石破天惊。7年后是浴火重生、冲破被过往伤痛的束缚。当下的石宇奇不为具体哪个冠军、具体哪位对手、具体哪场比赛而战,而是简单享受赛场,追求更高更长的职业生涯,接受过程中的挑战与挫折。
石宇奇没有在某个瞬间突然想通,更没有因哪件事情性情大变,有的是十年来每次与挫折共存后,忍痛吞噬自己,再次站起来,就像他在每一个大难关后仍能归来,归来能胜,潇洒,但还是那个熟悉的“拧巴石”。
“当下和未来,羽毛球超越了胜负和自我,已是开放局,期待和羽毛球的下一个十年。”这是石宇奇给自己定下的方向。
责编 陶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