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园慧 切换泳道
作者: 林静远新手上路
这学期,浙江大学最火爆的选修课要数退役游泳世界冠军傅园慧开设的了。这不,校园网上刚公布选修科目,她的课程就被一抢而光。一个春日的下午,笔者走进浙大,现场观摩了她的授课。
泳池里,中级班的30多名学生正在练习自由泳。傅园慧在岸上悉心教学,“两腿自然并拢,大腿带动小腿和脚掌,交替做鞭打动作。”在她的指导下,学生一边游,一边体会着动作要领。一个半小时的课程,傅园慧在泳池边来回奔波,没有闲着。
傅园慧2024年11月退役,12月入职浙大,消息火速在网上传播。今年2月她开始授课,泳道也从国家队切换到校园里。她的班级分为初级班和中级班,初级班主要教学生突破对水的恐惧心理,学会蛙泳,中级班教会自由泳。目前,她一周九节课。刚开始,她累得嗓子冒烟,说不出话来,无奈只得用“小蜜蜂”扩音器。


短短的几个月,傅园慧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和收获。她的教学风格比较放松,用通俗的语言表达,用自己的技术教学生如何游得轻松自在。面对这么多学生,傅园慧授课时很难一一关注到。为了不漏掉每位学生,她建立了微信群,在线上和他们频繁互动,只要学生有问题留言,她都及时回复。
傅园慧发现,有些问题是自己原来没有体验没有思考过的。她从中摸索解决办法,边实践边丰富经验,教学相长。她说这是一种享受。
傅园慧从5岁开始练习游泳,2011年入选国家队,主项为仰泳。她是2015年喀山世锦赛50米仰泳和4X100米混合泳接力冠军,也是全国纪录保持者。由于5岁后很少再练习蛙泳了,得逐渐回忆动作要领,好在原理是相通的。有些学生蛙泳时不会换气,傅园慧仔细观察,发现他们没有抓住换气的最佳时机。她停下脚步,给他们耐心讲解。
教学推进,傅园慧对游泳的理解也在不断加深。她说:“游泳是项放松运动,而不是处在高强度下的工作。”她希望通过游泳课带给学生规范的技术,帮他们拥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学会突破自我、挑战自我,这样做事才有所期待。
傅园慧在泳池里“泡”了20多年,生活比较单一。退役后,她想更多地感受这个世界,提高实力。谈及缘何选择浙大,她说:“浙大是心目中理想的强校。我的家乡在杭州,从小就对浙大比较向往。”对于执教工作,傅园慧希望能向其他教师学习,充实自己。同时,能在专业技术方面给大家足够的支撑,在个性和情绪方面,和大家同喜同乐,为浙大游泳多出力流汗。教师需要言传身教,她想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水中感悟
喀山世锦赛出发前,傅园慧没想到自己会夺冠,两块金牌给了她很大的惊喜,尤其是4X100米接力赛,中国队已经多年没有夺冠了。站在领奖台上,她想:“我的人生不只是如此,走下领奖台,一切从零开始。”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傅园慧获得了女子100米仰泳第三名。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洪荒之力”成为当年十大网络热词,也代表了她心中强大的力量。她被选为中国90后十大影响力人物,外媒评价她具有中国新生代样貌。
傅园慧在水中长大,游泳成为她生活中不可获缺的一部分。傅园慧从水中悟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滴水穿石,并非力量大,而是功夫深,她觉得做事也是这个道理,遇到困难要坚韧、毅力、勇敢,内心要非常强大。水可以包容一切,海纳百川,做人也要有这个胸怀。水可以以各种状态存在,可塑性很强,有时候波涛汹涌,但还是涓涓细流来得婉转,否则极刚易折。游泳也是以柔克刚。做人还得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上善若水。
傅园慧阳光开朗,她觉得,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残缺,花未开全月未圆,这也是一种完美,因此要学会接受自己不完美的美。里约奥运会之后,她的状态依然不错,在2017年布达佩斯世锦赛选拔赛上,破了自己的100米仰泳纪录,与亚洲纪录仅差0.02秒。在布达佩斯世锦赛上,她100米仰泳以0.01秒之差屈居亚军。赛后她自我反思,还是内心不够强大。在东京奥运周期里,傅园慧的一位教练病逝,这对她打击很大,加上伤病,状态下滑,最终无缘东京奥运会。对此,她虽有遗憾,但觉得自己已经努力过了,这个结果可以接受。


她觉得每个人的成功都有自己的节奏,有些花开在春天,有些在秋天,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傅园慧也静下来思考,遇到困难,不要抱怨环境,不要轻易否定自己,要乐观向上。她说:“即使打成一堆烂泥,我都能再站起来,一点都不害怕。”她希望能把这种顽强向上的心态传递给新一代年轻人。
乐在其中
令傅园慧感到荣幸的是2024年北京体育大学冠军班毕业典礼上,她代表研究生发表感言,为即将征战巴黎奥运会的北体学子们送上祝福,祝福他们勇担光荣使命,续写中国体育新辉煌。
学无止境。说起傅园慧的学习,大家一致点赞。一路走来,她把学习看作训练之外最重要的事。运动员时期,傅园慧就爱读书,一边学习一边训练,比较充实。攻读研究生那几年,恰逢疫情期间,很多课程傅园慧都是通过网络学习完成的。毕业后,她在微博上留下了一行话:“感谢北京体育大学,感谢冠军班的各位老师以及我的导师,接下来的路也要积极地走下去哦。”
现在,她仍保持着阅读的好习惯,有时会通宵看书,乐在其中。她认为,通过阅读,能看懂别人和这个世界,是一片广阔的学习空间。心理学的书籍傅园慧看得比较多,从中了解自己。哲学是她的最爱,她说:“这类书籍能让我的视野变得宏大,眼光放得长远,没有过不去的坎,对人生的定义也变得开阔起来。”
傅园慧喜欢写日记。小时候,她遇到困难,从不轻易告诉别人,用文字表达思想,和自己对话,在日记里倾诉,她觉得只有自己,才能成为坚强的伙伴。傅园慧笑称,现在已经很少写了,年龄增长了,有沧桑感了,也变得坚韧不拔了,遇事可以直接和内心对话了。


除游泳外,傅园慧将空余的时间用来拓展提高文体涵养。她说:“虽然我在教游泳,但业余时光要和游泳暂时分手一段时间。”最近,傅园慧痴迷于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在浙大,她频繁地听其他教师授课,比如武术、太极拳、古琴、竹笛等。说起舞龙,她深有体会。龙是有灵魂的,它和人的精气神相通。再者,舞龙需要团队合作,傅园慧手持龙头,在前面领跑时,感觉和队伍中的人融为一体了,就像一条龙在舞动。她说:“游泳是独自在泳道里前行,靠的是独立思考。舞龙的乐趣在于彼此配合,这是游泳体会不到的。”她也去上网球课、攀岩课、瑜伽课等。这些课程,傅园慧都是“混”在学生中学习的。对此,她不觉得难为情,“学习很迷人,可以从中塑造自己。”教师夸她学得勤、悟性高。
“洪荒之力”走红后,傅园慧的内心经历了一次挣扎,过高的关注度让她感到了压力。为此,她强行低调,关闭了社交网站,结束热度,等待平静的一天。她和粉丝很少互动,觉得所有的光环都褪去后,依然关注她,才是真正的粉丝。现在,傅园慧已经回归普通人的生活,但走在马路上,即使戴着口罩,还是会被大家发现。她感谢人们对她的喜爱,说完又笑了起来。
责编 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