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洋再引热议

作者: 何佳俊 金武 黑色烟火

扎根本土 磨砺成长

留洋再引热议0
王钰栋

最近,有中国足球名宿提出,年轻球员应先踢好中超,再寻海外机会。此言道出了职业足球发展的朴素规律。这一主张既是对足球人才培养路径的清醒认知,也是对年轻球员职业生涯的负责态度。

中超是国内最高水平的职业足球联赛,为年轻球员提供了宝贵的实战锻炼机会。2023赛季,深圳队在降级压力下,让小将夏合扎提出场24次。他以持续进步印证了以赛代练的价值。浙江队王钰栋深耕中超,三年后终于成长为主力队员。这说明,中超的激烈对抗和比赛强度,完全能够满足年轻球员培养基础能力的需求。

年轻球员贸然闯荡海外可能面临现实困境。吴少聪的留洋经历颇具警示意义,虽在欧洲低级别联赛效力,却难以获得稳定的出场机会,最终选择回归中超。语言障碍、文化差异、战术理念差异等,都可能成为阻碍成长的绊脚石。即便武磊这样的留洋标杆,也经历了漫长的适应期,其成功背后是多年如一日的坚持积累。

足球人才培养遵循金字塔模式。数据显示,能立足职业联赛的球员不足青训群体的5%,这意味着年轻球员需要经历长期系统的能力筛选。意大利、西班牙等足球强国均强调以比赛促进全面发展,但这是在完善青训体系基础上的自然过渡。对现阶段的中国球员而言,若跳过国内联赛,直接挑战更高水平的海外联赛,无异于揠苗助长。

先在中超立足,既能通过稳定出场积累比赛经验,又能借助联赛平台提高战术素养。当球员具备持续高水平表现时,海外邀约自然水到渠成。这符合职业足球发展规律,也最大限度降低了年轻球员的试错成本。站在中国足球改革的关键节点,培养国际化球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扎根本土联赛,让年轻球员在真实对抗中磨砺成长,方为正途。

留洋不是避风港

当下,年轻的中国球员盲目追逐欧洲联赛显然值得商榷。这并非否定留洋本身的价值,而是基于现实条件的冷静考量。

首先,文化隔阂与适应难题构成天然屏障。中国球员置身于欧洲,不仅要面对语言沟通的障碍,更要适应迥异的生活习俗和思维方式。这种文化冲击往往会被低估,它渗透在日常训练、战术理解和更衣室互动的每个细节中。王霜在巴黎圣日耳曼效力期间,虽展现出技术实力,但场外孤独感与归属感缺失,最终促使她回国发展。这种案例揭示出,文化融入的困难可能直接削弱球员在赛场上的表现。

留洋再引热议1
吴少聪(左)

其次,竞争生态的残酷性超出想象。欧洲联赛金字塔顶端的位置早已被南美、非洲及本土青训人才牢牢占据。年轻球员即便进入低级别联赛,也要面对来自全球同龄人的竞争。吴少聪在土甲青年联合队短暂的主力经历,以及何小珂辗转西班牙多支球队的漂泊生涯,都印证了稳定的出场机会可遇不可求。球员长期处于替补席或预备队,所谓的留洋锻炼实质已沦为形式化的海外镀金。

再者,职业路径的错位风险不容忽视。部分球员在留洋目标设定上存在严重偏差,将海外经历等同于实力提高。

中国足球的症结在于根基未稳。与其寄望于留洋的捷径,不如深耕青训土壤。当社区足球普及度提高、校园足球体系完善、职业俱乐部梯队建设扎实时,真正具备留洋能力的球员自然会涌现。与其让年轻球员过早承受海外竞争的摧残,不如先在本土联赛中锻造出坚韧的足球品格。毕竟,留洋不应是避风港,而是里程碑。

追梦别嫌路远

年轻球员去欧洲闯荡,这事儿真该支持。武磊当年在西甲跟巴萨这样的强队过招,那眼界和技术涨得可不是一星半点。就算现在回国踢中超,他也是海港队的大腿,国家队第一火力点。这就是留洋带来的真金白银的提高。

再说说杨莉娜,这姑娘在意甲拉齐奥踢球,什么战术体系没见过?她说,两年下来,对足球的理解完全不一样了。国内踢球可能觉得够用,但去了欧洲才知道,人家的青训体系、战术细节,咱们差得远。就像她说的,足球不只是拼体能和技术,更是智慧和意志的较量,这种认知在国内很难获得。

留洋再引热议2
杨莉娜(右)

有人担心出场时间?其实欧洲二级联赛机会不少。李磊在瑞士草蜢能踢上主力,郝世超18岁就加盟塞尔维亚甲级队一线队,这比死磕五大联赛现实多了。先在二级联赛练级,踢出名堂自然有豪门关注,这路径挺务实。

中国足球现在最缺国际比赛经验。年轻球员在国内再厉害,没跟欧洲球队真刀真枪干过,到了国际赛场就容易露怯。U20国青去欧洲拉练,跟强队过招后进步明显,依木兰、王钰栋这些小孩,速度和配合意识上了一个台阶。这种成长速度,闭门造车可做不到。

当然,留洋不是去镀金。杨莉娜就强调,得主动融入当地文化,突破语言关。欧洲联赛的对抗强度、比赛节奏,对国内球员是挑战,也是机遇。咬牙扛过去,心理韧性和战术执行力都能脱胎换骨。

说到底,中国足球要进步,留洋是必经之路。当年姚明去NBA,不仅提高自己,更推动了中国篮球的发展。咱们的年轻球员也得多往外走,哪怕从二级联赛踢起,积累经验带回先进技术,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别怕竞争,别嫌路远,足球就得在更高处追梦。

吧主之声

如您所见,呈现在您眼前的这块“吧主”是《新体育》在新的一年里仍然保留的特色栏目之一,此版块的建立只为更好地和读者互动交流。每一期会遵从部落成员们的兴趣所致,推出不同的主题,玩转各类体坛项目。请关注《新体育》微博http://e.weibo.com/xintiyu 并与之私信联系,欢迎观点交锋。

栏目中文章应为原创,本刊无暇逐篇甄别作品是否存在抄袭、剽窃,希望作者自律。

上一篇: 踝关节扭伤是小事吗
下一篇: 超级女棋王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