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弹性

作者: 刘万祥

弹簧的弹性空间给了它一个缓冲点,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而不至于被轻易摧毁。人也是如此,心有弹性,伸缩自如,保持本性,不会变形。古人云:“过刚则折,过柔则靡。”唯有刚柔相济,才能百折不挠,屹立不倒。

“平生几度有颜开,风雨逼人一世来。迟暮天公仍罚我,不令欢笑但余哀。”这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先生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多的是苦难,少的是欢乐。面对生活给予的困难,她预留了足够的弹性空间去容纳。

17岁遭遇战争,母亲去世,父亲杳无音信。身为家中老大,叶嘉莹勇敢地肩负起照顾弟弟的责任,同时继续着自己的学业。熬到大学毕业结婚,却不曾想丈夫不仅没有给她一个安稳的家,还犯错被捕入狱。她只能带着几个月的女儿寄居友人的小客厅里,深夜看着怀中幼女独自流泪,白天振作精神教书授业。有时为了多挣一点钱,她需要在多个学校间辗转颠簸。

面对生活诸多变故,叶嘉莹选择与生活的种种不幸握手言和,愈挫越勇,把所有经历变成阅历,丰盈自己的生命。她的心犹如蒲草,看似柔弱,实则坚韧。她在自己热爱的诗词里,修得一颗平常心,一生坎坷,也终归平静。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行走这世间,能顺遂一生的人,不过是心宽似海,有弹性空间,以处事不惊的心态,过随遇而安的生活。弹簧被压到最低处时,便会借力反弹,再次回到高处。人也是如此,内心保有弹性的人,是压不垮、打不倒的。

克里斯托弗·里夫曾是好莱坞红极一时的著名影星。他主演的《超人》一经上映便轰动世界。但在一场马术比赛中,他意外坠落马下,转眼间,人们心中的“超人”,成为一个永远固定在轮椅上的高位截瘫者。从昏迷中醒来的他心灰意冷地对家人说:“早日让我解脱吧。”为了让他重新振作起来,出院后,妻子便常带他出门散心、旅行。有一次,小车行驶在盘山公路上。他静静地望着窗外,发现每当车子即将行驶到道路尽头时,就会有一个弯出现。拐过那道弯之后,前方又是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景象。那一刻,他突然醒悟:人生无绝境,路的尽头仍然有路,只要你愿意往前走。

从此,克里斯托弗·里夫以轮椅代步,当起了导演。他首席执导的影片荣获金球奖。接着,他用牙紧咬着笔,开始了艰难的写作,第一部书《依然是我》一问世就进入畅销书排行榜。

乔治·巴顿将军曾说:“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内心有反弹力的人,即便被命运推到谷底,也有绝地反击的勇气。在绝境中寻找出路,挫折也是转折,危机变成转机。

没有人会一直待在谷底,除非你自己放弃。弹簧可以靠着自身的弹力,自由变换形状,适应能力极强,世事无常,我们唯有超强适应力,才能心随境转,应对各种困境。

《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就是一个适应力非常强的人。高中毕业,初次进城打工的他,为了更快地融入揽工汉这个集体,和所有打工者一样,不刷牙、不洗脚,故意把自己变得粗俗一点。在大牙湾煤矿当工人时,到地方才发现环境非常恶劣,已经有很多工人逃离。孙少平强忍着身体的不适,努力适应井下的黑暗,虚心向老工人请教学习,一个月后把自己变成一名合格的煤矿工人。他就像一粒种子,落在哪里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大。

改变不了现状,便改变自己的心境。我们不能事事顺心,便只能事事适应。在顺境中,保持低调,不迷失自我;在逆境中,调整心态,不自我否定。心无弹性的人,经不起风吹草动,不能开创自己的人生。而心理弹性好的人,则什么日子都能过,且能活出生命的光彩。喜忧参半的生活,总是充满变数。心有弹性的人,不论遭遇多少伤痛,都能自我疗愈,让伤口愈合。

吴胜明出生在浙江商贾之家,原本应该无忧一生,却不想日子过得比谁都坎坷。2岁父母离异,12岁被人抢亲,16岁逃婚出走,19岁爱情破灭,无家可归……人生诸多不幸,她都一一经历,但她没有就此投降,而是抓住时代的机遇,拿着2000元钱南下创业,家庭事业双丰收。她好像从苦难中站起来了,不曾想又遭遇重大变故。因为不懂法,她经商失误,锒铛入狱,直到71岁刑满释放。此时,年华逝去,丈夫离开,女儿自杀,兜兜转转,命运跟她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她72岁时创建养老院,却又被骗得一身债务。为了还债,她开始一个人经营果园,经过五年的努力,再次赚得千万身家。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这一生,吴胜明经历了痛苦、磨难、失败等各种挑战,最后,依然能够复原,回归到正常状态。奥黛丽·赫本说:“人,更重要的是,有能力自我恢复,自我复活,自我解救,自我救赎,永远不要指望任何人。”具有复原力的人,总能临危不乱,并且迅速平复内心的焦躁不安,从容地面对现实。

人生这场马拉松,似乎看不到终点在哪里。我们能做的就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往前跑。而能够让自己走得更远、更久并且走到最后的,是你的心力,也就是所谓的“心理弹性”。

编辑 曹宏萍 2718286610@qq.com

上一篇: 最具性价比
下一篇: 苏州碑刻,石墨镌华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