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浪潮下的乡村变迁之歌
作者: 翁炫《江村新韵:一个江南村落的小康之路》
燕华君 金凯帆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江村新韵:一个江南村落的小康之路》(简称《江村新韵》)由燕华君、金凯帆著,是一部追随费孝通足迹,深入记录开弦弓村发展变迁的报告文学。该书以小见大,通过描绘江村的蜕变,展现了中国农村在时代浪潮中的伟大变革,为读者打开了一扇窥探中国乡村发展的窗口。
书中的开弦弓村,因费孝通的《江村经济》而闻名,它宛如一个微观世界,折射出中国农村发展的宏观景象。《江村新韵》以二十四节气为时间脉络,巧妙地串联起江村的故事,使全书充满了节奏感与韵律感,宛如一首四季交响曲,奏响了江村发展的新乐章。
在江村的发展历程中,无数鲜活的人物跃然纸上。姚富坤,这位江村历史的忠实记录者,见证了江村从贫困到小康的巨变。他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的艰难,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迎来生活的转机。从吃不饱饭、住土坯房,到如今生活富足,他的讲述让读者深刻感受到时代变迁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巨大影响。周玉官,村里第一位民营企业家,凭借着对无线电的热爱和父亲的支持,在创业道路上历经坎坷却始终坚持不懈。他创办的企业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发展,还为村里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江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还有徐柏明,实现了从剃头匠到企业家的华丽转身,他的创业“五部曲”充满了拼搏与奋斗的精神。在每个阶段,他都敢于突破自我,抓住机遇,尽管遭遇挫折,但始终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勇往直前。这些人物故事,不仅是个人的奋斗史,更是江村乃至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生动写照。
江村的经济发展是这部作品的核心内容之一。从早期以农业为主,村民们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到后来集体工业兴起,再到个体经济蓬勃发展,江村的经济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作者通过翔实的数据和生动的事例,展现了江村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比如,村里的丝绸厂、电子元件厂等集体企业的创办,为村民提供了新的收入来源;而后来个体经济的崛起,如家庭养殖、电商创业等,更是让江村的经济充满了活力。同时,作者深入探讨了江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如环境污染、市场竞争等,引发读者对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除了经济发展,书中对江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绘。在教育方面,从民国时期的私塾教育到现代的九年义务教育,开弦弓村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培养出一批批有文化的人才。然而,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农村学生的升学与就业问题等,也在书中有所体现,让我们看到了农村教育发展的任重道远。在文化方面,江村丰富的民俗文化如养蚕习俗、船文化、茶会习俗等,承载着村民们的历史记忆和情感寄托。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传统文化逐渐式微,但作者欣喜地发现,在现代社会的影响下,新的文化元素不断融入,为江村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在社会关系方面,开弦弓村的邻里关系依然保持着浓厚的人情味,村民们互帮互助,共同营造出和谐的生活环境。但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一些传统的社会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如人情消费的异化等问题,也引发了作者的关注和思考。
《江村新韵》不仅仅是对江村现状的记录,更是对中国农村发展道路的深入探索。作者通过江村的故事,展现了中国农村在改革开放政策引领下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也揭示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江村的发展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农村的希望和未来,也感受到了时代发展的强劲脉搏。
这部作品的意义深远而重大,为研究中国农村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农村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同时,它也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启发我们思考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农村的特色和优势,实现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此外,书中所展现的江村人勤劳勇敢、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也激励着我们在面对生活挑战时,勇往直前,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当今时代,农村的发展依然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村新韵》的出版,恰逢其时。它让我们看到,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中国农村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而江村的故事,只是中国众多农村发展中的一个缩影,还有无数个“江村”正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合上这本书,江村的故事依然在脑海中回荡。那一幅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那一个个为了美好生活努力奋斗的身影,都让人难以忘怀。《江村新韵》以其深刻的内涵、生动的叙述,成为记录中国农村小康之路的一部佳作,它将引导更多的人关注农村、了解农村,共同为中国农村的发展贡献力量。
编辑 马哲 xjjyh_32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