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进入回购新时代

作者: 惠凯

A股进入回购新时代0

编者按:

  关税博弈背景下,近期A股一度出现大幅震荡行情,多家央国企和行业龙头响应号召,发布新一轮的大规模回购方案,获得股民和机构的欢迎,促进A股估值回到合理区间。这也标志着2024年4月新“国九条”发布以来,A股公司初步建立的市值管理和回购机制经受住了市场的检验,通过回购并注销提升每股价值的市值管理理念正在扎根A股。

从规模上看,在2024年A股回购总额同比增长超八成的基础上,2025年上市公司进一步聚焦注销式回购、破净股回购,今年以市值管理为目的的回购实施规模同比增长接近180%。在本轮“回购潮”中,央国企、行业龙头、重要指数成份股、估值较低且经营稳健的企业成为回购“主力”。2025年以来,实施回购的公司中,央国企占比达61%,占比大幅提升。展望未来,多家上市公司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回购注销力度,并综合运用并购重组、多次分红等方式,提升投资者获得感和信心。

新“国九条”一周年“回购潮”促进A股企稳回升

2024年4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新“国九条”),把资本市场的重要性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新“国九条”明确A股公司需把市值管理工作作为重点,特别强调“引导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后依法注销”。

证监会随后出台了《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10号文”),鼓励上市公司运用回购等方式,促进投资价值合理反映公司质量。如今一周年过去了,新“国九条”的成果正在显现,A股公司回购已蔚然成风,进而推动A股估值显著提升。以回购为抓手,A股已进入市值管理新时代。

数据的变化也证实了这一点。Wind显示,沪深A股公司2023年实施回购金额909.2亿元,2024年全年达到1656.2亿元,增幅达82%。2025年以来,A股已实施回购规模维持在高位,特别是以市值管理为目的的回购行为活跃。Wind显示,2025年以来,以市值管理为目的的回购实施规模417亿元,比2024年同期的149.4亿元同比增长179%。

近期,美国发起的“对等关税”导致全球资本市场大幅波动,A股波动加大。4月8日,国务院国资委表示将全力支持央企及控股上市公司主动作为,不断加大增持回购力度,切实维护全体股东权益、努力提升公司价值。上市公司也纷纷响应号召。

公开信息显示,4月8日以来,不少上市公司通过回购等方式向市场传达积极信号,其中既包括五矿、国家电网、三峡集团等央国企,也有美的集团、宁德时代等民企龙头,部分上市公司在股价涨至回购价格之上后,再次上调回购价格区间,持续推进回购工作。比如,英威腾的回购价格就由7.94元/股调整为13.8元/股。

积极回购所带来的效果立竿见影。以宁德时代为例,其在4月8日宣布不超过80亿元,回购价上限达392元的回购方案后,公司股价至今上涨了10%,带动创业板指数企稳反弹。

整体上,在政策呵护和上市公司主动出击下,A股自4月8日以来,14个交易日中录得11根阳线,上证指数反弹了6.41%。与指数相比,回购板块指数表现更优,同期上涨了9.4%。若从2024年4月12日新“国九条”发布日计算,在上证指数上涨8.6%的背景下,回购板块指数上涨了23.6%,远远跑赢了大盘。

在具体个股回购金额上,据Wind数据显示,今年年初至4月23日,贵州茅台(已回购19.5亿元)、海康威视(已回购11.1亿元)、徐工机械(已回购10.3亿元)、紫金矿业(已回购10亿元)、京沪高铁(已回购9.5亿元)的回购金额排在了A股前五位置。

除了上述5家公司,复星医药也从今年1月份开启了3亿元-6亿元的A股回购计划,并在近期加快实施。截至到4月15日收市,公司已累计回购A股股份约601万股,累计回购金额约为人民币14458万元。

对于自己的回购行为,复星医药公司表示,开展股票回购主要是基于对自身长期价值的认可,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相比于传统的现金分红,股票回购在优化资本结构、增强市场信心等方面具有更直接的效果。特别是在公司股价被市场低估时,通过回购可以有效传递管理层对公司价值的判断,同时也是回馈股东、提升股东回报的重要手段。”复星医药对本刊表示。

此外,华盛锂电也在今年3月推出了回购计划。对于自己的回购方案,华盛锂电董秘黄振东表示:“这践行了‘以投资者为本’的上市公司发展理念,将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投资信心,有效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员工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各方合力推进公司长远、稳定、持续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回购是华盛锂电上市以来的第三轮。此前,华盛锂电曾2024年4月、2025年3月完成了两轮回购。此轮回购完成后,其回购金额有望达到当前总市值的5%。

最新回购方案显示,本轮回购金额上限为1亿元,回购上限价格32元/股。若全额回购且按上限价格测算,回购股份数量预计可达312.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96%,这一力度远远超过上两轮回购。统计数据显示,华盛锂电上两轮分别回购了60万股和209.1万股。

央国企成为回购主力

在本轮“回购潮”中,央国企积极履行责任担当。据Wind数据统计,2024年实施回购的A股公司中,央国企上市公司占比约33.8%。进入2025年后,实施回购的A股公司中,央国企占比已经提升至60.9%。

4月8日,招商局集团旗下的招商蛇口、招商港口、招商轮船、招商公路、中国外运等7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计划提速实施股份回购,持续巩固市场对上市公司的信心,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

招商轮船公告显示,截至3月末已回购占总股本0.68%的股权,“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及公司价值的信心,董事长建议加快实施回购公司股份。”

“本次回购是公司历史上第一次开展回购工作,得益于央行政策工具,本次回购力度较大、节奏较快,资金成本也较低,更有利于提升股东回报水平。”在回复本刊书面采访时,招商轮船董秘孔康表示,未来公司在监管机构和上级指导下、在控股股东的支持下,将积极研究包括但不限于已经实施的各种提升股东回报水平的手段,持续提高股东回报水平。

其他央企也积极行动。比如中国诚通集团就在4月8日宣布了1000亿元的回购增持再贷款,称用于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发挥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作用。此外,近期兵器装备集团、中国华电、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央企也纷纷表示,将采取增持回购、加大分红力度、推进优质资产注入等措施,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

中信建投分析师张玉龙、赵子鹏在研报中指出,4月7日A股大幅下跌触发部分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工作应对措施要求。“根据‘10号文’,主要指数成份股公司应明确当出现A股股价短期连续或者大幅下跌情形时的应对措施,部分央国企根据应对措施开展回购增持以稳定个股及指数”。

公开信息也显示,“10号文”规定,主要指数成份股公司如出现连续20个交易日股票收盘价跌幅达20%,收盘价低于最近一年股票最高收盘价的50%时,需制定并落实应对措施。

正是出于避免退市以及落实“10号文”目的,一些股价低、估值低,且近期跌幅较大的央国企实施回购的动力更为迫切。比如包钢股份,其近几年股价低迷,一度接近1元面值。公司自2020年开始了累计实施了三轮以市值管理为目的的回购,目前正在进行的是第三轮回购。在回购加持下,公司股价2024年以来明显好转,最新股价已达1.79元。

类似情况还发生在经营正常的辽港股份身上,其最新PB估值为0.9倍。2024年,辽港股份股价最低时曾跌至1.2元/股。面对股价压力和投资者的呼吁,辽港股份于2024年8月开始实施上市以来的首轮回购,回购金额1亿元。2024年11月,公司又实施第二轮回购,迄今回购金额达4.4亿元。在公司积极回购下,辽港股份股价已经反弹到1.47元/股。

总体来看,不少低价股,尤其是低于2元的国企上市公司为避免退市,有较为紧迫的市值管理压力。Wind数据显示,剔除ST股和亏损公司后,当前约有45家沪深A股公司股价低于2元,其中不乏有山东钢铁、海航控股、酒钢宏兴、和邦生物、包钢股份、石化油服等经营正常的行业龙头公司。这些公司后续的市值管理工作和回购举措值得期待。

破净股将是回购重点低估值央企回购值得期待

在监管框架下,破净股属于鼓励加大市值管理工作,尤其是回购的重点对象。Wind数据显示,A股沪深上市公司中有超过500家公司的PB“破净”。相较于2023年末约400家破净股数量,破净公司数量有所增加。数据还显示,2024年以来约3100家沪深A股公司PB值出现下滑,约1500家沪深A股公司的PB值降幅超过20%,意味着,不少上市公司在市值管理方面存在较强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图1 近些年回购总规模大幅增长,回购注销占比持续提升

A股进入回购新时代1
数据来源:Wind,源达信息证券研究所,亿元

表1 2025年以来,已实施回购股票金额前十的A 股公司

A股进入回购新时代2
数据来源:Wind

目前来看,2024年实施回购的A股公司中破净股占比约7.3%;2025年以来实施回购的A股公司中,破净股占比接近9%,这说明有越来越多的破净股加入了回购行列。一些破净股正是通过大规模回购并注销,促进了估值显著提升。比如柳工机械,股价长期破净,2023年末的PB值只有0.73倍。2024年以来,公司出于市值管理的需求,实施了两轮回购,回购总金额达到6亿元。在回购回持下,公司PB值已经回升至1.14倍。

分析当前350家同时存在PB破净、去年以来PB下滑特征的沪深A股公司,可发现金融、传统能源、光伏、交运、铁路基建、地产、钢铁、水泥、建材家居、汽车、化工、纺织等行业上市公司居多。其中,有不少公司业绩出色,甚至有一定的成长性,但仍未能扭转破净局面。比如在业绩稳健、分红率较高的银行板块中,贵阳银行的估值就处于最低一档,其PB值只有0.35倍。此外,兰州银行的PB值为0.44倍,民生银行为0.32倍,华夏银行为0.42倍。

在房地产公司中,部分业绩稳健的国企开发商估值也很低,比如金融街,其最新PB只有0.27倍,已经低于出险的荣盛发展、美凯龙、华侨城等公司。

钢铁企业同样有不少股价低于净资产的公司。比如,行业龙头宝钢股份PB值仅有0.74倍。宝钢股份是钢铁板块回购力度最大的公司。Wind显示,其2013年以来实施了20多轮回购。对于产能过剩的传统行业来说,宝钢股份提供了持续回购促进估值提升的正面样本。

还有一些业绩出色、股价破净的头部公司有较大回购潜力。比如中国石油,其目前PB值是0.96倍。近几年,公司分红率显著提升,但一直没有实施回购。

上一篇: 数说
下一篇: 白宫与美联储冲突加剧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