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马拉松竟然“烧脑”

跑马拉松竟然“烧脑”0

一项3月24日发表于《自然·代谢》的研究显示,一种能隔绝神经细胞传递的电信号的脂肪物质可能是大脑的能量来源,尤其是在能量储备不足的时候。

马拉松运动员的大脑扫描结果显示,在艰苦的比赛后,大脑中与运动控制、感官和情感处理相关的区域中,一种名为髓鞘的绝缘物质水平下降了,这表明大脑可能会将这种脂肪物质用作燃料,但在两个月内又恢复了正常。

“虽然髓鞘是能量来源的观点并不新鲜,但没有人研究过跑步者是否会出现这种情况。”马拉松运动员、西班牙巴斯克大学的神经科学家Carlos Matute说,“这些发现让我们认识到髓鞘脂质至少在某些情况下有助于大脑的能量代谢。”

Matute补充说,比赛后髓鞘的暂时性减少并不是跑步者需要担心的问题。他的团队目前正在开展研究,检查髓鞘减少是否会对认知功能产生暂时性影响,但目前没有发现明显的变化,表明影响要么非常小,要么根本不存在。实际上,Matute怀疑髓鞘的减少和恢复是有益的,因为这“强化了大脑的新陈代谢机制”。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从事大脑成像和衰老研究的Mustapha Bouhrara也赞同这一观点。“髓鞘的减少只持续很短时间,因此并不令人担忧,而且这个过程教会了大脑如何快速修复髓鞘,可能非常有益。”

跑过18次马拉松的Matute在训练中萌生了进行这项研究的想法。他曾思考人们如何完成如此艰难的比赛。鉴于髓鞘的脂肪成分及其在大脑中的丰富含量——按重量计算占中枢神经系统的40%,Matute想知道当其他能量来源不足时,大脑是否会“战略性”地使用这种物质。

研究人员使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西班牙2022年和2023年举行的各种马拉松比赛的前后48小时内,对10名选手(8男2女)的大脑进行了扫描。研究发现,与赛前相比,赛后大脑12个区域的髓鞘水平明显降低。

Matute表示,受影响的区域涉及运动协调、感官知觉和情绪,也是马拉松比赛中可能较活跃的大脑区域。“我们在跑步中会感受到很多东西,必须不断自我激励才能继续跑下去。”

在比赛后的几周和几个月里,研究人员再次对选手的大脑进行了成像,发现两周后大脑出现了一些“髓鞘再生”,两个月后髓鞘水平完全恢复。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多学科科学研究所的神经科学家Klaus-Armin Nave说,髓鞘水平完全恢复的结果使这项研究特别引人注目。

◎ 来源| 中国科学报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