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殿
作者: 子方引子
我和贺虹从云岭县城的民政局婚姻登记中心出来,一前一后。我们站在大门前的人行道上。
两年前我们在这里领证,可比今天利索多了,都那样了,调解个啥呢。我说。
可不是嘛,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哩。她赞同着,莞尔一笑。
回去和你爸妈怎么说?
遂了妈的愿,我还不知怎么和爸说。
我还想和他喝两杯呢。
你呢?
不知道。
不是我说你,丁志兵,你就是太武断,太强势,大男子主义,听不得不同意见,扯不下你那张爱虚荣的脸皮。叫你搬溪柳你不搬,才落得如今下场。你就不能和我一起搬过去?
我想说老陶不欢迎我,但现在还说这话未免太苍白无力。我说,今后你打算怎么过?
什么怎么过?
我希望你早日找到意中人,嫁了,趁早生孩子。
希望你也是。
我不急,男人嘛。
你是大企业高管,高薪阶层,找一两个小姑娘不难。她笑着说,却难掩黯然神伤。
我不行,学历低,打工仔。你是文化人,知识分子,镇小语文名师,可广泛发动你的学生帮助寻觅白马王子。
学生?别扯淡。你手下还有几百号员工哩。
那是王总的人,不是我的,我永远只是个打工仔。
你好歹念到高中毕业,与我的中师学历相当。如果我算知识分子,你也是,还风里来雨里去,闯过江湖,见过大世面。
我怎么能跟你比?贺虹,你是柳树村人,也就约等于是临山镇人,对我这个来自大山深处的农民而言,你就是城里人。
你终于为你的山里人出身自卑了?真难得。但你老家的名字很好听,黄花岭村。
门不当户不对,古人真没说错,咱俩的结合就是一场悲剧。
你扯远了,究其实,只是因为“金銮殿”。
我无言以对。
我庆幸悲剧谢幕……没孩子,干净利索。她勉强挤出一丝笑,却僵死在嘴角。
求你别说了……是我对不起你。
跟你有什么关系,是孩子自己要提前出来。
求你别说了,我等会儿还要开车。
我偏要说,你这种人,如果将来娶了新婆娘还想要孩子,就该长点儿记性。
坐我的车回去吧,既然坐我的车过来的。
车还是那个车,人却已成前夫……我想着,你的车被人做记号,如果那时你就能警醒……
我努力回想,我的车子被丁盖忠划了个大大的“×”,我并没有声张。第二天开去修理厂喷漆了事,也没叫他赔偿。我也没报警,只在事发当晚请移民新村的支书金建军和我爸妈一起去了趟他家。至今我也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做缩头乌龟。我交代爸妈,法治社会,务必和平处理,既然不能从肉体上消灭他,那就只能从言语上狠狠敲打,攻心为上,以免再犯。我爸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据说丁盖忠就像课堂上乖巧的好学生,满脸羞愧,频频颔首称是。金书记不怒自威,拍着桌子,指头枪(食指)直戳他脸门,吐沫横飞在他脸上。在四个人——丁盖忠的媳妇秀丽也在——的见证下,他歪歪斜斜写下检讨书,哆哆嗦嗦签上大名,还按上了鲜红手印(印泥是金建军带过去的)。约有一半的字他不会写,是金建军先写在另外一张纸上,让他照抄。在检讨书里,丁盖忠承认了电话骚扰、上门骚扰、划车等诸多恶事,保证下不为例。我那时在干啥呢?我若无其事地陪着贺虹在车站锦园小区里散步。其时她怀着三个月的身孕。
你怎么不说话?
我唯有苦笑。我在想,如果划车事件出来后,我暴揍小老头儿一顿,后面的事是不是就不会发生了。
我可以坐我丈夫的车出行,但前夫的车——不行。
我赌气说,你不坐我的车,你就进不了18、19,零零散散的,你总得要半天打理。
你啥意思?我有钥匙。
我一回家就把锁芯换了,把C型锁换成指纹锁,反正我喜欢干换锁芯的蠢事,以为这样就能保平安。
当时我也蠢。
我指着马路对面的停车场说,你走不走?不走我走了。
你说话总是那么不容置疑,那行,最后坐一趟你的车。话虽如此,她却并不显得扭捏。
1
诚如贺虹所言,我老家在黄花岭村。县政府为了实现村村通公路的目标,作为变通策略,把大批农民从深山老林、穷乡僻壤迁出。临山镇政府就把黄花岭村、上寮村等五个藏身在犄角旮旯的行政村的农民迁居到桥头小平原。从此,我们这些人身上就贴上了显眼的移民标签。
其时,临山二桥已开通,成为连接临山镇老镇街和桥头小平原的大动脉。老桥一头在老街中段,一头就是与老街隔新雅溪相望的溪边村,柳树村在溪边村身后。二十几年前,身为当时的临山区供销社职工的老陶就把我老婆生在柳树村里。
二桥建成后,镇政府从老镇街搬迁到原先是一大片稻田和更大片旷野的对岸桥头。稻田的主人即两村农民。镇政府把桥头小平原美其名曰桥头新区,揭开了轰轰烈烈的建设篇章,“三通一平”自然不在话下,还兴建了现代化农贸市场,车站、中小学校和卫生院等也相继从老镇街搬迁至桥头新区。
桥头新区安置房、移民房、商品房三足鼎立。安置房就是溪柳小区,十来幢高楼把两个村的村民装了进去。他们被原地安置,田地也大多被征收。贺虹嫁给我之前就住在溪柳。
移民新村挨着溪柳小区,更靠近太平山,地皮更便宜,不必给移民建高楼,所以新村一律七层楼,二十多幢,我们叫多层。没围墙,四通八达。没物业管理,一盘散沙。比起“邻居”溪柳小区那些二三十层的高楼,且有围墙,有物业管理,新村实在是寒酸。我说过移民是高山上五个村迁下来的,本是老死不相往来,现在硬是被揉捏在一起,管理很难。新村成立了两委,我有幸担任首届村主任,村支书金建军来自上寮村,村两委其他成员则来自另外三个行政村。
安排移民就业,是我工作的重中之重。镇政府对落地桥头新区的企业有要求,招工优先照顾新村移民。企业有招工需求,就找新村两委。既要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又要在新村的各个老村移民之间搞平衡,让大家都无话可说,这事儿不简单,很考验我的智慧和能力。但再难也得干,因为金建军把皮球踢给了我。
镇政府大张旗鼓搞桥头新区建设,招商引资也颇见成效,对外宣传的噱头之一便是充足而廉价的劳动力。移民确实为新区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新区工厂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快速形成规模效应,移民功不可没。这些企业大多是代工厂,贴牌生产皮革箱包、领带帽子、披巾围巾等,不一而足。也有本土特色产品,比如黄杨木雕和塑料、金属、玻璃或树脂工艺品,均以出口为主。
工艺品厂家不愁销售,因为云岭县籍的很多华侨就做工艺品的跨国贸易,会回来进货。一些来临山镇进货多年的华侨佬便生出了别样的心思。与其到别人家的工厂进货,不如自己创办工厂。王俊杰便是其中之一,他是我多年来供职的云岭县俊杰工艺品有限公司的老板。俊杰公司目前是临山镇同类厂家中的佼佼者。鉴于我新村主任的身份,不必从车间普工做起,起点是人力资源部主管,没多久就做到了该部门经理,目前依然盘踞于此位。
我高中毕业于位于临山镇老镇街的云岭八中,没考上大学,就去玟州(云岭是玟州的下辖县)城里打工。先后做过缝纫学徒、饭馆的厨房学徒(就是给大厨打下手)、星级酒店的服务员(做到了客房领班),最后才是去模具公司。难得模具公司有党支部,我就是在那儿入了党。入党让我跨过了某道门槛,得以做上黄花岭村主任。我家从黄花岭村搬迁到桥头新区之时,我从模具公司离职,其时我已担任车间主管。
2
我在新村主任和俊杰公司经理的双重位置上经人介绍认识了贺虹。比起我丰富的打工人生阅历,她单纯得如同一张白纸,云岭中师毕业,分配到临山镇小教书,仅此。我很轻易地俘获了她的芳心。我们谈了一年恋爱,我去溪柳串她家门比较少,主要因为老陶的脸色。
老陶反对我和她女儿交往,迫于老贺和女儿的坚决态度而妥协。如前所述,我在离婚后还耿耿于怀地嘲讽贺虹是城里人,矛头其实是冲着老陶去的。她老在我面前摆出城里人的优越感和尊贵样,哪怕在我和贺虹婚后这一点都没改变,好像真因为柳树村比黄花岭村地理位置上更接近临山镇,且是平原,她的地位就可以比我高出一截似的。贺虹老宽慰我她妈并无恶意,声明是我的自卑心在作祟。好吧,反正如今我和她女儿婚也离了,今生和她再无纠葛。只是不知老贺找不到喝酒的伴儿时会不会想起我。
我尚未买票,却登上了贺虹这条小船的这一年,我们更多是在移民新村我家里约会。同居谈不上,她不敢夜不归宿,但回家前她会一连一两个小时待在我的房间里。我们还毫无必要地把房门反锁了。我爸妈和我妹丁志珍倒是很欢迎未来的儿媳和嫂子留宿我家,他们误以为自己的存在使得贺虹不敢留宿,决意与我分家。
我家分到了新村的两套房子,因为我家黄花岭村的老屋面积就有这么大。两套房子分别是4幢501和17幢203,我们目前住的501这套大些,203稍小。我只能安排人手紧急装修203,购置一应家具电器,他们便搬了过去。我曾提议我去住203,但爸妈说我还得娶老婆生孩子,人口总量将很快超过他们,所以我就得原地不动。再说他们年纪大了,不想爬太高的楼梯。妹也开明,说反正自己很快要嫁出去的。
爸妈和妹搬走后,我干脆也搬去了公司,住了几个月的员工宿舍。好在公司办公室给我安排了单间。我利用这几个月把501重新装修,完全采纳了贺虹关于婚房室内空间布局的主张。这就是我们的婚房。在认识一周年之际,我们领证完婚,跳过了订婚环节。这使得老陶又憋了一肚子气。
婚后一年下来,贺虹依然肚子扁扁。不过我们一点儿都不着急,手到擒来的事嘛。
一年前,我们从脏乱差的移民新村进军高大上的车站锦园。我依然清晰地记得贺虹听闻此等好事时的愕然,但更多的是困惑。
溪柳小区和移民新村初见雏形时,镇政府在桥头新区史无前例地拍卖出去一宗商住用地。这块地皮位于车站与太平山之间,比新村更靠近太平山,原先大部分是旷野,只征收了少量田地和菜园。项目主体是商品房(后定名为车站锦园),一幢高层商业建筑,从下到上依次是超市、商场、办公区和阳光辰茂酒店。中拍房地产开发公司还需为镇政府代建车站小商品城和幼儿园。锦园则成了临山镇迄今唯一的商品房住宅小区。车站小商品城看上去也红红火火。
桥头新区日渐繁华,一派欣欣向荣。
你再说一次,我们搬锦园去?贺虹歪斜着脑袋打量我。
刚才我没说清楚吗?王总让我们搬锦园去。
就是来过我们家吃饭的那个小年轻?
对,他叫王雷光,是俊杰公司总经理,我看你那天王总王总的叫得挺热乎。
去去去,还不是因为你寄人篱下。他是你们公司的老板?
老板是王俊杰,是王总的亲叔叔,定居西班牙。
那锦园的房子是哪个“王”的?
王俊杰老板的。当年他在桥头新区投资建厂,恰逢锦园一期开盘,就顺便买了套顶跃。18层跃19层,据说,按照道家学说,寓意特别好。房子一交付,王老板就委托王总装修。装修不豪华,对不起豪宅的美誉。
你去过?
去过几趟,有时王总晚上有事就唤我过去。
从18层地狱挣脱,从此青云直上?
对,我们就住19层。18层是厨房、客厅、书房和客房,主卧、次卧、茶室都在19层。19层还有大露台,王总做成了阳光房。
可我们得每天在18层地狱煎熬,比如吃饭洗碗,比如看书备课。
我们搬进去比窝在破破烂烂的新村强。你想想,房子低矮也就算了,偏偏我们还住五楼。在我们买得起锦园的房子前,我总得想方设法为你怀孕生子创造良好环境。到时你肚子越来越大,上下楼梯越来越吃力,不像锦园有电梯,呼的一声就把你拉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