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直观图示复习生物学知识
作者: 汪国翠直观图示在初中生物学教学尤其是中考复习教学中广泛使用。一个简单图示通常可以延伸出一系列问题。如果教师借助图示把相关知识融汇在一起,引导学生巩固练习,学生就容易形成知识结构,增强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直观图示助力知识拓展与联结。初中生物学涉及形态结构、生理过程等复杂内容,这些内容往往难以通过单纯的文字清晰地描述。图示能以直观的方式展现这些内容,使学生经历知识拓展与联结的过程,深入理解知识。
例如,复习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时,笔者给出如下图示和问题。
a→m→b
①若m为心脏右侧,则a为( )脉,b为( )脉,均流( );
②若m为心脏左侧,则a为( )脉,b为( )脉,均流( )。
学生根据之前学习的知识,分别填写“上下腔静”“肺动”“静脉血”和“肺静”“主动”“动脉血”后,笔者引导学生联系本册教材中相关系统及结构的知识点续编问题。学生根据图示,基于肺内气体交换、尿液形成原理、组织细胞物质交换、小肠物质交换等知识点设计出诸多问题。笔者整理后,呈现如下问题:③若m为肺泡,则a为( )脉,b为( )脉;④若m为肾脏,则a为( ),b为( ),b内含较少( );⑤若m为肾小球,则a为( ),b为( ),均流( );⑥若m为组织细胞,则a为( )血,b为( )血;⑦若m为毛细血管,则a为( )脉,b为( )脉;⑧若m为小肠,则a为( )血,b为含( )的( )血。
直观图示助力知识迁移与运用。知识网络的构建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已有知识,还能提高他们迁移与运用知识的能力。笔者在呈现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考查点和答案。
第③题关注肺循环,因为肺动脉内流静脉血、肺静脉内流动脉血,所以a为肺动脉,b为肺静脉。第④题主要考查人体排泄的途径是排尿且随尿排出大量尿素、水和无机盐,因此若m为肾脏,则a为肾动脉,b为肾静脉,b内含少量尿素等废物(大部分尿素已随尿液排出)。第⑤题考查肾单位的组成,每个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肾小球是一个血管球,前后连接动脉血管且均流动脉血,因此a为入球小动脉,b为出球小动脉,均流动脉血。第⑥题考查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因为摄入的氧气和养料最终都运送给组织细胞,同时组织细胞产生废物,所以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后变成静脉血,由此可得:若m为组织细胞,则a为动脉血,b为静脉血。第⑦题考查人体血管的类型包括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种。毛细血管连接最小动脉与最小静脉,即人体血液的流向是从动脉到毛细血管再到静脉,若m为毛细血管,则a为动脉,b为静脉。第⑧题考查小肠的相关知识,小肠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血液流经小肠后养料增加,氧气则被消耗,由此变为营养丰富的静脉血,因此,若m为小肠,则a为动脉血,b为含丰富营养物质的静脉血。
学生通过系统回顾、认真讨论,不仅复习了本章节关于血液循环系统中心脏、血液、血管的知识,还巩固了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章节的知识。
此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动手绘制图示,提高他们复习的效果和效率。例如,在复习生态系统的内容时,学生自主绘制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图示,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清晰地呈现出来,从而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形成更加全面的认识。
(作者单位:十堰市竹山县茂华中学)
文字编辑 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