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风景
作者: 杨莉那是一节英文诗歌赏析课,我用英文呈现唐代诗人李白的《三五七言·秋风词》,让学生把它翻译成中文。学生思索了很久,没有一人举手。我无奈地摇摇头,准备告诉他们答案。突然,教室后排传出深情的朗诵声:“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大家把好奇的目光聚焦到朗诵者刘瀚萱身上。她虽略显紧张和羞涩,但仍然平静地译完了最后两句:“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刘瀚萱的表现出乎意料。在大家的印象中,她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成绩一直徘徊不前。因此,听完她的译文,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把掌声送给她,我也奉上了我所能想到的赞美之词。看到她因得到表扬而雀跃的神情,我灵机一动,决定按惯例奖励她个人学习积分。“杨老师,能把积分奖给我们小组吗?”她试探性地问。掌声再次不约而同地响起。我愣了愣,很快明白了她的想法——原来他们小组这节课没有被评为优秀等次,不能加分,而她想弥补这个缺憾。一个很少得到集体关注的孩子,却时时把集体荣誉装在心里,这是一颗多么善良的心啊!
下课后,我在走廊里遇到刘瀚萱。以前躲闪游离的目光变成了一句亲切的问候:“杨老师好!”“今天的课堂上,你表现得真棒!”我忍不住又一次夸赞了她。她开心地笑了。
这件事之后,以前很少交英语作业的刘瀚萱开始主动交作业了,虽然单词还是写得“龙飞凤舞”,但我能明显感觉到她想尽力写得整洁优美,于是我在班上多次表扬她。再后来,以前从不完成仿写练习的她开始写句子,虽然每次写得很短,语法错误也很多,但我总是认真批注每一处错误,并当面为她补上没掌握的相关语法知识。写得多了,改得多了,她所写的句子语法错误越来越少。更可贵的是,她时常引用《论语》中的一些句子,虽然翻译得不够准确,有时甚至中英文杂糅。
在一次课间交流中,我得知她钟爱古典文学,于是决定引导她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迁移到英语学习上来。那天,再次看到她用中英文杂糅的形式引用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时,我在教室里找到她,和她共同努力地把这句话翻译成“A true teacher is one who keeps the past alive and is also able to understand the present”。她反复朗读这个句子,眼中闪耀着异样的光芒。我趁机鼓励她把国学经典与英文词句结合起来,多翻译一些古诗词或经典名言。她欣然应允,并乐此不疲。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她翻译出很多诗词和名言,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受此启发,我的英语课堂上多了一项“国学经典一句多译”活动。在一次班级竞赛中,刘瀚萱好句频出,惹得全班同学刮目相看。她的英语成绩直线上升,从60分到80分再到100分,最后稳定在120分左右。更让我欣慰的是,她的脸上没有了沉郁与落寞,而代之以自信与朝气。
一次偶然的古诗翻译为何能成为改变刘瀚萱的重要契机呢?我常常想,我的鼓励、点拨、帮助都只是外因,真正的内因是埋藏在她心底的那颗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被激活了。其实,每个孩子心中都不缺乏类似刘瀚萱心中那样的种子,教育真正缺乏的是老师具备一颗发现、培育孩子心中种子的心。这颗心需要用对孩子、对教育诚挚的爱去培育。在教育的旅途中,我们如果拥有这样的爱心,就会常常遇见美妙的风景。
(作者单位:洪湖市第一中学)
文字编辑 姜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