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1338)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健康(1338)0近日,《科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首次从细胞层面揭示了“中年发福”的细胞机制。研究发现,中年时期,内脏脂肪中的脂肪前体细胞(APC)的脂肪生成能力明显增强。同时,还出现了一种新的特殊细胞——中年特异性脂肪前体细胞(CP-A),它具有更强的增殖能力和脂肪生成能力。进一步研究表明,LIFR信号通路在调控CP-A脂肪生成和内脏脂肪扩张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移植调控LIFR的细胞,可以在不影响年轻时期脂肪功能的情况下,防止中年时期内脏脂肪异常增长。这项研究为理解年龄相关代谢紊乱提供了基础,也为未来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实现健康老龄化提供了新的医学方向。健康(1338)1《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溶酶体酶(PIKfyve)在推动胰腺导管腺癌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研究人员进一步揭示,同时抑制PIKfyve和KRAS-MAPK信号通路,可以显著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存活,甚至在多种人类和小鼠的临床前模型中彻底清除肿瘤。健康(1338)2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的研究人员首次发现,生物钟的核心因子BMAL1和缺氧反应因子HIF2A可在缺血的心脏组织中结合,形成异源二聚体。这解释了心脏损伤为何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表现不同,为根据生物钟节律精准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健康(1338)3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项研究表明,长期摄入咖啡因会以一种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显著推迟睡眠结构中的快速眼动睡眠启动时间,并整体延迟“睡眠—清醒”节律。在最高剂量(1.2mg/mL,相当于人类每日饮用5~10杯咖啡)下,小鼠的入睡时间比正常状态推迟近两小时。健康(1338)4《英国医学期刊》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通过对超过200万名女性长期跟踪调查发现,与未使用避孕药的女性相比,服用复方激素避孕药的女性发生缺血性中风和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了一倍。研究者强调,临床医生在开具复方激素避孕药时应充分评估个体动脉血栓的形成风险。
健康
上一篇: 不会背书可以唱
下一篇: 声音(1338)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