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馈赠
作者: 张燕儿童节就要到了,在物质丰富的今天,孩子们收到的礼物大多是玩具、衣物等消耗品,而能滋养一生的礼物,是那些无形却永恒的能力。
1.阅读习惯
有学者说:一切教育本质上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本质上都是自我学习。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便是赠予他们一把开启自我教育的金钥匙。
每届新生家长会上,我都会建议家长们做好一件事:晚上讲睡前故事。就像给孩子喝牛奶一样,这是精神上的补钙。在幼儿园,我们把每日的餐后时间固定为自主读书时间,各人看自己的书。小班时,以知识类书为主,譬如《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植物百科全书》,一幅图一个知识点,不需要理解图与图之间的逻辑关系。到了中班以后,阅读能力强的孩子可以选择有前后逻辑关系的书,里面有情节,看得懂的孩子能看很久。
班里有个女孩具有极好的理解力、语言表达力和专注力,做事常常会处于心流状态,画画、做作业时,哪怕周围的人都已经开始游戏活动了,她都能旁若无人地沉浸其中。女孩妈妈说,孩子从小到大一直坚持每日读书,开始是大人读给她听,现在一本图画书她可以独自津津有味看很久,看懂了还会讲给家人听。
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就像给孩子装上了自学引擎,他在成长路上能自己不断探索,突破认知,丰盈内心。
2.独立品格
从踏入幼儿园的那一刻起,孩子们便开启了迈向独立的第一步。三十年幼教生涯让我清晰看见,每届入园分离焦虑的实质,是独立能力缺失引发的恐惧。一些从未自己扣过纽扣的孩子,面对陌生的环境就只有害怕。曾看见一个孩子玩得正高兴时却突然哭起来,开始不明所以,后来发现伴随哭的是随即而来的尿裤子,原来没有妈妈帮忙他就不会小便。
因此在幼儿园第一个课程就是独立课:不会穿衣穿鞋,老师不会急于伸出援手,而是耐心地在旁指导、等待。这不仅是一项重要的生活技能,更关键的是,让孩子在一次次尝试中,积累成功的经验。这种经验的积累,最终会汇聚成孩子自信的源泉。
当然,幼儿园的教育只是独立能力培养的起点,家庭的配合至关重要。在家,父母应有意识地让孩子参与家庭日常事务,为他们提供一个实践的舞台。家园协同教育,双轨并行,才能真正推动孩子独立能力的提升。
3.合作智慧
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孩子便开启了一场与他人携手同行的旅程。这种因依赖产生合作的天然需求,深植于我们的基因之中。但在幼儿阶段,儿童正处于自我中心思维的主导期,凡事皆以自身感受和需求为出发点,缺乏合作意识。在幼儿园里,这种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孩子们常常因缺乏协商而陷入争吵。心理学家阿德勒曾敏锐地洞察到这一点,他指出,那些存在行为或心理问题的孩子,往往在合作方面存在障碍。
在幼儿园,我们会设计各种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游戏,譬如小组收玩具,哪一组合作得更好,收拾得更快;红蓝两队进行抢椅子比赛,以全部队员快速抢到椅子为胜出,一个人快没有用,大家协作一起快才有用。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团队竞技比赛,增强孩子们的合作意识。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人生之路,因合作而变得宽广。
4.学会提问
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获取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要想让AI为我所用,我们就要拥有提问的能力。
在幼儿园时期,培养孩子的提问能力尤为重要,这是他们认知世界、探索未知的重要方式。图画书阅读是培养提问能力的最佳方式。不急于给孩子讲述内容,而是引导孩子提问。这图表示什么意思?这里发生了什么事?这些问题都是孩子思维的火花,是他们主动探索的开始。
生活中,创设“问题墙”,记录下孩子们的每一个提问。为什么秋天的树叶会掉落?为什么雨天过后,有的路面是干的,有的却有积水?这些提问不仅是孩子们思考的痕迹,也是他们成长的见证。
在AI时代,拥有提问能力的人,将拥有一个“全能的专业服务团队”,倘若不会提问,再好的AI软件也不能为你所用。
这些看不见的礼物,是送给孩子未来的礼物。终有一天,孩子们会带着这些礼物走向远方:他们用独立站稳双脚,以合作张开双臂,借提问点燃火炬,而所有读过的书,都将化作夜空中守望的群星。
所谓教育,本就是一场穿越时空的礼物馈赠——今天我们埋下的种子,正在未来某个角落,悄然长成撑起世界的模样。
张燕:江苏省启东市和睦幼儿园教师
编辑 东篱 62335841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