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科学课的启示

作者: 李佳慧

我是一名科学教师,也是一名副班主任。在我的课堂上,我一直坚信规则是管理的基础。然而,一次与学生的冲突让我深刻地意识到:规则固然重要,但理解和沟通才是教育的核心。

那天下午,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实验室的地面上,我正在上《点亮小灯泡》这一课。为了让学生们更直观地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我准备了一些实验材料:电池、导线和一个小灯泡。希望学生们通过探索,发现小灯泡发光的秘密。实验开始前,我反复强调安全规则,千叮咛万嘱咐“千万不要用导线直接连接电池的两极”“实验结束后要立即断开电路”等等,生怕遗漏哪一个细节。

然而,实验刚开始不久,教室里突然响起“啪”的一声轻响,紧接着是孩子们惊慌的呼声。我心中一紧,快步走过去,只见小曹同学正慌乱地拆开一组导线,电池已经微微发烫,导线的一端甚至冒着缕缕青烟,散发出一股烧焦的塑料味。原来,他直接用导线连接了电池的两极,造成了短路。

一瞬间,怒火在我的胸中腾然而起,我大声地呵斥他:“你怎么不听规则?这样做多危险!”小曹低着头,紧紧地抿着嘴唇,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服气。

课后,我回到办公室,窗外的喧闹渐渐远去,我的心情也逐渐平复下来。我意识到,单纯的批评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会在他的心中留下心结。于是,我决定找小曹谈谈,听听他的想法。

“你怎么会想到要那样做呢?”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柔和一些。他沉默了一会儿,似乎在斟酌着语句,然后小声说:“李老师,我只是想试试看,直接连接电池的两极,会产生什么现象,我就是想试试看……”他的声音很低,眼神中却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听完他的话,我陷入了沉思:小曹并不是故意违反规则,而是对规则背后的原理缺乏理解,他拥有着一颗敢于探索、渴望求知的好奇心。这颗心,不正是科学精神中最宝贵的部分吗?于是,我决定换一种方式和他沟通。

第二天,我在课堂上重新讲解了电路实验,但这次我增加了一个环节:让孩子们分组讨论“为什么不能直接用导线连接电池的两极”。小曹所在的小组讨论得尤为激烈。通过查阅书本上的“阅读资料”和实际操作验证,大家得出了结论:短路会导致电流过大,电池过热,甚至可能引发危险。

讨论结束后,小曹主动举手,眼神中充满了自信与期待。他站起来说道:“李老师,我明白了,规则不是为了限制我们,而是为了保护我们!”我赞许地点点头:“没错,这就是规则背后所蕴含的意义。”

小曹再也没有盲目地违反规则,而是积极探索规则背后的科学原理。在一次关于“环境保护”的科学课上,他提出了一个富有创意的问题:“老师,如果我们用太阳能代替电池,是不是就不用担心短路的问题了?”

这次经历让我认识到,教育管理不仅仅是制定和执行规则,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理解规则的意义。规则本身是冰冷的,但通过理解和沟通,它可以变得有温度、有力量。

编辑 乔可可 1872248468@qq.com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