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集团化办学的学校内部教育教学督导评价研究的四个维度
作者: 雷建平我校集团化办学,旨在以为名校引领,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在集团内的全覆盖,促进教育资源有效整合、教育品牌有效扩张。但是,目前集团化办学规模庞大,就教育教学这一方面来看,面大点多,呈现出各自为阵、自我推动、自我发展的局面。在这种情势下,学校内部教育教学督导评价成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基于这一认识,本文在前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学校内部教育教学督导评价研究的四个维度进行全面分析,以期在教育教学督导评价研究方面获得突破,为集团化办学的学校内部教育教学督导评价研究提供方向性指引。
一、督促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督促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是教学督导的首要任务。教学能力是指教师的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以及教学监控能力。如何督促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1.做好各层级师资培养的顶层设计
集团化办学的特点是不同层级教师(如小学、初中、高中教师)云集一个团体,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等各有干秋,千差方别。如何根据不同层级的教师特点,制定并完善不同层级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长效培养机制,是制度上保证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如何完善这一机制至关重要。小学、初中、高中,就学生而言,是一个认知渐进性的学习过程,就教师而言,教学能力的梯度培养就应该有不同的机制、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标准。
基于这一认识,各层级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有效机制应该从各层级人才培养的特点出发,分层级对教师人才的引进、招聘、薪资与奖惩、教学能力提升评价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从教学能力提升的过程化管理方面入手,为各层级的教师队伍建设搭桥铺路,激发内生动力。
2.构筑各层级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养和评价机制
这一机制是“各层级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有效机制”的延伸和补充。也许在概念、内容上有一些重叠,笔者建议重叠的部分不再补述,重点在于各层级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的培养和考评。这一机制,要有具体的组织领导、指导思想、具体目标和专项经费,从根本上解决教师培养与考评存在的形式主义、自由主义倾向。
二、督促教师学历教育的提升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提到的“逐步将幼儿园教师学历提升至专科,小学教师学历提升至师范专业专科和非师范专业本科,初中教师学历提升至本科,有条件的地方将普通高中教师学历提升至研究生"这一要求,督导各层级学历提升,成为教学督导工作的重要内容。
我集团小学教师250人,35岁以下青年教师226人,师范毕业的专科生1人,师范毕业的本科生64人,专、本科毕业的教师占小学教师的比例为 76.62% ;初中教师684人,35岁以下青年教师443人,师范毕业的专科生0人,师范毕业的本科生191人,专、本科毕业的教师占初中教师的比例为 83.33% 高中教师471人,35岁以下青年教师248人,师范毕业的专科生0人,师范毕业的本科生109人,师范毕业的研究生136人,本科、研究生毕业的教师占高中教师的比例为 100% 。根据这一情况,教师学历的提升是教育教学督导的重要任务。我们需要制定教师参加学历提高培训的办法和措施,为需要学历提升的教师建档立卡,为教师学历提升搭建平台,定向督导教师学历提升。
三、督促教师参与教研教改
1.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定向
唤醒全体教师的教研教改意识,是教学督导的首要任务。我们的措施是建规程、定目标、抓落实、合理安排,确保教研活动的方向正确。
建规程是建立“各层级教师参与教研教改规程”,按照规程引领,指导教师的教研教改活动,力求为每一位教师搭建合理发展的有效平台。积极出台校级课题或项目任务,以任务为驱动,开展各层级教研教改。把任务驱动当作激发全体教师参与教研教改的引擎,以此为依托,全程跟踪、全程参与。把促学、促教、促研与促评联系起来,把刚性指标与柔性指标结合起来,激发全体教师参与教研教改的热情。
2.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奠基
教师的专业是指教师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各方面,而在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新课标等一系列“新”的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也有了新的内涵。如何撬动教师专业发展支点,挖掘教师专业发展潜力是任务困局,又是非做不可的事情。课题组认为充分发挥教师个体潜质,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各类教研活动平台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奠基性工作。
例如,在集团内部举办各层级的教师读书与写作评比活动,激发广大教师的读书热情和写作兴趣。制定刚性任务,教师自选读书内容、写作课题,要求与所学专业挂钩,培养他们读书写作的能力和自我提升的能力。
此外,集团内部举办各层级的教师上课、听课、说课、评课等系列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激发教师专业学习动机,引导他们在学习中总结、在总结中得到提高。这种一站式交流学习平台可以天天有、每周有。在常态化交流学习中,促使广大教师自觉参与教研教改的研究性学习。
我们还在集团内部举办各层级的教师论文交流活动。围绕本专业本课程的教学研究,鼓励教师撰写论文。教学论文的优劣不作统一评判,重在参与,对于获得省级以上奖励的论文给予奖励。
四、督促教师整个教程的规范化管理
教学规程通常指教学常规。教学常规,是指在学校教学全过程中如制订教学计划、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教研与评价等方面所必须具备的正常的、规范的教学行为。落实教学常规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是保障学校正常开展教学工作的前提。由此认知,各层级教学规程的基本步骤不会有太大改变,但每一个步骤的具体内容和执行标准、基本方法大相径庭。从小学到高中,要在执行内容上抓创新发展,在执行标准上落地生根。
综上所述,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师学历的提升、教师参与教研教改、教师执行教学常规的管理是教学督导的四个维度,始终围绕四个维度开展工作、常抓不懈,方能立竿见影,促进广大教师通过校本培训、校际交流得到磨炼,通过专业深造和竞赛激励得到历练,通过教学研究和教学常规管理得到提升。
责任编辑 王思静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djya20250410.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