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幼儿安全教育实践策略

作者: 廖育贤

我院进行基于核心素养的幼儿安全教育实践研究,以探索性主题活动为主要课程模式,从教学需要出发,遵循幼儿兴趣需要,创设与安全教育内容相适应的游戏情境或真实场景,围绕教师预设的融入知识整合、能力综合的问题或由活动生成的幼儿感兴趣的安全问题,让幼儿在自主探索、情境体验、协作沟通、深度学习的过程中构建安全知识,积累安全经验,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运用安全知识技能应对未知的、不可预测的危险的安全决策能力,形成积极情绪情感和良好人际互动,促进幼儿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学习品质的发展,这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

1.注重知情意行结合,发展综合素养

彻底扭转“重知识轻素养”的观念,通过沉浸体验式的安全探究活动,与各领域活动、幼儿一日生活有机结合,让幼儿在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中发展适应终身学习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注重知识经验在行为上的转化与实践,强调内心情感态度的表达与意志力的提升,使幼儿成为勇于探究、适应社会、珍爱生命、自主管理的个体。例如,幼儿园消防演习引发大班幼儿开展的“消防安全总动员"安全探究活动,其目的并不仅仅是让幼儿知道发生火灾时的逃生方法,而是希望通过该活动,鼓励幼儿运用多感官或动作探索周围环境的安全因素,防患于未然:在对“是什么引起火灾”“发生火灾怎么办”“安全逃生路线有哪些”等幼儿感兴趣问题进行思考、质疑、分辨、探索解决的过程中,乐于把自己的经历和收获与人分享;能把学到的消防安全知识与技能运用到生活中,并向身边的人宣传提醒;懂得简单的自救与逃生方法,当遇到消防演习或火灾时能作出应急反应,懂得珍爱生命、自理自立。这些体现幼儿核心素养主题活动目标的确定与达成,促进了幼儿在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积累安全知识经验,提升了幼儿的综合素养。

2.激发多元情境体验,提升安全决策能力

针对“重讲述轻体验”的问题,我们注重多元情境性,强调通过游戏、探究等方式让幼儿沉浸于真实的场景、社区环境或游戏情境中,获得保护自身安全的知识、能力和态度。教师运用真实的生活事件与游戏活动创设环境,将安全规则渗透于标识、挂图等环境提示中,通过道具、音乐、语言、动作等营造独特的“生活场景”,将安全情境生动地展现在幼儿眼前,让幼儿能在多元化的情境中获得真实体验,进行安全规则的内化。通过实地观察体验、发现解决问题、分析归纳小结等方式获得有益的安全经验,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和安全决策能力的提高。例如,在进行“发生火灾怎么办”活动中,我们创设了故事情境“天天家着火啦”,请幼儿帮助在家遇到火灾的“天天”及时正确地自救与逃生。随后,我们在幼儿午睡快起床时进行了突发性消防演习,幼儿在真实情境中遇到了考验:在听到消防警铃等紧急情况时是否能辨别、运用安全防范的知识和方法进行逃生,并在生活中避免发生消防安全问题,作出及时正确反应,并调整自身行为与心态,做到临危不惧、机智应对,从中获得自我体验与经验迁移。活动后师生及时回顾事件经过,幼儿在“消防安全总动员”大讲坛中分享自己的行为反应和内心想法,在多元化的活动情境、分享交流与互动评价中积累消防安全知识,懂得辨别潜在的危险,提高安全决策能力。

3.践行探究学习过程,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针对幼儿安全教育中“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幼儿安全教育强调教师提供支持幼儿自主探索的环境与氛围,注重幼儿在探究活动中关于安全问题解决的过程和已有生活与安全经验的迁移、整合、拓展与创新,关注并调动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情感。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即使知道幼儿可能会遇到不安全的状况,也会放手让幼儿去尝试、探索和挑战。同时注意引导幼儿在“危险”与“安全”之间找到平衡,让自己免于受到严重的伤害,但又不胆小刻板或鲁葬行事。教师对幼儿的良好行为与积极反应及时给予肯定,支持幼儿根据观察结果提出探究问题,在探索中关注事物的变化过程,尝试多途径寻求问题解决方法,鼓励幼儿积极操作、大胆探索、拓展思维,促进幼儿的自我反思与实践操作,获得与同伴共同探索的成功体验。例如,由幼儿园消防逃生演练引发了幼儿围绕“不同地方发生火灾如何逃生”“怎样设计逃生路线"等问题的持续探索。幼儿自主分组选择假设发生火灾的地点,协商分工并尝试探索。有的寻找幼儿园地图和废旧材料,有的绘画设计平面逃生图,有的设计安全标志,有的制作立体本逃生模型,有的绘制安全逃生宣传画。大家还把设计制作的安全标志、消防逃生地图和宣传画摆放在幼儿园一楼相应的活动室外,起到安全警示作用,幼儿的大胆创意得到了老师的肯定。活动从生活情境中的安全问题入手,在巩固了消防安全知识的同时,幼儿还把消防安全经验运用到设计不同场所、不同情境的消防逃生路线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还围绕“生活中有哪些安全信号”“如何进行消防安全宣传”等问题进行更深入探索。这一逐层深入的思考与探究过程就是思维提升、经验迁移、解决问题的深度学习过程,让幼儿即使在面对从未遇到的安全问题时,也能从已有的认知经验中学会触类旁通,尝试创造性地解决安全问题,真正提升了问题解决能力。

4.构建协同育人生态,促进健康和谐成长

针对“重师生轻亲子”的问题,我们打破以往“以幼儿园教育为主,轻视家园社协同教育""家园社各自为政”的局面,致力于建构“幼儿主体,教师支持,家长合作"的三方协同共育关系,大力开拓安全教育基地,营造和谐、有序的家园社基地协同育人生态。支持幼儿实地考察和参观,让幼儿在真实场景中尝试解决问题,在积累经验的过程中实现安全探究活动的延伸,有效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探究意愿,营造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增强学习内驱力,实现深度学习,促进幼儿的主动交流与合作,培养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如当幼儿对消防安全话题有探究兴趣时,我们鼓励家长和幼儿一同观察家庭、社区、公共场所等场景的消防设施和安全标志,共同收集地图、标志、新闻资料,设计逃生路线,布置“消防安全总动员”展览区,学习观察、识别身边可能出现的危险,了解并运用避免危险的方法。积极与社区联防专员、紧急救援人员、家庭教育者等专业人士互助合作,充分利用社区安保亭、消防救援站等安全基地联合开展实地消防安全演习、消防安全展览车进校园、逃生总动员大论坛等丰富的安全教育情境活动和主题探究活动,鼓励幼儿与环境积极互动,结合自身经验分享生活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并和家人一起以绘画、照片、语言等方式记录下来。在师生亲子交流、表征分享过程中梳理、巩固与运用消防安全知识,提高安全自护意识与能力。在实现幼幼、师幼、亲子多方人际互动的同时,让幼儿懂得如何愉快、安全地生活,提高其社会适应性,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注:本文系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专项科研项目2021年度课题“基于深度学习的幼儿情境化安全教育实践研究"(课题编号:BQW2021XZY001)和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幼儿视角的幼儿园安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2YQJK662)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钱昭君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djya20250435.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