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润校园 护航成长
作者: 郝银龙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是构建法治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当下,学校越发重视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但仍普遍存在教育方式单一、教育资源乏、家校社协同力度不够等问题。以争创“依法治校示范校”“宝安区中小学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松岗街道青少年法治实践教育基地”"松岗青少年法学院”等为依托,将法治教育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系统实施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实践探索。
一、争创示范学校,以法立校规范办学
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是学校办学的命脉工程。深圳市松岗中学根据宝安区教育局《宝安区依法治校创建活动工作方案》具体要求,对标对表,扎实开展依法治校申报工作,并于2019年3月,获评宝安区中小学依法治校示范校。学校以章程为抓手推进制度建设,保障民主参与、完善权益救济;加强内部管理,规范依法办学,保障自主办学;推动实现学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建立健全学法制度,努力营造良好的法治教育环境,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列入师德师风考核,提高教师依法治教的意识与能力,切实将法治教育纳入课程体系,通过开展参观式、研学式、寻访式、体验式等法治教育系列课程,不断丰富法治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二、精培师资队伍,双管齐下协同育人
当下,中小学法治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仍存在专业师资匮乏、培训与发展机制不健全等多方面的问题。基于以上问题,松岗中学在法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上有以下尝试:
学校严格对标法治教育课程要求,高度重视法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一是把好入口关,引进法律等专业的大学优秀毕业生担任法治教育专任教师;二是创造条件组织法治课教师参加各类法治知识培训、法治课教学竞赛、法治课观摩交流、法治主题论文撰写、法治主题课题研究等活动;三是积极依托宝安区教育局系统实施的“雏鹰”“新秀”“薪火"三大培养计划,努力培育具有较高法律素养、较高法治教育及研究能力的法治教育教师。
按照区教育局、公检法等相关部门工作要求,积极聘请法院法官、派出所所长、公安干警等担任学校法治副校长(辅导员),并邀请法治副校长(辅导员)每学期进校园开展两次以上法治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举办以案释法教育讲座、开学第一课、寒暑假安全教育课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刻体会遵纪守法的重要意义。
三、打造教育基地,以点带面树立品牌
作为首批宝安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学校,松岗中学积极加强与区法院、街道法庭、律师事务所等单位的深度合作,努力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有效依托法治教育社团,创新开展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主题教育活动。如定期举办“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法治主题辩论赛,探索举办松岗中学“学生仲裁庭”现场展示活动等。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模拟法庭社团已成为宝安区乃至深圳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展示的一扇窗口,曾获评深圳市优秀学生社团,由学生撰写的社会实践活动成果,获“广东省中学思想政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一等奖。
四、整合课程资源,课堂内外皆是舞台
长期以来,松岗中学重视法治教育课程建设,落实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学校课堂的主渠道作用,系统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课程建设:
一方面,贯彻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开足开齐开好法治教育国家课程。贯彻落实教育部全国教育普法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精神,积极征订由国家审定的普法学习读本。依托深圳市教育局编印的《深圳市青少年法治教育读本》,结合学科实际,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扎实推进法治教育课程教学。
另一方面,探索校本特色课程。2018年3月,为探索形成宝安区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有效模式,宝安区委政法委选定松岗中学作为样本学校试点。通过组建松岗中学法治教育教学课程组、法治主题活动体验组等十大工作组,科学构建学校青少年法治教育建设体系。2018年6月,学校高标准承办了宝安区中小学法治教育现场会,并编印《育法律素养,为人生护航——宝安区中小学法治教育现场会资料汇编》,将松岗中学法治教育经验做法向全区各中小学复制推广。为有效实施法治教育校本课程教学,学校组建了模拟法庭社团,研发了《深圳市松岗中学模拟法庭校本课程实施手册》,逐步形成学生喜闻乐见的法治教育课程资源。此外,学校积极推进“学科渗透”式法治教育,将法治教育有机融入各学科教育,融入开学第一课、法治教育周、第二课堂、毕业仪式和社会实践中,不断丰富法治教育载体和平台。
五、丰富活动形式,校园内外同样精彩
充分利用主题教育、团队活动、学生社团、社会实践等多种载体,多角度、立体化开展法治教育。近年来,学校共计12人在市区级“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中获奖,其中汪若凡同学曾荣获深圳市“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一等奖。定期举办松岗中学18岁成人宣誓仪式,向每个成人学生颁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引导学生树立成人意识,明确社会责任。定期举办微团课、微队课大赛,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把法治教育作为重要教育内容,注重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和法律意识。
同时,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等宣传教育平台,引导家长自觉加强对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深圳市校园安全管理条例》等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实现立德树人的共识与合力。开展警校共建,定期开展交通安全、防暴恐演练、预防校园欺凌等主题教育活动,切实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加强与法院、禁毒所等的深度合作,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少年法庭、看守所、戒毒所等,有效提升学生接受法治教育的参与度和体验感;创造条件让律师志愿者走进学校,走进课堂,担任法律知识授课教师。围绕未成年人保护法、宪法、民法、刑法等为主题的青少年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加强与社区的互动,定期组织学生进社区开展法治主题宣传活动。
责任编辑 韦英哲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djya202504124.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