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化时代国际贸易人才画像及培养策略

作者: 卢瑜 王雄英 刘会红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5)12-0147-05

Abstract:Miningrecruitmentdataisofgreatsignificanceforrealizing"data-driven"precisetalenttraininginorderto comprehensivelyunderstandthecharacteriticsofinternationaltradetalentdemandinthenumericalera.Basedonthethreecore dimensionsofasicalifaonprofesioalknowlgereseendskilliteacytetalentaracteristisodelissted, andtherecruitmentdataoftehotfeldsofforeigntradeoftheonlinerecruitmentplatformiscolectedforempiricalanalysis, andthecharacteristcsofthedemandforintermationaltradetalentsintheeraofdigitalinteligencearedeeplyexploredand analyzed.Thestudyfindsthattheeducationalleveloftalentdemandhasincreased,anddigitaltradepositionsgenerallequire abachelorsdegreeorabove.Work experiencehasbecomeanimportantconsideration,andprofesionalskillsrequire diverification,notonlythebasicknowledgeofinternationaltradeande-commerce,butalsotheabilitytomastercuting-edge technologiessuchasbigdataanalysis,cloudcomputing,andartificial intelligence."Digital intellgence technology + foreign trade knowledge"compoundtalentsareinurgentdemandAccordingtotheresearchresults,sugestionsareputforwardtooptimizethe curiculumsystem,strengthenpracticalteaching,buildatalentportraitmodel,strengthentheconstructionofteachers,stablisha schol-enterprisecooperationmechanism,andpromotepolicysupportandfinancialsecurity,soastoprovidesupportfor improving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digital trade talents in China.

Keywords:number intellctualization;internationaltrade;portraitof talent;digital trade;talentcharacteristicmodel创新发展。根据商务部数据,2022年全球数字服务贸易规模稳步增长,数字服务贸易占全球服务贸易的比例超过 50% ,总额为3.8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9% ;2023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为2.38万亿元,增长 15.6% ,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比重逐步提升,跨境电商表现强劲,正在成为加快外贸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2022年,我国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进出口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总额为3727.1亿美元,同比增长 数智化时代国际贸易人才画像及培养策略0

数字贸易是数字经济在对外贸易领域的表现形式,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高端载体和重要抓手。近年来,数字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成为推动国际贸易增长的重要力量[2]。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数字贸易的发展,从党的二十大报告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到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均对数字贸易的发展作出了重要部署,在《“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和《“十四五"服务贸易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数字贸易发展,提升贸易数字化水平,并先后设立28个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地区、37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和12个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以推动数字贸易的

随着数字贸易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也对国际贸易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字贸易领域需要具备复合型背景的人才,他们不仅需要掌握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基础知识,还需要具备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能力[4]。阿里国际站数据显示当前中国数字贸易领域正面临着显著的人才供需失衡问题,人才缺口预估高达约600万,已成为制约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此,商务部、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印发相关政策文件,强调数字贸易人才的培养。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措施,如《北京市关于促进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中提到强化数字人才支撑,上海市的《关于本市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实施意见》中强调加强行业组织建设和专业人才培育。国内众多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高地,也根据数字贸易发展趋势进行了专业调整或设置了多类型实验班。如南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等高校整合学科资源,开设了数字贸易实验班,旨在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并且积极与企业和行业组织合作,共同推进数字贸易人才培养,如阿里巴巴与浙江大学等高校合作,启动了跨境电商多层次人才的创新培养项目。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gjxk20251236.pd原版全文

虽然部分高校先行先试,相继开设了跨境电商等专业,根据《2023—2029年中国电子商务人才高等教育市场深度调查与投资策略报告》中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国内开设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本科高校的数量为78所,但现阶段数字贸易人才供给中缺乏能够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能与外贸知识相融合的人才。鉴于我国高校在数字贸易人才培养方面尚处于探索期,对于数智技术与贸易深度融合所催生的新型人才需求、人才结构变迁及技能要求的快速迭代,其响应与调整尚显迟缓。当前,对于数字贸易领域内具体岗位所需的产业技能与能力特征的深入探索尚显不足,导致高校培养方案与外贸行业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明显脱节。为此,数字贸易人才培养策略亟需紧密对接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旨在提升教育质量与规格,使之更加契合数字贸易的快速发展步伐[。显然,深入研究数字贸易岗位人才的具体需求特征,对于优化培养路径、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有效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当前数字贸易人才供需矛盾突出的背景,采用“用户画像”方法,采集数字贸易热点领域的企业招聘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从基本要求、专业知识和技能素养3个维度提炼出不同岗位人才群体的特征标签,为高校数字贸易领域人才实现“依数培养、以数智教”的精准培养提供证据支持。

一研究方法

(一) 用户画像

用户画像(User Persona)概念最早由 Alan Cop-per提出,作为大数据时代的重要工具,近年来在学术界和业界均得到广泛关注。用户画像包含用户属性、特征和标签三个要素,通过广泛收集用户数据,抽取用户特征并提炼成标签化文本,以构建用户全貌。用户画像具有标签化、时效性和动态性特征,随着用户数据的变化而不断更新迭代。用户画像一般主要分为单个用户画像和群体用户画像。单个用户画像通过抽取具体用户的多维度特征并赋予标签,实现个性化需求满足和行为预测;群体用户画像则对具有相似特征的用户进行聚类,构建不同类型用户画像,提供精准服务和决策支持。用户画像的创建过程涵盖三个关键环节:首先是数据的广泛收集,其次是基于这些数据实施的特征提炼,最后则是将这些特征转化为易于理解和应用的标签系统,以完成用户画像的精准构建。数据收集主要通过社会调查、网络数据采集和平台数据库采集;特征抽取采用数据挖掘方法从用户数据中提取特征并提炼标签;最终通过标签表示构建用户画像。用户画像大量应用于营销领域,微观层面用于个性化推荐和搜索,中观层面辅助产品服务优化,宏观层面支持决策制定和市场分析。也有少部分运用用户画像方法来剖析人才需求的特征以构建人才画像。因此,本文借鉴用户画像方法,从多个维度构建数智时代国际贸易人才画像,揭示数字贸易时代跨境商贸人才的群体特征。

(二) 数据来源

1招聘信息

从猎聘、前程无忧、智联招聘、BOSS直聘和拉勾网五大招聘平台爬取数字贸易领域的招聘数据,在网站的职位搜索页面检索外贸、数字贸易和跨境电商等关键词;地点范围设定为“全国”,内容发布时间段为“2023年1—12月”;采用Python爬虫获取招聘信息中“年龄”“学历”“工作经验”“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等文本资料作为构建人才画像模型的数据来源,共爬取到招聘数据1852条,其中智联招聘数据466条、前程无忧数据321条、B0SS直聘平台数据857条,猎聘平台数据100条,拉勾网平台数据108条。

2企业访谈

参考现有研究框架,采用人才素质模型作为构建起点,深入挖掘企业内部资源,包括岗位描述文件、任职资格规范、流程标准化文档、绩效评估准则以及杰出员工的职业历程、成就案例与行为特征记录,通过综合上述信息,描绘出该职位所需人才在多个维度上的典型特征与标准画像,以减少对单一信息源的依赖,确保画像的全面性与独特性。为获得企业内部数据,主要采取访谈和实地调查的方式,赴上海外高桥跨境电商产业园、无锡前海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和跨境电商产业园进行企业访谈,共访谈了13家企业,主要为报关企业和跨境贸易企业。

(三)人才画像构建流程

人才画像有助于精准定位人才需求,为高校提供了科学的人才培养依据。人才画像的构建流程是一个系统而精细的过程,旨在通过数据分析与挖掘,精准刻画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的需求特征。具体流程如下:首先,进行数据采集与处理。基于网页爬虫技术、访谈和实地调查等方式分别从主流招聘平台和用人企业采集外贸领域的人才需求的文本信息。通过字符过滤、文本分词和去停用词等操作,形成有效的人才画像数据集]。

其次,细分画像的构成维度,构建人才画像模型。从基本属性和具体属性两个维度出发,构建二维多级标签体系。基本属性包括学历、专业和工作经验等显性职位描述,而具体属性则涵盖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综合素养等隐形内在潜质。

再次,进行人才需求特征的挖掘,这一环节的关键是构建专业领域的招聘词典。通过关键词抽取、高频词筛选和语义近似词增补等操作,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专业词典,以准确提取和识别专业术语。利用该词典,从基本资历、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综合素养等角度构建人才画像标签体系,全面呈现岗位人才需求特征,

最后,通过统计分析、语义网络构建等方法,将人才画像数据化、标签化、可视化,形成直观、清晰的人才画像模型。

二研究结果分析

(一)数智时代外贸岗位大多需要本科层次人才

利用招聘数据,深入剖析了数智化趋势下国际贸易人才所需的基本资质,主要聚焦于学历层次、职业履历及专业知识掌握度三个方面,具体细节参见表1。就学历门槛而言,超过四成的岗位均设定了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准人标准,特别地,数据分析类职位对本科教育的偏好尤为突出,占比高达 76.5% ,部分高端职位更是青睐于“双一流”高校的全日制硕士毕业生。跨境电商产品开发专员一职同样对学历有较高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合计逾半(硕士及以上4.7% ,本科 47.8% ),而跨境电商运营岗位虽相对宽松,但本科及以上学历要求也达到了 41.2% 。在工作经验方面,跨境商贸领域普遍重视候选人的实战经验,尤其偏好具备1\~2年相关工作经验的求职者,这一比例在各岗位中占据主导。跨境电商运营岗位对经验的要求显得更为严苛,超过六成岗位明确要求应聘者需拥有1\~2年的相关工作经验,而其他三类岗位虽具体比例有所差异,但总体上均有超过七成的岗位设置了工作经验门槛。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gjxk20251236.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