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AI“聊”单元主题意义:教师如何向AI“提问”?
作者: 武和平 武银强
编者按:近年来,“信息技术辅助英语教学”这一话题成为广大教师和学者关注的热点和重点。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外语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日益深入。我们应充分认识、科学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使之成为提升外语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工具。《英语学习》1月刊“热点·观点”栏目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基础英语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和实效,以生动、具体、丰富的案例展示人工智能在理念学习、教学设计、资源生成、评价反馈等方面对教与学的支持与辅助,以期为人工智能技术在一线教学中的应用带来更多的思考和启示。
引言
2022年底问世的ChatGPT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引爆点。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以下简称“生成式AI”)语言大模型如文心一言、讯飞星火、通义千问、New Bing Chat、Microsoft Copilot、Google Bard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形成“千模大战”的局面。
因为这些生成式AI工具是基于自然语言处理和人工智能的语言大模型,所以“语言”是理解生成式AI的一个关键词,对英语教师这样的语言工作者具有天然的吸引力。生成式AI最大的特点在于用人类自然语言代替在其他人工智能系统后台工作的“算法”或“程序语言”。那个与一般聊天软件无异的聊天窗口,就是人机顺畅交流的“工作界面”。任何一个可以用自然语言交流的人,无需过高的技术门槛,就可以通过“聊天”让AI根据所收到的各种提示语(prompt)来完成各种任务。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生成式AI与人类智能在工作原理和工作方式上仍存在根本的差异,二者的推理过程和“思维”方式不尽一致,AI有其独特的“语法”和“逻辑”。正因为生成式AI的这种特殊性,如何撰写精准有效的提示语就成为让AI生成高质量内容的关键。
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整体教学是现行英语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英语课程应该把对主题意义的探究视为教与学的核心任务,并以此整合学习内容,引领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融合发展;而单元则是承载主题意义的基本单位,教师应认真分析单元教学内容,梳理并概括与主题相关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在教学活动中拓展主题意义(教育部,2020)。
无论是生成式AI还是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整体教学,对于一线教师来说都是全新的课题。很多教师由于使用了质量不高的提示语,导致模型给出的回应达不到期望值,生成效果不佳,因此对生成式AI工具浅尝辄止,甚至最终弃用生成式AI这个助手。本文拟将一个单元教学作为一只“麻雀”来解剖,试图向教师示范在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教学在教、学、评不同场景下应如何编写有效的AI提示语,才能让AI模型生成高质量回应,从而全面展示生成式AI在课标理念学习、教材分析、教学设计、资源生成和反馈评估等典型教学场景下的创新性应用前景。
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教学中生成式AI的典型应用场景
1. 通过AI领会课标中的主题意义理念
主题意义探究是课标提出的重要概念,也是现阶段指导英语教材编写的重要理念。但教师在理解这个概念时,很容易产生困惑,特别是容易将主题意义和教材中的话题相混淆。因此,我们设计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让生成式AI来“学习”课标文本,帮我们分析、理解主题意义的理念。
问:我是一名中国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师。近年来我在很多场合了解到“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整体教学”是目前新课标及新教材中倡导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我对“主题意义”的概念感到非常困惑。我已上传课标文本。请你以课标专家的身份,指导我理解课标中有关“主题意义”的表述。谢谢!
我们在提问时提供了问题的语境,并让AI阅读课标文本,同时赋予其特定的角色(课标专家),说明了目的和要求(解释“主题意义”)。我们所使用的两个模型给出的回复各有所长,其中ChatGPT(GPT-4 + AskYourPDF Research Assistant插件)的答复更具条理,给出了对主题意义的概念理解及实际应用的详尽解释;而文心一言(专业版+览卷文档插件)的回复更全面,洋洋洒洒一千多字,罗列了课标中有关主题意义的表述,内容面面俱到,但教师读完可能仍然不得要领。因此我们又接着追问:
问:你的回答很全面,但我仍然难以抓住这个概念的核心和本质内容。请你用最简练的语言,告诉我“主题意义”四个字所蕴含的最本质的精神。
这次,ChatGPT和文心一言的回复都比较简练:
ChatGPT:“主题意义”的核心精神是通过深入探究和理解教学内容的核心主题,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文化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实现知识与生活经验的结合。
文心一言:“主题意义”所蕴含的最本质的精神是以主题为引领,探究语言学习的深层含义与价值。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对特定主题的学习和探究,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文化、思维、情感等多方面的意义,进而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和综合能力。这种教学理念强调语言学习的整体性、关联性和深度,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语言知识结构,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两个回复都提到,探究主题意义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但文心一言的回复中特别提到主题意义是“探究语言学习的深层含义与价值”,说明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关注语言知识教学,而且要通过特定的主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和理解语言背后所承载的文化、思维方式和情感表达等多层次意义,通过挖掘主题的深层意义和价值来实现英语课程的育人目标。
我们认为文心一言的回复虽然比较接近主题意义的核心内涵,但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显得过于抽象和深奥。为了在教学实践中正确理解和应用主题意义的理念,教师仍需就这个主题来阅读和学习更多的相关文献。因此,我们又给两个生成式AI工具“投喂”了五篇引用率较高的有关“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整体教学” 的研究论文,让它们进一步“深度学习”这一课标理念。
问:你现在是我的专业发展导师,熟悉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也具有很强的文献处理能力。我已上传五篇有关“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论文。请你阅读这些论文,在总结概括核心观点和主要结论的基础上,特别聚焦How的问题,即如何在单元整体教学中体现和凸显“主题意义”,并注明作者和论文标题。
两个模型均根据提示简要列举了五篇论文的作者在这一问题上的主要观点,也“挖掘”了一些对解决How的问题行之有效的策略,如张金秀(2019)提出主题意义是在个人与文本、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我的积极互动中建构形成的,同时应将主题转化为问题。下文中我们将采用这一观点,让AI生成主题意义探究的主要策略。
在与模型的三轮“对谈”中,我们采取在同一主题下设置问题链的形式,赋予生成式AI不同的角色与能力,“投喂”了不同类型的学习材料,从不同的角度给模型提出了不同的任务。这种提问方式比直接问“请告诉我什么是‘主题意义’?”得到的回复质量更高,能更加精准地回应教师的请求。
2. 让AI挖掘教材单元中的主题意义
无论多么先进的理念,最终都要在课堂应用和实践中落地,而教材分析则是连接课标和课堂的关键环节。教材中的主题是显性的,但主题意义往往是隐性的,需要经过挖掘、提炼和探究才能在教学中体现出来。在分析教材的单元主题意义时,生成式AI同样也能扮演重要角色。我们在ChatGPT上传了人教版高中《英语》(2019年版)必修第二册中第一单元Cultural Heritage的内容2,让模型应用从上文有关主题意义的讨论中所提出的建议和策略,从教材中挖掘并提炼该单元的主题意义,并特别提醒AI“将主题转化为问题”。
问:请结合前面上传的教材内容,从个人与文本、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我三个方面分析和建构Cultural Heritage这个主题的意义,并将主题转化为可以在教学中实践应用的具体问题,用问句的形式呈现。生成结果请用中英文对照的形式呈现。谢谢!
表1呈现了ChatGPT对这个问题的回复结果。因为提示语中清晰地给出了较为具体的要求,这个回复比较忠实地体现了提示语的要求,教师可以在后续的教学中应用对主题意义的分析所转化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和意义。

3. 让AI生成基于主题意义的教学资源
生成式AI为教师快速开发教学资源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与途径。随着语言大模型多模态能力的增强,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模型的“文生图”“图生图”“文生视频”“图生视频”等功能,通过在聊天窗口输入提示语的方式,自动生成符合需求的各种多媒体教学资源。
例如,教师在本案例的单元教学第一课时,可以给学生介绍与主题Cultural Heritage相关的词汇,让学生在单元学习之初就能建立有关该主题的“语义场”。但目前市面上有类似功能的工具书很少3,教师一般只能依靠经验或用头脑风暴的方法来集中学习某一主题的词汇。有了AI之后,教师可以让AI提取词汇表中与单元主题相关的词,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展补充,快速、便捷地建立一个单元主题词汇表。
问:I will upload a document that contains all the new words in the unit. Please complete the following tasks step by step.
(1) Extract the words from this list that a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theme of“Cultural Heritage”; (2) categorize them into relevant groups: (3) expand these categories with theme-associated words from your knowledge base; (4) provide all the words with their Chinese equivalent in brackets; and (5) format the generated list in Markdown syntax.
Please note that my students have a vocabulary size of no more than 3000 English words, so your expansion should not exceed this limit. Thank you.
这个提示语比较复杂,等于发出指令让模型同时做五件事:从教材和词汇表中提取单词和短语;将提取的词汇分类;扩充教材中与主题相关词汇;给词汇加上中文翻译;用Markdonwn语法4呈现主题词汇及分类。教师需要对问题进行整体规划,才能给出比较清晰的步骤指令。教师也可以把一个大任务分解为若干个小任务,让模型分步完成指令。
如果没有AI,我们要做这些工作可能需要较长时间。但生成式AI能快速生成一个有关Cultural Heritage的分类词表并以Markdown语法代码格式显示(如图1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