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举行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

中国举行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0

4月19日,2025年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举行。这是全球首个人类和人形机器人共跑的半程马拉松。60901号选手“天工”机器人以2小时40分42秒的成绩率先冲线跑完全程21.0975公里,夺得冠军。

据了解,比赛采用人机共跑赛道的模式,吸引了天工队、清华通班队、小巨人队、小顽童队等来自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地的20支队伍参赛,参赛机器人包括天工Ultra、宇树G1、乐聚“夸父”、松延动力旗下N2、小巨人等18个产品型号。此次夺冠的“天工”人形机器人身高1.8米,体重55kg,最高配速为12km/h,平均配速是10km/h。

要完成21公里的半马,基本上每个机器人都要在途中进行几次换电操作,本次比赛中,所有参赛队伍换电所用时间也纳入比赛时长,计算成绩。此外,由于机器人奔跑时,双脚交替重踏地面,持续产生的冲击也给机器人带来极大挑战。为此,参赛团队对机器人进行轻量化设计,并采用关节导热、风冷散热等技术,有的甚至还穿上了跑鞋。

科学家称发现太阳系外可能存在生命的“最有力证据”

近期,科学家们利用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JWST)探测到目前为止关于太阳系外可能存在生命的“最有力证据”:他们在一颗系外行星的大气中发现了一些气体的“化学指纹”,这些气体在地球上只由生物过程产生。

据了解,这两种气体是二甲基硫醚(DMS)和二甲基二硫醚(DMDS),它们出现在名为K2-18 b的行星大气中。在地球上,这两种气体主要由微生物(如海洋浮游植物)产生。研究人员表示,这表明这颗行星可能充满微生物生命。但他们强调,这并不是在宣称发现了真正的生命体,而是发现了一种生物过程指标,因此这一发现还需更多观测来确认。报道称,K2-18 b的质量是地球的8.6倍,直径约是地球的2.6倍。它围绕一颗红矮星运行,这颗红矮星比太阳更小、更暗,距离地球大约124光年,位于狮子座。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家已发现大约5800颗太阳系外行星。科学家曾假设存在一种被称为氢海行星的系外行星——这种行星被液态水覆盖,可能适合微生物生存,同时拥有富含氢气的大气层。

“迪拜巧克力”走红致全球开心果供不应求

中国举行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1

近期,受短视频平台TikTok上推荐“迪拜巧克力”视频的影响,全球开心果供不应求,价格飙升。

据了解,这种巧克力产品由开心果奶油、切碎的酥皮和牛奶巧克力制成,它融合了阿拉伯传统糕点——库纳法的面丝卷碎屑,使巧克力拥有酥脆口感和层次感。一位居住在阿联酋迪拜的英籍企业家在2021年发明了这款巧克力。2023年,一段称赞该巧克力的视频在TikTok走红,迄今已收获1.2亿次观看量,并带动雀巢、瑞士莲等国际品牌推出仿制款迪拜夹心巧克力。

受此影响,全球开心果已从2023年的供过于求转为供不应求状态。坚果贸易商吉尔斯·哈金表示,开心果价格在一年间从每磅7.65美元上涨至10.30美元。美国和伊朗是全球主要开心果生产国。2024年美国开心果收成不佳,产量较往年下降26%,这加剧了国际市场的缺货问题。另有数据显示,从2024年第四季度至今年第一季度的半年时间里,伊朗开心果向阿联酋的出口量已较此前整年出口量提升四成以上。

美国“露西”号探测器再次飞越小行星

中国举行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2

4月20日,美国航天局发布公报称,美国“露西”号探测器于当天飞越位于主小行星带的“唐纳德约翰逊”小行星。这颗小行星以古猿化石“露西”的发现者之一、美国古人类学家唐纳德·约翰逊的名字命名。这是“露西”号在任务期内近距离飞越的第二颗小行星,此次飞越旨在为“露西”号探测其主要目标——木星特洛伊小行星群作准备。

据了解,“露西”号于2021年10月发射升空,开启为期12年的太空旅程,任务主要目标是首次探测特洛伊小行星群。该小行星群是与木星共用轨道、一起绕太阳运行的一大群古老小行星。据介绍,特洛伊小行星群是由岩石颗粒和冰组成的集群,它们在太阳系形成时没有结合成行星,是了解太阳系演化史的关键。此前的2023年11月1日,“露西”号飞越其任务期内的第一颗小行星“丁基内什”。“露西”号任务期内将总计飞越11颗小行星。

卫星观测数据显示北极冬季海冰面积创新低

中国举行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3

4月18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和国立极地研究所联合发布新闻公报称,该机构在3月20日观测到的今年北极海冰最大面积为1379万平方公里,但这一数据为日本1979年有卫星观测以来的最低值。

据了解,北极海冰面积在每年10月至次年3月的冬季期间持续扩大,通常到3月达到一年的最大值,之后六个月是海冰融化时期。通过对比40多年间的观测数据,研究人员发现此前记录的历史同期这一数据最低值为2017年3月5日的1392万平方公里。研究人员认为,今年北极海冰最大面积创下历史新低的原因之一是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北极和周边海域气温比往年偏高。公报认为,北极海冰面积减少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并可能对未来的气象模式和海洋环境造成影响。

此外,美国国家冰雪数据研究中心也宣布测得的北极海冰面积有记录以来最低峰值。该中心表示,2024年至2025年冬季期间,北极和周边海域的气温比平均气温高出1至2摄氏度,这可能减缓了海冰形成。

美国中学开始教青少年如何睡觉

中国举行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4

近日,美国俄亥俄州曼斯菲尔德高中开设了一门课程,主题是全美青少年都面临的难题:如何入睡。曼斯菲尔德健康课教师戴维斯表示,“让高中生学习睡眠技巧可能听起来很奇怪,但你会震惊于很多人就是不知道该怎么睡觉”。

青少年每晚需八到十小时的睡眠来满足大脑和身体发育需求。但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数据,近80%的青少年睡眠不足。如今,大多数青少年平均睡眠时间为六小时。但研究表明,缺乏睡眠是导致一些人出现心理健康的原因之一。

而英国中小学早在2010年便引入了相关课程。报告显示,由于没有足够睡眠时间,越来越多的英国小学生会表现得非常情绪化,有的甚至出现忧郁、多动等精神问题。2010年,慈善机构“睡眠苏格兰”的创始人简·安塞尔就将睡眠课程带进了英国中小学课堂。该机构还编写教材手册,帮助全英各中小学教师认识到睡眠对学生身体的重要性。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