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福原理

作者: 熊培云

为人父母者未必知道自己的孩子有什么天赋,但一定知道没什么天赋。比如唱歌、跳舞、跑步、打麻将。这些平常容易接触到的技能,试试就知道了。有些技能则未必。举例说,也许他在曲棍球方面有天赋,但是如果从来不接触,就算有天赋也不会显露出来。

同理,一个人未必知道自己最需要的幸福是什么,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但一定知道何为不幸福。比如当他遭遇了囚禁、鞭打、侮辱或者疾病缠身。这些都可以纳入“不幸福原理”。

而有些不幸福是制造出来的,严格说属于心理变化学的范畴。这方面最明显又容易被忽视的就是消费主义对人的操纵,其所利用的就是人内心的攀比心理。

齐格蒙·鲍曼更是一语道破天机——消费社会难以使人幸福,因为它依赖的就是我们不幸福。而我们不幸福只是因为他人看起来比我们更幸福。

总之,幸福是他人的影子,而自己永远蹲在富人的影子里受穷。和别人相比,自己身上总是缺少了点什么。

(菲菲摘自浙江人民出版社《人的消逝》)

上一篇: 最珍贵之物
下一篇: 只画鱼儿不画水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