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影子
作者: 赵超 齐悦课本中的科学
本期“科学主角”: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影子》
课文再现
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
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常常陪着我,它是我的好朋友。

影子的方向
我们为什么会有影子呢?光在同种均匀介质(如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由于我们的身体是不透明的,一旦挡住光线,就会在身体的背光面形成较暗的区域,这就是影子。
为什么影子有时在前,有时在后,有时在左,有时在右呢?以太阳照射下的影子为例,在北京,太阳早晨从东方地平线升起,正午前后在天空的南方达到最高点,傍晚从西方地平线落下。与之相对应的是,我们的影子上午朝向偏西方向,正午朝向正北方向,下午朝向偏东方向。所以,随着太阳方位的不同,我们的影子朝向也在不断变化。
你知道吗?每年夏至日,在海南三亚的正午时分,还会出现太阳在北方的现象。这是因为太阳直射点在 23.5∘N ,而海南三亚约在 18∘N ,位于太阳直射点以南。所以,在夏至日中午12点左右,三亚的市民会发现自己的影子朝向正南方向。
随着太阳的升起和落下,影子的长短也会发生变化。当太阳离地面高度较小时(如太阳升起和落下时),影子会变长;当太阳离地面的高度较大时(如中午12点),影子会变短。另外,在太阳升起之前和落山之后,我们看不到自己的影子。当然,如果你身边有人造光源(如手电筒、电灯等),就又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了。你还可以做个实验,在黑暗的屋子里,用手电筒以 45∘ 角从头顶后上方照射,这时你的影子和你的身高一样长。




除了光源的角度,影子的长短还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我国古人在长期观察的基础上,创造了圭表、日晷,根据影子的变化推测时间。此外,我国古人还利用影子的原理设计了皮影戏。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现代生活中,影子的原理被广泛应用。例如,医学中的X光成像利用人体不同组织对射线的吸收差异,形成“影子图像”,帮助医生诊断疾病;建筑设计师通过计算太阳影子的变化,优化建筑物的采光和遮阳效果。
因此,只要我们认真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打破砂锅问到底,理解现象背后的原理和规律,并利用这些知识去解释新的现象、解决新的问题,我们也能成为小科学家,进行发明和创新。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fmcd20250614.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