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暗香之蜡梅

作者: 鲍培华

作者简介:

鲍培华,笔名芳草菁菁,回归文学社志远文学社社长、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发表于《青年文学家》《旅游文化》《散文选刊》《山东工人报》《联合日报》《山东工人报》《山东广播电视报》《农村大众报》《济宁晚报》《散文选刊》等报刊,有多篇征文作品获奖。

悠悠暗香之蜡梅0

腊月前后,百花凋谢,唯有蜡梅迎雪傲然盛开,吐露着清雅的暗香,沁人心脾,给寒冷的冬季,增添了一抹浪漫的色彩和生机。

喜欢花是女人的天性,她们或钟情高贵典雅的牡丹、鲜艳夺目的玫瑰,或属意淡雅清丽的百合、纯洁无瑕的玉兰,但让我爱慕、敬佩、难忘的一种花,是不畏严寒,散发着淡淡幽香的蜡梅花。

上小学时,经常读宋代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细细体会,对那初开的蜡梅花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它在“墙角”的安静,它对孤独与寂寞的忍耐,它那“凌寒”“暗香”的意境,使我对蜡梅的品格更加敬佩。

每到蜡梅盛开的季节,我总会抽时间到泉城各个景区欣赏蜡梅。在趵突泉公园观赏蜡梅花,别有一番韵味。趵突泉公园里的蜡梅主要以“沧园”最为集中,一朵朵蜡梅如同璀璨的小金星,花瓣似蜜蜡,傲立枝头,煞是好看。尽管寒风凛冽刺骨,但此刻,园内叮咚作响的泉水蒸腾起丝丝热气,与楼台亭榭相映成趣。观赏着蜡梅,竟让人在寒风中感受到了一丝暖意。

有时,我还会去大明湖公园赏蜡梅。大明湖公园的蜡梅主要在铁公祠院内、藕神祠院内、小东湖东岸等地方。漫步园中,一朵朵黄色的小花格外醒目,它们姿态各异,或含苞待放,或傲然盛开,那澄澈金黄的花朵在中式建筑的映衬下,显得更有意境。我驻足欣赏这冷艳绝伦、幽香扑鼻的蜡梅,它的安静、执着、甘于寂寞、不畏严寒、不与百花争艳的高雅气质,正是我应该学习的品质。

雅事万千,赏蜡梅也应该是一件惬意的事情。

有时,我也会去泉城千佛山风景区的蜡梅园赏梅。那一朵朵娇小玲珑的蜡梅花,在寒风的吹拂下,显得格外高雅、圣洁,映衬着古朴、厚重的千佛山,更显禅意。

蜡梅不仅美观,而且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自古蜡梅就被视为坚韧、高洁的象征,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陆游《卜算子·咏梅》:“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其一生忠贞爱国的精神,就像蜡梅一样,至死不渝。

蜡梅属蜡梅科,落叶灌木,因其花瓣色似蜜蜡而得名“蜡梅”。蜡梅花瓣晶莹透亮、清香四溢,有别于蔷薇科的梅花。它通常于腊月前后开花,花期可延续至初春。

宋代文人苏轼写了一首诗《蜡梅一首赠赵景貺》:“天工点酥作梅花,此有蜡梅禅老家。蜜蜂采花作黄蜡,取蜡为花亦其物。”元人方回在《瀛奎律髓》说:“先是未有蜡梅之号,元祐中,苏、黄在朝,始定名。”大意是蜡梅之名是由苏东坡、黄庭坚二人确定下来的。

蜡梅,你的枝干苍劲古朴,你的花瓣透明如蜡,你是深冬时节中的一抹独特的风骨,你仿佛大自然这位丹青妙手精心绘制的杰作。在冰天雪地里,你笑傲严寒,顽强盛开,向世人吐露芬芳,展示着生命的力量和坚韧,让人敬佩。

我爱蜡梅,因为只有蜡梅不畏严寒,傲然盛开。我喜爱观赏蜡梅,也是喜爱蜡梅不畏风霜、坚韧的品格。数九寒天,寻香探梅,恰逢蜡梅花开,寥寥几枝,无畏凛冽,尽显冬日风情。愿君在闲暇之余,去欣赏在百花凋零的隆冬绽放的蜡梅花,和蜡梅来一场邂逅吧!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xji20251005.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