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方为“师”者

作者: 蒋铭国

作者简介:

蒋铭国,笔名默默彼岸花,任职于,中小学高级教师,景德镇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青年文学家作家理事会彼岸分会主席。有文章散见于《江西教育》《青年文学家》《景德镇日报》《瓷都晚报》《江南都市报》等报刊。曾获“2020最美教师”“最美新时代大先生”称号。发表文章十余篇,主持、参与课题二十余项,出版著作两部,荣获各类奖项累计二百余项。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是古之师。今之师,更强调做学生的灯塔,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作为一线教师,也需要成长。于是,我也时常外出学习。每每看着大师、名师们在台上讲课,那种游刃有余的感觉,不禁令我心生敬佩与羨慕。我总是幻想着,自己如果也能在台上轻松自如地上一节公开课,那该是一种怎样的享受!

我已经在教学岗位上走过了二十九个春秋,但公开课上得并不多。但是,最近一次在一堂《猜数游戏》的公开课上,我竟然第一次有了不一样的感觉。不知是因为前些时候在南昌“和美课堂”上听了罗明亮、贲友林、俞正强等全国名师的课产生了一些幻觉,还是本身就是如此一一种“大咖”上课的感觉。

说是感觉有如“大咖”上课,似乎有些夸张,不过自我感觉是如此清晰而真实一不慌不忙,娓娓道来,面对学生,面对不确定的课堂,我明显感觉到很轻松,更有享受的味道,说是驾驭似乎一点儿也不为过。为何有如此感觉,我不禁自忖起来。

1995年,我师范毕业,毫无悬念地走上了憧憬许久的讲台,成了一名乡村小学老师。2015年,我参加选调考试到了乐平市第九小学。二十多年只上过几次校级公开课,每次都是很紧张的那种,像赶场子。直到2021年下半年,我来到乐平市第十一小学,上了乐平市级的课堂开放月公开课—《迈步动画》,这意味着我第一次正式上公开课了。

于我内心而言,乐平市级的公开课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开课。2023年上半年,我主动报名上了一节景德镇市级课堂开放月公开课《听话的小鱼》,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久,以这节课为基础,我又上了一节景德镇市级竞赛课。说实话,作为基本没有多少公开课经验的我来说,之所以敢上,很大程度取决于这些都是编程课。我想,编程课一般人无法说上太多话,自我感觉没有什么压力。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和美课堂”全国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观摩课学习,特别是罗明亮老师《周长》一课,让我感触很深。整堂课显得轻松自如,学生们也得到了有效训练与发展。接着,我又以评委的身份参加了江西省优秀教学课例展示交流活动,听了十九节信息科技课,并以专家的身份进行了近四十分钟的总结与点评,反响不错。

正是因为有了这两次亲身经历与感悟,同时为了让课堂更加接地气,所以我尽可能把这次的《猜数游戏》公开课上成了常态课。由于学生基本没有接触过电脑,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我省略了程序验证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通过猜数游戏体验二分法的作用与意义,并初步感知什么是算法。这毕竟是一节公开课,台下有三四十位老师,庆幸的是孩子们表现都很不错,很是认真。随着课堂的推进,我随机点名学生回答问题,突然感觉自己就像一匹野马,在自己的领域内肆意驰骋。作为一名课堂引导者,我仍旧像常态课那样引导孩子们学习,引导孩子们探究与实验,完全没有因为上公开课而产生压力。这种感觉非常奇妙,令我心生惬意。这一刻,我仿佛才是真正的老师。

这种感觉在这样的课堂上是第一次。我想,或许和讲座有关。近几年,我虽然公开课上得不多,但大型讲座讲得不少,最多的一次有五百多听众。在讲座时,我一般感觉都很轻松,都能得心应手。我想,这次《猜数游戏》课堂上的轻松与惬意,或许是讲座时的感觉迁移所致吧。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xji20251007.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