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古城:一颗西域人文的闪耀明珠
作者: 李城丽“滚滚黄沙西域土,共济大唐文武。九龙老泉耿恭祠。巴郎拍手鼓,古丽彩裙邀。陶土花砖蓝雕门,绿藤依墙而上。古巷学童喜洋洋。民谣唱古今,星空有鹊桥。”诗人古孝军的《临江仙·喀什古城》形象地概述了喀什古城的风貌。
2024年11月9日早晨8点,喀什古城尚在惺松的睡梦中,我们为了捕捉古城古巷未被惊扰的静谧,来到了这片古老的领域。玉器巷里,一位维吾尔族小伙儿正热情洋溢地为游客拍照,那专业的指导声,瞬间吸引了我们。在他的感染下,我们也加入其中。玩闹间,店内玉石温润的光泽映入眼帘。作为玉石爱好者,我自是心动,询价后便决定购买,但担忧随之而来,害怕遭遇欺诈。于是,我提出一同去寄货,小伙儿爽快地答应了,还让他父亲开车送我们。路上,车向的偏离和小伙儿的神情变化让我心生警惕,连连追问,直至到了他家的玉石仓库。在那里,我又挑选了几块原石,最终才顺利发货。回到广东后,等待的日子充满煎熬,多次催促后,第十天终于等来了到货的消息。这次购玉经历,虽有波折,却也成为古城之行独特的回忆,让我感受到与维吾尔族同胞交流中的质朴与真实,即便存在语言障碍,也挡不住情谊的传递。
喀什古城位于喀什市中心,占地面积达3.6平方公里,四周被现代城市的喧嚣所环绕,它是中国古丝绸之路的博物馆,是活着的化石。喀什古城布局独特,街巷纵横交错,两三百条巷道如迷宫般密织在几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曲径通幽,每个角落都散发着神秘而迷人的色彩,每走一步都犹如踏入了历史的长河。这座承载着两千多年历史文化的名城,如同一颗璀璨的西域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魅力。
古城的建筑是维吾尔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土木、砖木结构的民居错落有致,许多已有百年历史。土黄色的墙壁、精美的木雕花纹、色彩斑斓的门窗,无不展现着伊斯兰文化与当地文化交融的独特艺术魅力。城外的高台民居,恰似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静静轟立在古城东北端。可追溯到10至13世纪的喀喇汗王朝时期,虽已略显斑驳,但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当年的繁荣。
漫步在古城的街巷,仿佛穿越回了古代的西域。脚下的石板路,历经岁月的打磨,光滑而富有质感。沿途可以看到传统的维吾尔族手工艺人在专注地制作铜器和陶器,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宛如一首古老的乐章。街边的巴扎琳琅满目,花帽巴扎里摆满了精美的维吾尔族花帽,每一顶都绣工精细,图案独特;维吾尔族医药巴扎则散发着各种草药的清香,让人感受到传统医学的博大精深。在汗巴扎,美食的香气扑鼻而来,烤羊肉串、烤包子、羊肺子、镶饼等令人垂涎欲滴。烤羊肉店内,维吾尔族小伙边烤羊肉串边载歌载舞,让我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陶醉于欢快的音乐氛围之中。在百年老茶馆里,我们一边喝着茶,一边欣赏着新疆的舞蹈,品味着新疆茶文化带给我们的愉悦。而在角落的咖啡店、民宿街区,让我们感受古丝绸之路历史的厚重时,也能享受到现代生活的舒适与便捷。
开城仪式上,舞者们身着鲜艳的传统服饰,用热情的表演迎接四方宾客;驼队巡游重现了古丝绸之路的繁华;西域公主选郎等表演精彩纷呈,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代的宫廷盛宴。彩虹巷、布袋巷、一米爱情巷等网红“打卡”点,为古城增添了浪漫与时尚的气息,成为游客们拍照留念的热门之地。
在喀什古城的四天,是一场文化、美食与视觉的深度交融之旅。这里的每一条巷子、每一座建筑、每一张笑脸,都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间。这座充满生机的古城,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它是新疆的瑰宝,更是全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用真心去守护、去传承,让它的光芒永远闪耀在文化的长河中。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xji20251079.pd原版全文